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身為少數獲利極佳的部落格,你的下一步是什麼?會想要賣掉TechCrunch嗎?還是繼續自己經營下去呢?
**A 有幾家公司跟我接洽過。我對賣掉持開放的態度,因為賣掉的話,我就有資源來做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也就是,我想要徹底改變出版的型態。就像在TechCrunch上,我可以直接跟網友溝通,這件事太棒了!所以我打算雇用更多的人來負責TechCrunch的其他子網站。
問題是,TechCrunch成長太快,每一到兩個月就以倍數成長,之前覺得可以跟我商量購併的公司,因為我們成長太快就需要重新評估,提出新的條件。所以我覺得目前最好的作法就是,隨著浪潮前進再做打算。不過,以我們現在賺的錢來說,我們不用擔心出售的問題(笑)。
Q 在部落格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現況,你認為在其他領域,有機會複製像你一樣成功的部落格嗎?
A 當我開始談科技的時候,我是第一個用評論形式的部落格。現在看起來當然很平常,而且很多人在做。但重點是,我真的很愛我寫的東西,你看我提史都華(Flickr創辦人)就知道,我真的很喜愛他的東西。
也許如果我喜愛音樂或藝術像我喜歡科技一樣,我就會改寫音樂藝術。我喜歡科技的程度,讓這(寫部落格)不只是一份工作。所以像同類型的部落格,早在其他領域開始了。有很多其他的部落格寫各種你無法想像的主題,其中最優秀的,都是最熱愛其中內容的人。每個人寫部落格的聰明程度可能相去不遠,差別在於熱愛的程度。
**Q 那麼你認為將來你的部落格會被其他同類型部落格所取代嗎?
**A 毫無疑問的,取代一定會發生。幾年前很旺的部落格,已經不是現在最紅的部落格。不過我熱愛這份工作,所以就算被取代也沒關係,因為我最終的想法是聯合世界上的部落格,我們可以變得非常有影響力,也可以非常成功。
其實談論科技新興公司的TechCrunch會成為這麼大的部落格,連我自己都覺得奇怪。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應該是寫女性時尚的部落格。而且我們坦白點說,雖然我很善於獲得我所需要的流量和注意力,但大家最愛看的,應該還是講名人八卦的那種部落格吧。
**Q 你當初曾經想過你的部落格會這麼成功嗎?經營部落格原本就在你的計畫當中,還是只是個幸運的巧合?
**A 我當初寫TechCrunch的原因,不只是當作自己的興趣,而是因為我當時要創立網路公司edgeio,我是創辦人也是執行長。那時我花了一整年在洛杉磯衝浪,所以對網路有點生疏。然後我重新研究網路時也讀很多部落格,我就想,我何不自己也來寫一個呢?然後從二○○五年六月開始,我的部落格慢慢變得受歡迎,然後愈來愈受歡迎。
直到十二月,公司找到創投公司,但創投想要更年長的執行長,同時TechCrunch變得非常受歡迎。所以我退出edgeio,專注在TechCrunch顯然是個正確的決定。此時,部落格從廣告獲得一點點收入,只有一點點,然後就是獲利爆炸。
十二月時大約只有一萬五千名讀者,但現在大概就有十二萬名讀者。它就像炸彈一樣,每個月或每兩個月以倍數成長。然後廣告商找上門來,他們想要在首頁上有個位置,因為他們想要接觸到我的讀者。
所以你問我,我是不是真的知道會成功?我每天都訝異於它的成功,我不會以此驕傲,但我熱愛這個部落格。
**Q 你認為TechCrunch的成功,是剛好搭上了Web 2.0的熱潮嗎?現在Web 2.0的蓬勃發展,會不會跟上次網路經濟泡沫化一樣,只是短暫的光輝呢?
**A 這是Web 2.0的商機,參與、協力合作、雙向的網路經驗都是TechCrunch的核心價值。規模小卻成功的商業模式,也是Web 2.0時代才會出現的現象,但這也只是其中一部份而已。
我的工作是去研究這些公司,把它們拆開來分析,寫成一個故事,讓別人能夠輕易地了解。有可能因此其他人會對這些公司更有興趣,所以我希望在Web 2.0中起正面積極的推動作用。
並且這次網路熱潮再起,是因為有像Flickr這樣的公司,讓我們對網路重新燃起希望,並沒有資產過度估計的問題,所以我不認為我們會犯下第一次網路經濟泡沫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