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今日推出自2012年來最重大的app更新,不僅稍微改變了app icon和啟動動畫,使用者介面也重新設計,而功能面的重大更新包含新增「推薦常用地點」和「前往好友位置」。根據Uber的說法,一切都是為了節省用戶從「叫車」到「抵達目的地」的時間,更接近「一鍵完成叫車」,打造更直覺的叫車體驗。
節省用戶時間,整合歷史紀錄和行事曆推薦常用路線
更新後的Uber app使用體驗,圍繞在「想去哪裡?」這個簡單的問題。
以「終點」為使用流程的設計出發點,Uber利用機器學習推出「捷徑」功能,從過去的乘車行為了解用戶常用路線及目的地,還能整合行事曆,根據下一個行程列出建議目的地,幫用戶節省搜尋和輸入地址的時間。例如,從辦公室下班後,可以直接點選要回到住處或是去學校接小孩。
「時間是一種奢侈品,」Uber在部落格指出,「我們的工程師盡可能希望減少使用app耗費的每一毫秒。每一秒都很重要。」
此外,Uber還能透過演算法建議最佳載客點,讓用戶走到較佳的上車位置、避開塞車或是載客路線過於複雜的地點,可望減少過去Uber司機總是找不到乘客在哪的問題。
除了輸入地址,還能直接前往好友位置
「有朋友的地方,就是新的去處。」Uber說。
顛覆以往計程車只能從「A點載到B點」,Uber加入連結朋友圈的概念。只要將Uber連結通訊錄,除了輸入地址,還可直接輸入家人或朋友姓名,Uber便能直接將用戶載到它們目前身處位置,就算突然換地點也不怕找不到人。
但這也不免引起隱私疑慮,Uber表示,這項功能會事先徵得對方同意,願意在半小時內與他人共享位置,認證後,Uber才會存取其位置。
即時車資、抵達時間比較
2010年Uber剛推出服務時只有一種車款可選,但六年後,Uber在部分城市推出的服務多達數種,包含共乘服務UberPool、菁英優步UberX、尊榮優步UberBlack、頂級黑頭車Uber Select、時尚派對接送UberSUV、團體乘車UberXL等。
為了避免用戶眼花撩亂、根本不知道要選哪種服務,在這次更新,Uber也讓用戶更容易區分每種服務的差異,例如,將UberPOOL和UberX在「經濟型」類別下,Uber Select和Uber Black則在「豪華型」的類別下,且在輸入地址後,也會列出不同服務的價錢及預計抵達時間。不過台灣目前仍只有菁英優步UberX和尊榮優步UberBlack可選擇。
整合第三方應用程式,有利於廣告功能
除了更新Uber本身的app使用體驗,Uber也整合更多第三方應用程式,包含Snapchat、Pandora、Yelp和自家Uber Eats。例如,可在Uber app中透過Yelp查詢有哪些好餐廳,和朋友約會快遲到時,可以開啟Snapchat證明已經在Uber的車上,或是在回家的路上用UberEATS訂餐,未來預計和更多app合作。
「想想看大多數的app,它們想要你的時間,像Facebook、Twitter或Netflix。Uber不一樣,我們想要還給用戶時間。」Uber說。
外媒《Business Insider》指出,透過結合用戶位置和第三方應用,Uber掌握更多用戶喜好和資訊,有助於未來推出廣告,增加金流。例如,可以提供目的地附近餐廳的折價券,或是利用用戶乘車時,推播乘車時間內的電影預告片。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Uber軟體工程師的Twitter貼文,這次更新的版本完全用蘋果開源程式語言Swift重寫、共有超過150名工程師參與其中。
The complete Uber app rewrite I've been working on for the past 3 months on Android & iOS (100% Swift). #psyched https://t.co/4VeKAXfk5J
— Gergely Orosz (@GergelyOrosz) November 2, 2016
目前台灣已開放下載更新版本,但尚未支援第三方應用整合和預估抵達目的地時間等部分功能。
資料來源:Uber、TechCrunch、VentureB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