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空間也可以上市!估值超過170億美元的獨角獸WeWork,3月得到7.8億美元之後,決定前進亞洲市場,6月宣布與「科技寺」戰略合作,把在上海的亞洲總部交由科技寺經營。11月11日,科技寺的母公司科技眾創正式在中國的新三板掛牌。
打開科技寺的網頁,落入眼前的是「創業即修行!」英文翻譯還是「Startup Zen」,跟它的名字一樣有「禪意」。「科技寺」的意思是,這是網路科技創業者的修行地。
科技眾創創辦人王灝說,「創業如履薄冰,是自我挑戰、提升、平衡的過程!」
2013年成立的科技眾創,推出創業共同工作空間「科技寺」,想打造科技創業生態圈,除了共同工作空間之外,也提供一站式的創業服務。先前科技眾創才完成首輪融資,由IDG資本領投、匯添富跟投。
目前科技眾創共有五個創業空間,在北京、上海和深圳都有,其中位於上海威海路的創業空間,就是WeWork的亞洲總部,由科技寺代營運。
國際化戰略合作
科技寺和WeWork達成至少10年的戰略合作,協助中國新創往海外發展,也變成外國企業進中國市場發展的據點,未來將會有更深度的合作。
此外,身為中國新創,科技眾創更決定在2016年積極往國際化布局,已布局東南亞、以色列和美國市場。東南亞市場的布局則與東南亞科技創業服務平台e27(Optimatic PteLtd)合作。
中國積極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雙創政策,也讓這類創業空間如雨後春筍出現。目前中國約有超過6千家創業空間。
做創業空間真的能賺錢嗎?科技寺指出,「如果入駐率低於一定標準就會虧本!」創業空間不能只靠租金來獲利,最後還是要回歸創業服務。
用金融服務做出差異
王灝指出,創業空間可當做線下社群活動、行銷的端點,為創業者提供金融、資源對接、加值等衍生服務,「為創業者解決不擅長的事情!」
因此,科技眾創發展出金融服務,提供早期投資、信用貸款及新三板上市服務。早期投資,科技眾創已募資3億人民幣(約新台幣14億元)資金準備投資入駐科技寺的新創公司。信用貸款方面,科技眾創跟美國矽谷銀行合作,提供創業者低息貸款申請服務。
而成立以來,科技眾創也已經幫超過10家新創成功在新三板上掛牌,例如喜寶動力,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家提供新三板上市服務的創業空間,現在則是自己掛牌上市。
王灝認為,所謂的創業生態圈,指的是資本、線上線下交流平台和媒體機構三者。除了預計開發App讓創業者彼此交流之外,未來也打算收購一家創業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