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電愛緋聞」的主角!語音APP「Goodnight」陪你晚上10點聊到嗨
它曾是「電愛緋聞」的主角!語音APP「Goodnight」陪你晚上10點聊到嗨

近幾年交友APP越來越夯,舉凡Dcard、Wootalk、Tinder、Beetalk等不可勝言,無論寂寞的現代人是為了擺脫單身或只是想認識新朋友,在這交友APP的大海裡,「Goodnight」顛覆以往文字訊息,主打「語音」形式,讓你在半夜睡不著覺、朋友皆睡你獨醒時,透過真實的聲音傳遞來拓展你的朋友圈!

在三年前剛畢業就有過創業念頭的創辦人Howard,雖一開始創業之路不是那麼順遂,但卻也在兩年前因自身的經驗,碰巧發現了現有交友APP的問題,明明已經聊了一個多月,但想約一個女生出來看電影卻屢遭打槍,於是認為失敗的原因可能是文字訊息傳遞的速度過慢,以及以貌取人的問題太嚴重。

而營運長Andy也因學生時期的實習經驗,認為可以做一個匿名交流、單純交朋友的東西,因而兩人有了創立「Goodnight」的想法,希望改善交友APP以貌取人的詬病。

Goodnight_Meet創業午餐會r.jpg
Goodnight團隊,左起為營運長黃建翰Andy、創辦人楊萬皇Howard。
圖/ 賀大新 攝影

聊天匿名不看臉,黃金7分鐘意外走紅

在眾多交友APP競爭環伺下,想要在此市場立足必得有其獨特性,有的立足於小眾且精確的目標客群,有的則結合了類似論壇的功能,然而Goodnight從新式的角度出發,主打「語音」聊天,且因為是匿名,因此在註冊時也十分簡單。

註冊後按下聊天按鈕、等待配對就可以開始聊天,限定晚上10:00到凌晨4:00,首次聊天更只有黃金7分鐘的限制,藉由夜晚氛圍的催化,更是將匿名的神秘感發揮到最大,夠即時也夠刺激。

Goodnight透過聲音讓你得到的訊息遠超過文字,在這7分鐘內便可以知道這個人好不好聊,同時也決定了是不是想跟對方繼續聊下去,雙方若想成為好友則必須在7分鐘後按下愛心鍵並答對問題,7分鐘,快狠準不拖泥帶水。

而為了避免聊天時的尷尬,Goodnight也從「興趣」下手,用戶可以給自己打上興趣的標籤,在配對後會顯示在個人的頁面,不知道該聊什麼時就從興趣的話題開始,說不定還可以找到攝影同好或是追星好夥伴等等。

Goodnight APP.jpg
Goodnight的使用者介面。

目標拓展海外,用戶群持續發酵

然而,APP在推廣前期其實並不順遂,必須一次要有很多人同時在線上,才可以進行配對並做進一步的測試與修正,但Howard跟Andy在跟朋友介紹時,卻一直被拒絕,所幸大約在去年7、8月時,有朋友試用過後覺得有趣,並主動幫忙宣傳,再加之新聞媒體的報導,用戶數突破萬人大關。

Goodnight團隊10月時透過臉書粉絲專頁與社團的行銷,使用者人數已經達到7、8萬,而今年三月更是一舉突破15萬,在借力使力下,藉由朋友口碑與媒體的力量不僅突破了同時在線人數太少的關卡,用戶群更是繼續擴散中。

如今Goodnight的主要用戶群年齡層約為16-24歲,男女比2:1,學生更是佔了7成之多,可見學生市場是個很大的商機,只是交友APP的安全性對大家來說其實還是有一定的疑慮存在,開發者出於好意建立的APP也有可能被有心人士作為不當用途利用,但Howard表示,雖然無法避免使用者的用途,不過APP上有檢舉與回報的機制,會盡可能的替用戶把關,目前也還未出現過什麼太大的問題。

團隊也表示,許多用戶在使用時都會遇到系統不穩的問題,希望大家若問題時可私訊Goodnight粉絲專頁,讓團隊進一步的改善,也將會繼續做使用者訪談來優化APP,目標是拓展到海外,而目前海外市場的使用者以美國與中國佔大宗,約一兩千人,因此會先鎖定這兩個國家,並專注找投資人,未來也不排斥使用者年齡層的提高。

Goodnight.gif
Goodnight目前可支援iOS和Android作業系統。

目前加值功能已推出一個多月,隨著用戶量越來越多,排隊時間可能也會拉長,若不想排隊等配對的人可以使用加值功能,便可快速配對到聊天對象,更快速的在Goodnight裡找到真實有溫度的靈魂伴侶。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Goodnight看起來頗為精簡,但根據創辦人Howard透露,目前團隊已經有了初步的盈利,甚至團隊目前的薪資所得已經要超出一般的上班族。所以在已經能夠「自給自足」的情況下,團隊也希望能進一步擴展市場,不過面對交友APP的紅海現狀,以及從長遠角度來看交友軟體的發展,或許Goodnight團隊還應該思考出更具吸引人的創新點。

【創業快問快答】

Q:服務的創意來源,是因為發生甚麼事情而有這樣的想法?

現今的交友app有三大問題:
1. 以貌取人
2. 文字訊息太單調沒效率
3. 以列表為主的交友無法快速和人交流
Goodnight藉由匿名無照片、語音通話、即時配對,來解決此三大問題。

Q:要達到下一步目標,團隊目前缺乏的資源是?

下一步目標是拓展海外,但目前尚未拿到投資,在程式開發、行銷推廣的人力不足,因此希望能融Seed round來加速發展。

Q:創業,教會了你哪些事?

創業要堅持、要有執行力、要找到對的人組成團隊、要真正解決使用者問題、要做能賺錢的題目,以上缺一不可,否則創業一定會失敗,至少在這次的創業中,這幾點都存在才有現在的成績。

【團隊基本資料】

產品名稱:Goodnight
產品上線:2015/8/1
官方網站:http://goodnight.io
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oodnightApp
團隊人數:2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國泰人壽App」全新改版,打造一站式陪伴的保險體驗

保險 App 過去只是數位轉型的基本門檻,如今已成為決勝使用者體驗的關鍵媒介。擁有 800 萬保戶的國泰人壽,其「國泰人壽App」 歷經多次版本演進,2024 年底再次迎來全新改版上線,不只聚焦在提供完整的售後服務流程,更進一步連結家庭保障與健康管理,成為保戶日常中不可或缺的夥伴。

「國泰人壽App」大改版,重新定義保險關係

回顧「國泰人壽 App 」的幾次重大改版,從 2017 年推出「1.0」版本、擁有 20 萬用戶起步,到 2021 年「2.0」突破百萬用戶里程碑,再到 2024 年底正式邁入「3.0」時,用戶數已突破 330 萬——隨著 App 持續演進,不變的是始終對齊一個核心命題:App 對保戶有何實質幫助?

國泰人壽數位發展部數位客戶經營科經理陳儀綸回憶:「1.0 的首要目標就是把保險售後服務做扎實,包括查詢保單、繳費、送理賠等核心功能。到了2.0,我們進一步從客戶的保險旅程去思考,保戶最關心的是什麼?如何深化體驗?」

「2.0 對團隊來說也是一個關鍵轉折點,若要真正打造以用戶為中心的數位服務,設計就不該只是畫畫畫面,而是應該成為產品思考的一部分。因此,我們開始從設計外包支援轉向長期合作的設計夥伴關係,在國泰金控「數位數據暨科技發展中心 」的集團資源協助下,國泰人壽 App團隊不僅擁有更緊密的夥伴,也具備將保險專業深度整合進產品設計的能力。」陳儀綸說明。

隨著接近一半保戶成為 App 用戶,顯見 App 已累積廣大保戶的信任與依賴。2024 年底,團隊遂啟動 App 3.0 的全新改版。陳儀綸表示:「這次,我們從個人保險出發,走向全家人的體驗。畢竟保險從來不只是自己的事,更是守護家人的責任。」開發團隊的角色也從單純的數位工具打造者,轉變為陪伴保戶的數位保險夥伴,主動在保戶之前更早一步思考使用情境、潛在困惑與期待。

三大升級一次到位:家庭保單整合、健康外溢結合、整體風格轉換

新版「國泰人壽 App」 3.0 的設計目標,是讓用戶在幾秒內完成真正想做的事。2024 年初啟動改版時,團隊從用戶 NPS 回饋與客服進線紀錄出發,系統性分析常見問題,歸納出一項關鍵洞察——保戶需要從「家庭視角」掌握保單與保障結構。

「這是很顛覆的,以往看保單都是以個人為單位,沒有家庭視角。」陳儀綸指出,「其實很多人是為家人保險,也會查詢子女、配偶的保障狀況。」因此,改版聚焦兩大目標:其一是整合分散資訊,讓用戶能快速掌握全家的保障結構,其二是進而協助保戶更清楚地「看得懂保障」,而不只是「擁有保障」。 三大關鍵升級也應運而生:

一、家庭保單管理: 作為此次改版最具突破性的亮點,用戶可切換「我的視角/家庭視角」,一站掌握全家人的保單資訊,減少逐筆整理保單的時間。國泰金控數位數據科技發展中心用戶科技發展部體驗設計科產品設計師林易蓁表示:「多數保戶其實是『為家人投保的人』。我們把視角從個人擴大到家庭,讓『誰有什麼、缺什麼』一眼就明白,並透過透過圖像化呈現類型與數量,讓資訊更直觀。」

二、健康外溢結合: 隨著保險價值從「事後補償」走向「事前預防」,此次改版特別強化外溢保單與 FitBack 健康資料的整合度,清楚呈現健康任務達標行為與保費折扣的關聯。「過去保戶搞不懂健走數據和保單有什麼關聯,現在我們清楚呈現聯動機制,幫助保戶理解自己的行動帶來什麼實際回饋。」林易蓁說明。

三、整體風格轉換: 這次改版另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整體風格的全面翻新,在國壽品牌的穩重信任感基礎上,融合互動回饋、玻璃模糊的質感、漸層與空間感,讓整體的介面看起來不只專業,也更友善、更貼近生活 。同時導入 Design Token 系統,促進設計與工程團隊的協作,讓新視覺設計落地。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國泰人壽App」 3.0 透過家庭視角定義保險使用情境,協助用戶快速掌握自己與家人保障全貌,讓資訊一目瞭然、直觀易懂。
圖/ 國泰人壽

用減法思維,打造清晰易懂的使用體驗

然而,App 改頭換面的過程中,也面臨不少挑戰,尤其是首頁設計。「每個部門都希望自己的功能能放在首頁,所以一定要先釐清:保戶真正需要的是什麼?」陳儀綸強調,首頁不能流於功能捷徑的堆疊,而應是協助用戶快速完成任務的第一站。

對此,設計團隊也從使用者旅程出發,重新架構導覽邏輯。原本五個底部功能鍵被精簡為四個,保單資訊也首次搬上首頁。陳儀綸說,「這代表我們不再一味累加功能,而是回到使用情境,設計真正好用的動線,讓使用者更直覺地完成該做的事。」林易蓁強調:「清楚、簡潔,不只是一種風格口號,而是透過減法設計思維,讓設計不只是讓資訊變得好看,而是要幫使用者減少認知負擔,讓他們在對的時機看到對的東西。」

語言上,也全面朝向「看得懂」靠攏。「我們把艱澀的保險名詞,以更貼近使用者情境方式,轉譯成使用者熟悉的語言。例如將癌症的保障項目分類成「第一次罹癌」、「因癌症需要住院時」、「因癌症需要手術時」 等,用情境的方式告訴用戶是什麼情境下的保障,整體體驗更直覺,也更容易上手。」林易蓁說明。

數位轉型思維成為基因,提升服務新價值

App 3.0 上線後,用戶數突破 330 萬、每月活躍用戶達 65 萬,相較改版前更帶動新戶成長 30%,NPS (淨推薦值) 62分、用戶滿意度達 97%。陳儀綸指出:「服務走在客戶前面,滿意度自然會上來,也有助於客服人員引導使用 App 查詢、申辦,提升處理問題的效率。」

「橫跨多部門的夥伴一起完成這次改版,對我們來說是長期思維內化的結果」。陳儀綸說,「我們不只是在技術或產品上持續精進,而是讓整個團隊—從人才培養、協作模式、思考方式都持續進化,這樣的內化改變,才是讓數位轉型能長久走下去的關鍵。技術可以解問題,但“文化”決定團隊能走多遠。」數位轉型不只是一次專案或一次改版,它是一種長期內化的文化與思維模式,更是一種「讓服務永遠走在客戶前面」的能力。

林易蓁則補充,作為隸屬國泰金控數數發中心的設計師,一直都是以集團層級支援子公司的數位產品。「我們能從更綜觀的角度思考,不只是介面設計,也包含跨產品的體驗、功能邏輯與視覺語言,打造統一的品質與風格。」而與人壽產品團隊合作這幾年下來,彼此真的培養出很深的默契,設計師已經不再只是規劃 UIUX ,轉變成參與產品方向制定的共創夥伴,讓設計團隊能以使用者為核心,提出更貼近需求的解法,進而在產品中創造實質價值。

展望未來,團隊將持續優化核心功能,關注 AI 等新技術應用潛力,透過用戶回饋與內部創意提案推動產品持續進化。正如這次改版,讓保戶真切感受到操作更直覺、資訊更清晰,國泰人壽也正持續以具體行動落實「BETTER TOGETHER」,在每一次細節中重塑保險服務的日常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