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現場] 中國最大手機商華為對未來科技的想像:2040 年,人類將透過科技達到永生
[上海現場] 中國最大手機商華為對未來科技的想像:2040 年,人類將透過科技達到永生
2016.05.12 | 科技

全球市佔率前三大手機廠分別是哪三家?除了熟知的三星、蘋果還是穩居第一二位,第三名就是來自中國的華為。2015 年華為在全球手機市場的市佔率為 8.4%,根據市場研究機構 TrendForce 的預測,2016 年在三星、蘋果的手機市佔率可能下滑之時,華為卻是往上攀升。2015 年底,Google 的旗艦機 NEXUS 6P 由華為設計代工,也顯示出華為的製造能力已經得到業界認可。

在三星與蘋果已經紛紛透過智慧型手機改變人類生活的同時,市佔率後來居上的華為,對於人類未來的科技生活又有什麼想像?華為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在 2016 年上海的亞洲消費性電子展 CES Asia 第一天的主題演講中明確的指出,在未來 25 年內,數位的虛擬世界將成為物理的現實世界之外平行的存在。因此華為要擁抱機會和轉型,成為連接現實世界與虛擬世界的窗口。

華為, CES Asia 2016
(圖說:亞洲消費性電子展邀請中國最大手機商華為的手機產品線總裁何剛作主題演講,描述華為對未來科技社會的想像。照片來源:許文貞攝影。)

智慧型手機的未來不只是功能升級

何剛:「很多人問我,智慧型手機的未來,難道只是處理器或相機等功能的不斷升級而已嗎?」

作為智慧型手機業者,華為怎麼去想像未來的科技生活?

何剛認為,目前大部分對於未來的思考,都是基於對現在社會的理解來延伸。但科技加速的社會發展進程卻是愈來愈快,可能再 25 年之後,社會就可能發展成完全超乎現在的想像的樣貌。目前社會上用來衡量一切的標準,例如硬體、軟體、流量、數據、資料等,可能都不會存在。

華為, CES Asia 2016
(圖說:何剛以未來學家雷蒙德・庫茲維爾(Raymond "Ray" Kurzweil)有關「加速回報定律」(The Law of Accelerating Returns)的論述,延伸出中國所謂的「嚇尿指數」:把一個生活在若干年前的人帶到現在的生活環境,才會被現在的交通、科技、生活狀況的進步給嚇到尿出來?何剛認為,下一個「嚇尿時期」可能會是僅僅 25 年之後。照片來源:許文貞攝影。)

因此,與其看未來一兩年的發展,不如將視野放大,看未來幾十年的發展,再回過頭來思考,如果未來的發展是如此,現在該要怎麼去制定達成未來的策略。

2040 年:人類將透過科技達到永生

那華為看到的未來是什麼?

何剛解釋,隨著智慧型手機的發展,數位世界裡的資訊量愈來愈多。總有一天,數位世界會完全知道現實世界發生的所有事情,甚至能分析和學習現實世界。萬物智慧化之後,將形成一個平行物理世界之外的數位世界。

華為, CES Asia 2016
(照片來源:許文貞攝影。)

何剛因此大膽預測,未來的 25 年,也就是到 2040 年的時候,很可能因為人機合一,讓肉體成為永生,另一方面,也很可能隨著數位世界裡的資訊累積,人類將在數位世界裡有一個有如「靈魂」的數位化身。甚至,即使肉體不再,數位化身卻可能永遠留存,跟其他現實世界中的人繼續互動。

若要達到 2040 年時科技可能帶來「永生」的想像,何剛認為接下來的科技有三個重點發展方向:

  1. 全連接技術:要達到「全連接」,需要終端設備和網路系統設備的發展。
  2. 人工智能技術:例如 VR、AR、人工智慧、Natural IO(人與物之間的輸入與輸出)的技術發展。
  3. 安全技術:例如身份驗證(Entity Authentication)、抵禦攻擊(Attack Protection)和遠端防禦(Remote Protection)。

對於未來的想像,何剛說,在華為內部也有許多討論。最後的結論是,無論單一的個體如何思考,都無法阻礙整體科技社會發展的進程。

全連接社會將帶來終端、網路和雲端的挑戰

在前述未來科技社會的想像之下,何剛表示,華為要做人性與科技結合的商品,在全連接的未來擁抱機會和轉型。透過加強各種不同的連接方式、促進終端到雲端的垂直整合、提升人的體驗、並且建立智慧生活的場景,分析從終端到雲端所需要的不同技術。

例如,目前的智慧型手機都只是在需要的時候連上線,但智慧汽車的發展,就需要隨時連線,即時的線上處理各種需求,也更要追求傳輸速度的零延遲。

因此何剛認為,未來全連接的社會中,當每個人都形成大量的流量,如何保持服務的穩定和個人化,對於雲端、網路和終端設備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也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他也認為,無論智慧型手機未來的型態將如何改變,都會是為人提供服務的節點,形成連接物理世界和數位世界的窗口。

目前華為在全球有 17 萬名員工,其中 45% 是研發人員,每年至少投入 10% 的營收進行研發,光是去年就投入 70 多億美金,總投入研發的預算已經達到 370 億美金。在全球有 16 個研究所,也建立 28 個聯合創新中心,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

延伸閱讀:
[上海現場]【圖輯】亞洲消費性電子展 CES Asia 2016
Google攜手華為,「最好的Android手機」Nexus 6P在台亮相

關鍵字: #華為 #CES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