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實整合可能是眾多零售業者正面臨的重要課題,而這個問題,即使是Yahoo奇摩這樣一個在台灣擁有龐大客群的電商平台業者也沒有答案。這就是為什麼,Yahoo奇摩決定展開一場實地電商實驗。
(圖說:探索虛實整合商機,Yahoo奇摩決定在全家便利商店開設購物體驗專區/圖片來源:何佩珊。)
找來漢神百貨、Kipling、美泰兒等品牌店家夥伴,以全家便利商店作為實驗場域,Yahoo奇摩這次要在摸得到的實體超商裡,開自己的購物商城。當消費者走進超商,看到的可能不只是零食、飲料,還會有原本只在特定通路才買得到的費雪互動學習小貝貝機器人、PHILIPS 49吋液晶顯示器,還有漢神網路獨家熊本熊等商品。
不過這些東西無法當場付錢帶走,而是得透過QR code掃碼,連結到Yahoo奇摩的電商平台後,才能下單購買。
打造行動購物體驗店,虛、實店家都想找到新客群
「重點在體驗。」Yahoo台灣暨香港電子商務事業群副總裁王志仁表示,他們首波在三個全家體驗店陳列的品項,挑選多是獨家商品,或是和超商這個場域較具衝突感的產品。
「未來可能還會在超商看到不同尺寸的鞋子。」他期待,接下來還可以有更多具衝突感的商品在體驗店上架。
對Yahoo奇摩來說,開設體驗店最直接的目的,就是吸引非網購族群,讓消費者對於過去那些因為摸不到而不敢下單的商品,卸下心防。而看得更長遠一點,王志仁也說得直接:「未來也可以和店家做分潤模式。」他表示,「目前還沒這麼做,但技術上是絕對可行的。」
另一方面來看,對於品牌店家,這樣的體驗店也具有一定的誘因。以Kipling為例,他們認為這次活動只要能夠吸引到新客群,讓消費者買下人生中第一個Kipling包包,那他們的目的就算達成了。
此外,店家除了有機會吸引到新客群,這樣的體驗店也可能可以讓品牌店家以較低成本,做到庫存集中管理,但又擴大銷售通路的目的。
未來是什麼?答案還得再等等
只是到底什麼樣的商品適合放在體驗店?超商店員有沒有能力應付消費者對於這些「超商不常見商品」的疑問和需求?又體驗店的數量應該要有多少家?每家店應該放多少品項才能達到最佳效益?還有很多很多疑問,而目前王志仁只能說:「一切都在學習。」
但他相信,這是世界的發展趨勢,與其在論壇上談論別人的案例,不如自己親自嘗試,才有機會在虛實之間找到最好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