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達 靠中國移動翻身
多普達 靠中國移動翻身
2005.08.15 |

當中國大陸的國產手機紛紛陷入市占率與價格的廝殺戰戮中,多普達在中國卻正以驚人的速度成長,其中的關鍵就在於銷售通路的改變。
「今年上半年我們的盈利已經達到三千萬元,」多普達總裁楊興平在接受記者獨家專訪時透露。

捨棄傳統管道另闢生路

「一開始我們也是走省包策略(每個省設一個獨家代理)。」憶及當年創業時的通路策略,楊興平多少有些無奈。在多普達成立時,楊興平就認定,行動產業的發展必將從語音通訊進入到資料通訊時代,行動營運商在產業鏈中的地位將愈來愈強大。因為在歐美、日本和韓國等地,手機的銷售基本上都是依靠行動營運商來進行的,但是當時波導、TCL等國產手機廠商正在自建通路的推動下高歌猛進,楊興平依靠營運商的想法遭到了嚴重質疑。
因此從二○○二年開始,多普達選擇區域獨家代理的通路模式,每個省設一個獨家代理,當時諾基亞、摩托羅拉和三星還在堅持自己的國包總代理制度。楊興平指出,雖然多普達將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北京、上海和廣州這樣的大城市,但由於店面鋪設廣,「一下子就投了幾千萬元到通路中,但是通路並沒有給多普達帶來收益,反而使二○○三年出現了大幅度的虧損。」 「今年六月,我們的手機有三分之二是靠中國移動的管道賣出去的,」楊興平透露。實際上,廣東移動當時推出訂制手機的技術規範,明確要求訂制手機必須達一定標準。當時大部分國產手機都無法在短期內拿出相關機型,但是多普達的智慧型手機具有讓營運商發展資料業務的優勢,因此多普達與中國移動的合作漸漸緊密,甚至多普達是當時唯一一家與中國移動簽署訂制協議的手機生產商,可以在多普達的手機上印上全球通的標誌。
「中國移動想推動資料業務的發展,所以和我們一拍即合,」楊興平表示。資料顯示,目前在中國移動的收入來源中,資料業務只占七%,但是中國移動推出多普達、諾基亞、摩托羅拉等高階智慧手機,就是想促進自己的資料業務發展。

擁有技術平台提高利潤

和中國移動的合作讓多普達受益匪淺。去年十月,全球通用戶舉行「一元購機」活動,多普達獲得高達七千萬台訂單,「這種銷售力度是其他任何管道都沒有辦法做到的。」正是依靠中國移動的管道推波助瀾,多普達在去年實現十三萬台的銷售業績,並有一千萬元獲利,「這是多普達成立三年來第一次實現獲利」。
「多普達靠中國移動的銷售策略,確實省下不少通路費用。」明基中國行銷總部副總經理黃漢洲說。在楊興平看來,多普達手機還是一個增值業務平台,傳統手機都只是賣硬體,只能做到一次買賣,所以單台手機的利潤低,就會影響整體營收,「多普達要實現的是多次買賣,我們會在手機中整合相當多的內容。」看來,有了行動業者的加持,多普達要達到今年的銷售目標二十六萬台,並非遙不可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