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國外連自拍都可以賺錢了,你不必是網路紅人,也不用替商品背書,透過APP自拍上傳照片,無論是,刷牙、早餐、到浴室清掃產品都可以用自拍來賺到一點零用錢。
這是一個叫做 Pay Your Selfie的APP新展開的商業模式。他們在2015年成立,目前擁有超過10萬名的用戶,蒐集超過50萬張自拍照。
使用者在拍照前,要先提供年齡、居住地等基本資料,完成APP上面描述的自拍任務,即可根據任務要求拍出指定的品牌露出照片領取費用。
為何Pay Your Selfie可以用上傳自拍照賺錢呢?
Pay Your Selfie替品牌客戶發佈的任務,往往能夠提供比老牌的市調公司還要多,還要實際的消息。
全世界最大的快速消費品公司之一的寶僑旗下牙膏品牌Crest就曾經透過Pay Your Selfie發佈任務,號召使用者拿著Crest牙膏上傳刷牙的照片,並從中得到傳統的Focus Group和市調中心得不到的訊息。
photo credit:Pay the selfie
好比,11%的男性使用者,在刷牙時不會穿上衣;下午四點到六點有一個刷牙高峰期,可能是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在下班後的黃金時間有個好口氣。這些資訊可以進而幫助Crest未來在採買社群廣告時,有更精準的投放時間。
另外,加拿大主打健康,蔬食快餐的Freshii也曾在Pay Your Selfie 發佈過兩次自拍任務,從用戶外帶的健康小吃自拍照來分析,許多人都上傳花生巧克力棒。這代表健康外帶快餐的觀念跟公司傳遞的大異其趣。後來更進一步的發掘,他們的外帶客戶較為喜歡藜麥、豆苗等食材,也透過自拍照蒐集群眾打卡位置,進而作為未來展店的參考。
這樣的商業模式在台灣可行嗎?
我後來把這個APP的案例跟身邊幾個資深廣告人分享,朋友自拍+任務發佈系統+打卡功能+圖片辨識,技術不難,但困難在於執行。
廣告人問我:「客戶假如出10萬可以得到什麼?」
我說:「可以得到數據啊,比如說,喝牛奶的人都喝什麼牌子?也可以得到社群推廣的素材。把10萬裡面分2萬出來,以一張照片10塊來計算,可以得到2000張照片。」
「兩千張照片可以幹嘛?大部分的客戶想要推廣自家品牌,要那種直接又有效的東西。比如說facebook廣告可以有個讚、或者點擊連接到別的地方,進而買東西,如果只是照片還有數據蒐集的價值很難被台灣廠商認可。」
眾多廣告人的結論是,如果照片可以同步擴散到臉書,那麼廠商會願意為了擴散買單,數據是附加價值。
畢竟他們接觸過的台灣廠商多半不會願意花錢在資料蒐集,他們在意的是結案後數據,曝光數字、APP安裝數字、有多少轉換率。
這是第一次用蒐集資料的方式來賺錢嗎?
photo credit:tsu
實際上,在國外有家叫做Tsu的社群平台擁有500萬名用戶,透過和讀者分享廣告收入。簡單來說,你在臉書發文會被拿去做數據分析,然後臉書會再拿去賣給廣告商,但Tsu選擇和使用者分享廣告收入,有些Tsu的使用者,曾在網路上分享Tsu的支票,約莫落在100 - 500美金之間。
於是,Tsu很快的累積到500萬名用戶,但就在2015年9月,facebook封鎖了所有Tsu的使用者,任何網址中帶有Tsu的鏈接全部被清除的一乾二淨,甚至就連以前的相關發文也被清理了。Tsu的使用者總計被刪除了超過1000多萬則貼文,直到美國和歐洲的幾個媒體關注「封殺話題」,2個月之後,Tsu才重回facebook的平台。
社群網路在進化,從原本文字為主的呈現方式轉變成圖片,未來會更進一步的走向影音;五花八門的社群平台層出不窮,但臉書獨大,似乎也沒有想像中友善;無論平台和商家都在思考如何突出重圍的關鍵獲利點,只是當商家開始懂得在社群平台投放廣告以後,不要忽略資料蒐集的前置作業,避免行銷活動到最後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