大數據分析終於產生價值——談軟體機器人(bots)的趨勢
大數據分析終於產生價值——談軟體機器人(bots)的趨勢
2016.03.16 | 科技

本文作者鄭博仁,原文刊載於Cherubic Ventures,《數位時代》獲授權轉載。

2010 年我創辦心元資本以來,在矽谷、中國與亞洲之間觀察跨國的科技發展,見證了網頁到 App 的行為改變。現在,人們過去談論的大數據、機器學習與人工智慧等技術,正透過新的應用方式呈現給使用者 — — software bots(軟體機器人)是繼網頁和 App 之後的新一代介面,成為了眾人湧入開發的平台。

沒有介面才是好介面

發現 「Penny」 時,我很興奮地向同事展示,它是一款個人的財務管理 App,連結使用者的銀行帳戶後,能夠記錄收入和支出,甚至追踪消費目的。 Penny 沒有華麗的軟體介面,它模擬了通訊軟體的文字溝通,讓使用者感覺像與虛擬助理互傳訊息一般,以既定的指令語句,例如 「My spending graph」(我的支出圖表)來呼喚結果。限制使用者的輸入內容正是 bots 成功之處,在過去,硬體公司的載體聯網後,期望蒐集與分析資料能夠協助使用者做出更好的決策,但機器學習分析後的結果與呈現,往往包含太多的選項,使用者不知道該查看收支圖表、還是了解消費分佈,無法解決即時的資訊需求,打不到痛點,最後又淪為無用的龐大資料。又例如,Siri 等個人虛擬助理推出時,眾人一陣瘋狂,但無邊無際的問題造成一來一往的效率低落,有多少人得以藉此管理日常生活呢?而 bots 整合資料後,在框架指令的前提下,直覺地提供使用者真正在乎、真正重要的資訊。

圖說明
圖說:個人財務管理 Penny 的介面

如果你有配戴運動手環,例如 Fitbit,在 App 上會看見你一天走了多少步、燃燒了多少脂肪,但你是否能夠想像,一個軟體機器人直接向你說:

「你這週只運動了三小時,但應該再運動五小時,以下這些是可以運動的空閒時段,以及附近的健身房位置」

這樣直接呼應需求的推播提醒,才是資料透過機器學習後,對使用者而言具有價值的應用。

平台的 bots 生態系

除了 Penny,新聞媒體 Quartz 也推出原生機器人訊息 App,透過互動問答了解讀者的閱讀習慣與愛好,這些獨立運作的 bots 不受平台限制,終止服務的風險較低。

然而平台內的 bots 則享有使用者介面統一、平台的推廣力量與平台的資料爬梳等優勢。通訊軟體 Telegram、企業溝通平台 Slack、Facebook Messenger 與微信公眾號都正在打造自家的 bots 生態系。 Telegram 內的 bots 目前大多是輕巧的小工具,例如圖片搜尋、查看天氣和匯率換算。但相較嚴謹的企業平台 Slack 上有許多商務服務 bots,例如檢核團隊績效的 Nikabot、掃描收據後自動彙整差旅支出的 birdly、整合 Google Anaylytics 等數據分析軟體的 Statsbot。微信內的公眾號則是真人與 bots 參半,提供即時的客戶服務,快速訂機票、訂餐等等。Facebook Messenger 的野心自去年 F8 年會揭開序幕,宣布支援訊息內的第三方服務,除了我自己很愛用的 GIPHY 這類趣味的內容工具,隨著 Facebook 出現愈來愈多商家頁面,Facebook Messenger 也串接商家與客戶的訂單細節、物流追蹤等工具。

圖說明
圖說:差旅支出軟體機器人 Birdly

由於介面類似,自然而然文字型的 bots 圍繞著通訊軟體,但隨著開發教學工具與社群的出現降低了門檻,相信將看見多元模式的軟體機器人出現,解決特定需求,機會也將拓展至物聯網和車聯網等新平台。

另一個 bots 出現時機的重點則是,年輕一代的使用行為完全虛擬化,他們在社群媒體上的互動就代表了「社交」,未來虛擬實境成熟,可能根本沉浸在另一個世界,軟體介面不該再是指令,而需要「互動」才能滿足需求。

亞洲的硬體優勢讓物聯網公司風湧而起,許多公司也體悟到軟體為主、硬體為輔,期望替使用者記錄生活細節、創造價值。過去我們掛心每一個裝置都各自擁有獨立 App,難以整合,其實更需要思考蒐集來的資料如何和使用者產生長遠連結。當獨立 App 開發者、平台的生態系與使用者行為都已成熟,bots 絕對是現在與未來,提供有價值資訊的趨勢。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投資不再靠感覺,大戶豐App用數據打造紀律投資術

在物價節節高漲的年代,想要確保退休後的生活品質,不能只靠儲蓄和保險,必須做好投資理財規劃。然而,投資最難的挑戰,其實不是掌握市場波動,而是如何抵抗人性的誘惑,看漲時急著追高,遇跌又容易慌張停損,原本的投資紀律往往在情緒波動中被徹底打亂。

為了協助民眾克服這道難題,金管會推動台灣個人投資儲蓄帳戶(Taiwan Individual Savings Account,TISA),透過制度設計降低理財投資門檻,引導民眾進行長期且規律的定期定額投資。而永豐金證券的大戶豐 App則讓這條路走得更輕鬆,藉由簡單易用的操作介面與功能設計,及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營造一個友善的投資環境,幫助投資人輕鬆養成穩定理財的習慣,也讓「紀律投資」能夠真正成為日常理財的一部分。

資產配置多樣化,打造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認為,退休理財規劃不能只追求資產成長,更應重視資產的穩健性與持續現金流,因此資金不能只放在單一商品上,最好同時配置在多個不同商品,像ETF搭配主動式基金,就是相對理想的退休理財組合。

ETF雖然具有低成本與有效追蹤大盤的優勢,但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影響。而退休理財就像一場數十年的長跑,很難預料這段旅程中可能發生哪些大環境變化,此時主動式基金的價值便顯現出來,藉由專業基金經理人的專業與操盤經驗,不僅可以主動發掘被市場低估或具有高成長潛力的投資標的,當面臨重大環境變動時,也能快速調整投資策略、有效降低衝擊,並與ETF的被動追蹤策略形成良好互補,讓投資旅程更加穩健。

然而,對多數投資人而言,即便了解資產配置的重要性,在實際操作上仍常遇到難題。根據劉柏甫的觀察,目前民眾在基金投資上普遍有3大痛點:首先是市場基金琳瑯滿目,投資人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挑選。其次是難以精準掌握進出場時間。三為容易忽略手續費、管理費等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

針對這些痛點,永豐金證券透過大戶豐App的創新功能與貼心設計,協助投資人逐步化解困境。「大戶豐不只是交易工具,更是陪伴投資人累積財富的虛擬夥伴,幫助他們找到適合自己的投資方法,一步步達成理財目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
圖/ 數位時代

6大分類,輕鬆找到心儀的基金

主導App開發的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資深經理黃亮喻進一步說明,大戶豐App如何幫助投資人篩選基金商品及掌握進出場時機。

在選擇基金商品時,投資人除了參考由TISA基金委員會嚴選的TISA級別基金,也可以透過大戶豐App提供的6大分類機制,再搭配個人投資偏好,快速 縮小範圍,找到喜歡的投資標的。例如,看重基金長期表現的投資人,可以選擇「連年正績效」分類,鎖定近2至3年持續表現良好的基金,若是對市場波動較為敏感,則可選擇「穩定超耐震」分類,篩出資產規模超過5百萬美元且過去3年波動度低於8%的基金。

智慧加減碼創新設計,量身計算每檔基金的加減碼區間

當投資人找到心儀的基金後,下一個要面對的難題就是,該在何時進出場?如何避免買到最高點?大戶豐 App 內建的智慧加減碼功能,可以輔助投資人做出更精準的決策,讓交易不再憑感覺。

「智慧加減碼雖然不是新機制,但大戶豐App的設計邏輯卻與市場普遍做法不同,」永豐金證券數位金融處處長劉柏甫強調。

很多數位平台的智慧加減碼功能,都是直接套用特定比例,例如下跌 5% 就建議加碼、上漲就建議減碼,這樣的操作邏輯雖然簡單直覺,卻忽略基金本身的差異性。事實上,市場上的基金種類相當多,標的可能涵蓋美國、新興市場,或是股票、債券,不同產業的操盤邏輯也都不一樣,如果以單一標準來套用所有基金,勢必會出現偏差,間接影響長期投資績效。

為了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大戶豐 App跳脫既有框架,根據每支基金的歷史表現與波動幅度,量身計算加減碼區間,當基金淨值進入「加碼區」或「減碼區」時,就立即推播通知,提醒投資人第一時間檢視是否需要調整部位。

「智慧加減碼功能自 2025 年 7 月上線以來,已吸引超過 1.5 萬人使用、累積超過6萬次的使用頻次,甚至還有客戶運用此功能找尋強勢基金,成功提升投資紀律。」劉柏甫分享,不只優化投資效果,更有助於建立長期投資紀律,原因在於,智慧加減碼是經過數據分析而得出的客觀建議,能夠幫助投資人克服「追高殺低」的人性弱點,以更理性、更科學的方式判斷是否需要調整交易策略,讓投資人能夠在市場波動中能夠穩健操作、從容應對。

「大戶豐App的核心目標,是讓客戶能夠真正累積個人資產,」劉柏甫指出,這不僅體現在智慧加減碼功能的創新設計上,更展現在實質的費用優惠中,透過定期定額的手續費優惠,降低潛在投資成本對長期投資報酬率的影響,鼓勵更多民眾及早加入退休理財的行列。

從投資小白到高資產客戶,滿足每一位客戶的投資需求

此外,永豐金證券亦關注高資產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規劃相應的數位金融服務。例如:開放在App線上申購境外結構型商品,讓專業投資人不必倚賴傳統專人服務,可以直接在線上完成交易,提高交易的彈性與便利性。「永豐金深信,數位財富管理平台不應僅服務投資新手,而是要讓每一位客戶,無論資產規模大小,都能享受到便利且專業的數位化服務。」劉柏甫強調。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
永豐金證券團隊致力將專業投資化繁為簡 ,透過大戶豐App的數據智慧與創新功能,助您輕鬆養成理財紀律,穩健累積資產 。
圖/ 數位時代

展望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強化大戶豐App的服務深度與廣度,納入更多金融產品,為客戶帶來一站式的數位投資體驗。同時,也將引入更多AI智慧功能,透過人機協作,提供更貼近個人需求的理財服務,朝著成為客戶身邊最值得信賴的「數位理財顧問助手」目標邁進。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