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特斯拉(Tesla)宣布目前生產的所有汽車都已具備了自動駕駛硬體,同為積極投入自動駕駛技術的Uber,創辦人特拉維斯・卡拉尼克(Travis Kalanick)出席Vanity Fair在舊金山舉辦的「New Establishment Summit」,提到目前Uber的營運狀況,以及為何還不上市的原因。
每月4,000萬活躍用戶、司機每個月總計營收15-20億美元
卡拉尼克表示,現在Uber每月有4000萬活躍客戶,光是上個月司機就替Uber賺進了15到20億美元的營收,且根據統計用戶中有20%使用併車服務「UberPool」,但這並不代表Uberㄧ切順遂,在今年投入全球市場的過程中,因遭遇挫敗造成敗損失增加。根據彭博社報導,Uber在上ㄧ季虧損7.5億美元,以及前一季的5.2億美元,合計2016年前六個月的總損失至少為12.7億美元。
外媒Techcrunch報導,第二季Uber大部分的損失,是由於Uber最近放棄了在中國擴張業務,今年八月宣布被滴滴出行收購前,Uber已經在中國投資了20億美元,卡拉尼克在峰會中提到,「中國政府在商業上有很多不同程度的介入,當進到中國市場,必須重新思考,ㄧ切必須砍掉重練才行。」
自駕車的下ㄧ步,機器人公司
談到正在發展的自駕車,卡拉尼克說ㄧ切都取決於公司的推廣能力,目前自駕車有許多的競爭者,包括Google、Tesla甚至是傳統汽車製造商。
「當自駕車系統成熟後,就要開始朝機器人公司發展,我們現在已經處在ㄧ間機器人公司的初期階段了。」卡拉尼克說,除了在技術上的研發以及目前正在匹茲堡測試的自駕車外,Uber在2015年初,宣布與卡內基美隆大學(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的機器人研究部門合作,最後Uber帶走了幾十名卡內基美隆的研究人員,研究Uber的自駕車,現在Uber與Volvo結盟,展開一個3億美元的合作夥伴關係,在匹茲堡推出一百輛Volvo XC90s的自駕車進行測試。
Uber擁有680億美元的估值,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企業之ㄧ,儘管Uber擁有空前的估值和全球影響力,卡拉尼克表示,最困難的莫過於在傳統與科學的方法之間找到平衡點。Uber自2009年成立以來已募集了87億美元的資金,「我們不是只單純為了錢而募集資金,而是為了讓企業成長、投入研發跟投資,這才是我們的投資者樂見的。」卡拉尼克說。
這些不懈的創新包括收購自駕車新創OTTO,甚至是品牌Logo,今年二月當Uber換掉原本大眾熟習的icon時,收到很多抱怨 ,但這就是企業不斷求新求變的象徵。除了自駕車的研發,許多人一直很好奇Uber究竟何時要上市?卡拉尼克在峰會中給了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