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tagram 新推出「Stories」限時動態故事功能,可將過去 24 小時的照片與影片剪輯成一段可輕鬆瀏覽的 10 秒短片,並會在發佈 24 小時後自動從個人檔案與動態上消失。Stories 沒有按讚及公開評論功能,鼓勵大家更輕鬆自在分享每天生活片段。這項功能接下來幾週會在全球陸續更新開放。
這項功能與 Snapchat 相當類似,Snapchat 主要賣點就是閱後即焚的設定。問到 Instagram 是否模仿 Snapchat,Instagram 總監 Kevin Systrom 也不諱言,承認 Snapchat 確實是先鋒。但他也強調,重點不是誰發明了某個東西。重點在這是一種形式,以及如何把這種形式應用在社群網路,並在其中加入自己的想法。
Instagram Stories 使用介紹
Instagram 動態頁上方會顯示追蹤對象。有動態更新時,大頭貼照外圍就會出現彩色圓圈,點按即可觀看對方最近 24 小時的生活故事剪輯,往左滑則可看下一個人的動態故事。
若要製作自己的 Story,只要按下 Instagram 左上角的「+」號,接著可點按拍照或按住拍攝短片,也可從手機相簿選取最近 24 小時的影片或照片。使用者可盡情發揮個人創意,在照片上加上塗鴉、表情貼圖及設計對白字幕。
Stories 隱私設定與帳號原設定相同,如果設定為不公開帳號,就只有粉絲看得到您的 Stories,另外,也可針對用戶隱藏動態。瀏覽自己的動態時,往上滑動就可知道有誰看過相片和影片。如果想特別凸顯 Stories 其中某些部分,可直接貼到自己的個人檔案。
鼓勵分享生活片段,無按讚及公開評論更輕鬆自在
除了 24 小時自動消失之外,Stories 與一般貼文不同處在於,沒有按讚或公開評論的功能,只能發私訊回覆。
這個設計可能有部分原因是 Instagram 面臨許多社群網站共同的情況,變得像按讚數導向的小確幸炫耀大賽,以及個人原創分享內容在平台上不斷減少的趨勢。社群網站看似讓人與人產生高度交流,大家隨時上網發文、張貼、分享,但有時其實只是希望獲得眾人的目光,藉按讚數滿足自戀與虛榮心,而沒有真正的交談。有的人時間內按讚數未達預期就會覺得失落,又把發文和照片撤下。有的人則是一直看見別人生活最精采的一面,反而很有壓力,就不太張貼過於「普通」的生活照片,或是怕一直貼照片會洗別人的動態版面。這種情況下,要鼓勵大家分享個人生活點滴就變得更不容易,因為大家通常只精挑細選最容易吸引按讚的內容來分享。
不過,現在 Instagram 推出 Stories 功能,沒有按讚及公開評論、可針對用戶隱藏、24 小時後就自動消失,也許會讓用戶更輕鬆自在地張貼照片和影片,把自己一天的大小事與親朋好友分享。
資料來源:Instagram Blog、TechCrunch、TechCrunch
文章代表圖:取自 Instagram 官方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