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有個富裕的鄰居,名叫施樂。有一天我闖進了他家,企圖偷走他的電腦,卻發現你已經捷足先登。」
蘋果和微軟的「恩怨情仇史」中,比爾·蓋茲對賈伯斯指責其抄襲時來了這段經典的反駁。
而這位「富裕的鄰居」就是施樂奧托(Xerox Alto)。
1973年前,電腦還只是小部分技術人員所擁有的「特權」。 直到1973年3月1日,施樂奧托首度公開。
施樂奧托作為個人電腦PC的原型之一,由帕洛奧多研究中心(PARC,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 Inc.)研發。
圖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
43歲的年齡對人類來說還正處中年,但對一台電腦來說,絕對是老掉牙了。
但這部老掉牙的電腦帶給了微軟兩位創辦人比爾·蓋茲和保羅·艾倫、史蒂夫·賈伯斯還有推動 PC 發展這條路上的其他人靈感。
圖片來自:Afflictor
保羅·艾倫團隊設立於美國西雅圖電腦博物館(Living Computer Museum)在 8 月 2 日宣布,「復活」了兩台施樂奧托。
博物館重現了這台艾倫 35 年前在帕洛奧多研究中心辦公室裡見到的、激勵了微軟 Windows 系統誕生還有隨後一系列軟體的「活化石」。
施樂奧託在博物館的復原辦公室,圖:Medium @Paul G.Allen
施樂奧託之所以經典,在於其:
- 第一台同時使用了滑鼠和圖形用戶界面的電腦;
- 配置了「所見即所得(WYSIWYG)」文本編輯器 Bravo,這也是 Microsoft Word 的前身;
- 擁有白底黑色界面和位元映像圖片顯示;
- 針對用戶的編程技術;
- 可以透過以太網連接來分享文件和列印。
由於以太網作為施樂奧託的創新點之一,復原團隊建立了一個 3 兆位的以太網讓奧托能夠和現代電腦連接。這也是目前已知施樂奧托第一次和現代電腦進行了「跨時代的交流」。
3兆位元的以太網收發器,圖片來自:Medium @Paul G.Allen
團隊還使用了 ContrAlto 軟體來模仿施樂奧托硬體系統,讓原始的奧托軟體得以在現代電腦上運行,可以共享文件、發電子郵件和玩復古的奧托遊戲。
博物館官網上還給出了 ContrAlto 的下載地址,沒辦法到博物館看一眼電腦,但我們還是可以在自家電腦上體驗一把玩玩 1973 年的小遊戲。
圖片來自:Medium @Paul G.Allen
現在只要到博物館參觀的人,都可以看到施樂奧托,還可以上手操作。艾倫表示,他希望讓更多的人可以體驗一下在這台電腦上工作。
圖:Goldstar
西雅圖電腦博物館,由保羅·艾倫建立,保存與展示早期的計算機和軟體,並讓公眾得以了解和與其互動。
在美國的讀者,有空可以到博物館瞧瞧這位蘋果和微軟的「繆斯女神」身影了。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