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精靈寶可夢」的手機遊戲(Pokémon GO)風潮席捲全台,很多人為了抓寶可夢到處趴趴走,抓皮卡丘等神奇寶貝,練等級、挑戰道館成為全民運動。
反應快的商家們也嗅到商機,針對寶可夢熱潮祭出優惠,眾多飯店、遊樂園、旅行社,都想藉著精靈寶可夢的熱潮吸引人潮,進而帶來商機。
身為神奇寶貝訓練師的一員,不由得好奇真的有玩家會參加活動嗎?
我在自家臉書社團「冒牌生讀友互助會」做了小調查。
「你會因為看到有些公司舉辦寶可夢的活動,前往參加嗎?比如說某某飯店提供寶可夢的住房專案,又或者某某旅行社提供寶可夢專車?你真的會去參加嗎?」
一天後,超過120位讀者回應,幾乎一面倒的回答:不會。但扣除掉那些原本就沒有在玩遊戲的民眾,一些玩家也是「不見得會參加。」
圖說:真的有「精靈寶可夢」的玩家會參加活動嗎?
我也針對5位不同世代、性別的神奇寶貝訓練師做了訪談。
如果你是商家,也想乘著精靈寶可夢的熱潮吸引人潮、進而創造商機,那麼這些訪談,或許會有些幫助。
神奇寶貝訓練師1號
25歲女性,上班族,有男友。遊戲開放下載後,未儲值。
不到一個禮拜抓了33隻寶可夢,最高CP:439 名稱:大甲。
如果商家推出精靈寶可夢相關的活動?
「會有興趣,但還是要看活動的類型,像是寶可夢專車,旅行社提供巴士、wifi、行動電源、水,花99塊繞著台北市4小時,當有朋友揪團就會想去。可是飯店住宿還好,吸引力不足,相關性也不高。」
圖說:翻攝自雄獅旅行社官方臉書。
我為什麼要花時間在飯店抓寶可夢呢?既然要住飯店,不就是要出去玩嗎?
不過我爸也是玩家,所以會特地帶爸爸去飯店,一邊慶祝父親節,一邊抓寶可夢。」可是,不是因為誘捕器吸引人,只是剛好,菜色還是重點。
結論:吃喝玩樂裡,寶可夢不會是決定的因素,服務才是重點;而有噱頭的服務,可以促進情感交流的服務才會增加吸引力。
神奇寶貝訓練師2號
30歲男性,視覺設計師,有女友。遊戲開放下載後,未儲值。
不到一個禮拜抓了52隻寶可夢,最高CP:503 名稱:大甲。
因為女友也有在玩,兩個人會一起去家裡附近的公園抓寶可夢,也在公園現場看到很多來抓寶可夢的人,發現這似乎變成了一種跟女友的共同話題和生活情趣,還曾經互相拿神奇寶貝球收服對方。
圖說:寶貝當然要裝在寶貝球裡啊。太空人鮑伯粉絲團提供。
如果是商家提供誘捕器,會因此前往促銷地點嗎?
「沒有考慮過需要特地出門參加的活動。可是會為了精靈寶可夢參加臉書按讚分享抽獎。比如說之前有看過福華飯店提供寶可夢玩家按讚分享抽餐券,就會動動手指參加一下也蠻簡單的。」
圖說:翻攝自台北福華大飯店官方臉書。
前往促銷地點的難度比較高,更取決於離家多近,最好是走路可以到的地方;曾經有一次,家裡附近有兩家便利商店,一家有開誘捕器,一家沒有,會選擇有誘捕器的商家消費。
結論:網路抽獎可以做,但前往實體店家消費前,玩家會先評估是否有需求,在做選擇時會優先選擇有提供Pokémon相關優惠的商家。
神奇寶貝訓練師3號
23歲女性,內容編輯,有玩寶可夢,無男友,未儲值。
不到一個禮拜抓了56隻寶可夢,最高CP:702 名稱:刺海馬。
曾經騎車騎到一半停下來抓神奇寶貝,也曾跟朋友結伴詢問問陌生玩家,抓了多少隻,交流道館經驗,雖然目前沒有為寶可夢儲值,但成為了其他遊戲儲值過。尚未沒有花錢的主要原因是遊戲提供的免費物品都夠用了,不過未來並不排斥儲值。
「目前針對商家提供的活動也沒有考慮過參加,比如像是寶可夢專車雖然比較舒適,可是提供的東西都很好準備的事,因此不會特地前往。而且距離是很大的考量,最多可以接受2個捷運站的距離。」
圖說:翻攝自23歲神奇寶貝訓練師臉書。
與其參加商家的活動,會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在網路上找攻略,還有跟朋友一起抓怪上面。如果折扣或優惠的力度不夠大,其實並不會增加前往消費的意願。
結論:距離和優惠服務還是要夠大,不然,單純靠著PokeMon是無法吸引消費者的。
神奇寶貝訓練師4號
30歲男性,自由工作者,無女友 已儲值3000塊
不到一個禮拜抓了80種,最高CP:1127 名稱:爆鯉龍。
為了獲得比較珍稀的神奇寶貝曾經玩到凌晨四點多,連續抓100隻鯉魚王,也花了3000塊台幣提升經驗值、買道具。
圖說:必須要抓到至少100隻鯉魚王才能得到稀有神奇寶貝。
如果是商家提供誘捕器,會因此前往促銷地點嗎?
「玩家等級提升到一定程度,抓神奇寶貝已經沒有變得那麼吸引人了,後來挑戰道館,成為關主(與人對戰)才是遊戲最有趣的地方,本來天氣熱不愛出門,但曾經為了打道館會特地前往以前沒吃過的餐廳用餐,因為餐廳本身在遊戲內就是一個道館。」
道館的數量少於補給站,大多數的商家都是在補給站旁邊,但若是剛好是道館,那麼相對的才能吸引高階並且更有付費意願的玩家。
結論:市區的道館比補給站更吸引高階玩家。但對商家來說,道館是可遇不可求的,目前遊戲也尚未開放商家申請成為道館的服務。
神奇寶貝訓練師5號
42男性,公司高階主管,已婚有小孩,未儲值。
不到一個禮拜抓了56種,最高CP616 名稱:大嘴蝠
沒有花過錢,不會為了遊戲花錢,不過這款遊戲老婆也有玩,兩個人會一起帶小朋友到家裡附近走走當作散步,而且老婆會參加按讚分享的抽獎活動。但實體活動,也會考慮到交通,如果需要交通工具的就不會特地前往了。
圖說:外出前往公園散步,大家都在抓「精靈寶可夢」。
「如果正在尋找旅遊地點,會因為有寶可夢的活動,增加選擇的機率;也會因為某個需求正在發生,若商家有寶可夢的活動,如誘捕器,增加前往的意願;但不會反過來,因為有寶可夢而去參加。」
當有兩個選擇時,有寶可夢的會增加選擇機率,並且會將活動型態歸類,抽獎、領獎類型會參加;消費優惠也會參加,只是最終當然還是會計算成本,折扣誘因要夠高,比如平日沒有折扣,但因為寶可夢打7折、打5折就會參考。
結論:交通是很重要的因素,以自身需求為主,不會為了寶可夢本末倒置。瘋狂到去參加活動。
其實,絕大多數的商家都只是想透過寶可夢分一杯羹,精靈寶可夢是當紅議題,使用當紅議題增加跟消費者之間的互動出發點固然是好的,但在運用任何當紅議題前都需要思考活動本質,以及優惠、好康本身是否夠力,是否對「正在發生需求的消費者」具有足夠的吸引力,避免雷聲大、雨點小,又或者給人只想沾光的感覺,反而會讓有意進行促銷的商家行銷不成,還失去了消費者好感度,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