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駭客geohot免費開源自家Comma.ai自動駕駛技術,不花錢就能改造汽車
天才駭客geohot免費開源自家Comma.ai自動駕駛技術,不花錢就能改造汽車

27歲的喬治•霍茲(George Hotz)又搞了個大新聞:在取消掉 999 美金的自動駕駛後裝套件後,他把他們家公司的核心技術——自動駕駛軟體給開源了!甚至還提供了一份硬體組裝指南,告訴你怎麼自己在家就可以打造一個隨插即用的輔助駕駛套件,或者用這些技術來做點別的事,比如打造一個可以自動行駛的草坪修理機。

你可能不熟悉喬治•霍茲這個名字,但是你應該多少耳聞他的事蹟:他是全球第一個解鎖 iPhone 基帶的人,後來又破解了索尼 PS3、挑起駭客大戰。此前,他拒絕馬斯克開出的百萬年薪成立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公司 Comma.ai, 宣佈要推出名為 Comma One 的 999 美元自動駕駛後裝套件……

應該說 Comma One 為霍茲和他的公司贏得了廣泛的關注。和市面上大部分自動駕駛/輔助駕駛解決方案不同,霍茲稱 Cmma One 主要利用機器學習技術——也即軟體來解決核心問題,再配合基礎的硬體,比如攝像頭,就能讓車主無需對汽車進行改造,隨插即用實現自動輔助駕駛。

掌握最新AI、半導體、數位趨勢!訂閱《數位時代》日報及社群活動訊息

但是就在上個月,Comma.ai 發生了一個大變化:沒有任何預兆的,霍茲在推特上稱,因為監管的原因,他們取消了博得廣泛關注的Comma One 開發計畫,轉向探索其他產品和市場。他說,NHTSA (美國高速公司交通安全管理局)給他寄來了一封滿是威脅的信,稱在他能完全保證產品的安全性之前不允許他銷售這款產品,並且要求他進行詳細的技術解釋。霍茲稱,他並不想要花時間和監管者、律師打交道,更願意花時間打造讓人驚豔的技術。此後,不少關於 Comma.ai 的質疑四起。

而現在,霍茲殺了個回馬槍。他今天發佈了 Comma.ai的新產品,也帶來了一則令人震驚的消息:他開源了Comma.ai的自動駕駛軟體系統,以及相關的硬體方案(他稱之為一個機器平臺)。他們的新產品,這個叫做 Open Pilot 的軟體和叫做 Comma Neo 的機器平臺,你都已經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了。

在 Comma.ai 位於舊金山市東部的總部裡(事實上,他們的辦公室就是一座民居改造而來,而他們在車庫裡宣佈了這個消息),霍茲向包括 PingWest 在內的五家媒體公佈了這個消息,並透露了他們取消 Comma One 背後的原因,和更多關於Open Pilot 和 Comma Neo 的細節。

在談到為什麼會決定取消 Comma One 的計畫時,霍茲說,NHTSA 要求他提供一分詳盡的「使用者指南」,卻只給了他10天的時間,逾期就會遭遇每天2.1萬美金的罰款。而那個時候, Comma One 還在開發中,甚至還沒開始接受預定。而且,調查人員曾經三次不打招呼地就跑到他家裡,還給出了各種不友好的言論,這種針對還沒開售的產品就進行威脅的事,在汽車界從來沒有發生過。當然,在採訪的後來,霍茲也承認,這款產品在市場定位上也會有一些問題,「我也不太確信,這款產品的市場會有多大。」畢竟在他看來, Comma One 最終的用戶還會是那些自動駕駛技術的愛好者和開發者。

Comma.ai創辦人喬治•霍茲(George Hotz)
特斯拉是自動駕駛汽車界的 iOS,而我們一直想要當 Android。

所以,霍茲決定直接把自己公司的研究成果給免費開源——從軟體,到硬體。 「我們的目的就是為大眾提供自動駕駛服務。」霍茲說,「特斯拉是自動駕駛汽車界的 iOS,而我們一直想要當 Android。想當 Android,就不能再收人們 999 美元了,對吧?而且我們開源了,就不再是軟體或者是硬體的出售方,這樣 NHTSA 也不能再來阻攔我們。」

軟體 Open Pilot 很好理解,就是 Comma.ai 自己研發的基於深度學習的自動駕駛軟體,是一個「對於特斯拉的 Autopilot 輔助駕駛技術的替代方案」。霍茲說,除了特斯拉,它比任何汽車的自動駕駛軟體都要好,而且它是經過麻省理工大學認證和授權的。

但是光有軟體並不行,要實現就自動駕駛,還需要有硬體。而機器平臺 Comma Neo 就在這裡發揮作用。它提供了一份研究方案,即一份指南,裡面有詳細的步驟介紹,告訴你應該怎去哪裡買哪些零部件,然後把這些零部件和軟體連接,怎麼把它們組裝起來,最終打造出你自己的自動駕駛套件。你甚至不妨把它想做是自動駕駛界的「宜家家居組裝手冊」。

當然,Neo 對於具體的零部件都有要求:它有一個可以3D列印的外殼,殼內的核心硬體包括三個部分,散熱系統、CAN(控制器局域網)交互板,以及一部特定的智慧手機來充當中樞系統,手機相機將用來檢測物體。有趣的是,目前和 Neo 適配的智慧手機只有中國廠商一加生產的一加 3 手機,只有這部手機許可權足夠開放,而且相機和晶片 (高通梟龍820)都符合要求。另外一個值得注意的限制是,Comma Neo 只能在本田的 Civic 和一些型號的 Acura 上運行。

當你把 Open Pilot 和 Comma Neo 組合到一起後,一部基礎的自動駕駛後裝設備就誕生了 —— 但是霍茲強調,Open Pilot 和 Comma Neo的組合並不等於 Comma One。Comma One 是一款成熟的瞄準商用的產品,而Open Pilot 和 Comma Neo 的組合更像是一款研究測試工具,最大的特點是「可開發性」。

即使配備上這個組合,汽車也會每6分鐘就停止自動駕駛狀態,要求駕駛員人工接管,比如踩油門或者調動方向盤等,如果6分鐘後沒有人工干預,車子就會自動減速。當然,在駕駛員人工接管後,可以隨時重新開啟自動駕駛狀態。霍茲說,這 6 分鐘的長度限制,純粹是為了安全性考慮,它畢竟不是完全的自動駕駛,而是輔助駕駛,不希望人們完全掉以輕心,駕駛完全交出去。「有了Open Pilot和Comma Neo的組合,它就能實現特斯拉 AutoPilot 7的幾乎全部功能了。」

Comma.ai創辦人喬治•霍茲
「有了Open Pilot和Comma Neo的組合,它就能實現特斯拉 AutoPilot 7的幾乎全部功能了。」

無論是 Open Pilot 還是 Comma Neo,主要面對的物件都是自動駕駛技術的愛好者、研究人員,以及最重要的,後裝廠商。儘管上述軟硬體都已開源,可以在 Github 上找到資料,但是霍茲稱,他仍然非常期待感興趣的人和他們接觸,Comma.ai 可以提供一系列服務,比如定制化、把這些軟硬體進一步產品化等。他說,上次他去中國時已經和不少中國汽車和後裝設備製造商進行過接觸,中國的廠商對於汽車自動駕駛化「非常認真和有決心」。

對於商業模式,霍茲認為,既然 Comma.ai 要做 Android,那麼商業模式也和 Android 類似,藉由開源和免費讓他們的技術和服務管道更多的汽車和周邊產品上,最終形成一個自動駕駛汽車網路,再基於這個自動駕駛汽車網路獲得商業上的回報。同時他還透露,他們也將針對這個網路,推出更多服務。

本文授權轉載自:PingWest

關鍵字: #自動駕駛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數據驅動體驗升級!全台唯一上櫃電商「美而快」如何打造成長引擎
數據驅動體驗升級!全台唯一上櫃電商「美而快」如何打造成長引擎

當電商市場告別流量紅利,企業的成長路徑也面臨改變。廣告投放的邊際效益不再、社群觸及率下滑,加上第三方 Cookie 的正式退場,使得傳統「廣撒網」的行銷模式失靈。面對變局,擁有百萬會員的服飾集團美而快,在導入直通國際ESi的一站式 CDP(Customer Data Platform)後,有效提升分眾溝通效率與顧客經營精準度,讓數據應用從行銷部門逐步滲透至營運節奏規劃,成為推動企業成長的新引擎。

流量為王的時代過去,顧客經營必須深化

「這幾年電商獲客成本增加很多,品牌若無法將流量轉為有效會員,很快會失去競爭力。」美而快總經理王志仁指出,在數位廣告成本飆升、新客轉換日益困難的趨勢下,「私域經營」就成了品牌必修課;依賴流量已不夠,如何讓顧客留下、回購、持續互動更是關鍵。

為了深化會員經營,美而快團隊開始深入分析會員行為,區分出長期未購、已回訪未結帳、潛在高價值等類型客群,再依據行為進行對應溝通與內容推播。然而,分眾管理極為繁瑣,需仰賴大量人力與反覆操作,「每天都得手動撈資料、打包受眾、分眾投遞。」王志仁直言,這是一項曠日費時、卻無法逃避的任務。

直通國際
圖/ 數位時代

對此,美而快選擇導入直通國際的客戶數據平台 CDP,以系統思維出發,打造可長期營運、可擴張、可迭代的顧客管理模式。

對美而快而言,導入 CDP 後最直觀的改變就是「效率」。例如:過去每日需手動處理的「180 天未購會員」分眾任務,現在可藉由自動化流程完成,釋放行銷人力,專注策略性規劃。同時,團隊也開始盤點冗餘的 LINE OA 投遞對象,刪除一年以上無回應的 LINE 會員,反而讓開封率與點擊率雙雙提升,ROAS 更一舉翻倍。

打通線上、線下任督二脈,CDP 為 OMO 鋪路

當 CDP 不再只是行銷工具,而是轉變為驅動企業營運的中樞系統,其價值即體現在資料整合、流程優化與策略制定的全面提升。美而快導入直通國際 CDP 後,另一個有感的突破就是線上、線下數據的打通,成功串聯集團旗下多元品牌通路,重構消費者旅程。

以 2023 年底開幕的 UR Living 實體門市為契機,美而快同步推動 App 積點與會員綁定機制,鼓勵實體顧客登入線上會員系統;同時,透過 CDP 將線下交易資料完整回收,不只實現會員輪廓識別,也為 OMO 策略奠定基礎。這套整合機制迅速展現成效——以主力品牌 PAZZO 為例,實體店開幕後,線上會員與營收成長 25%,其中近半新客來自實體通路。

「線下其實是很有效的新客來源,像 PAZZO 的新會員裡,有一半都是從線下來的,」總經理王志仁分享,若從會員結構觀察,不同品牌在線上、線下的表現其實有所差異,例如 PAZZO 線上與線下客群各占一半,而部分新品牌則在線下更具導流優勢。

有了 CDP 整合數據,美而快得以建立「雙向引流、數據貫通」的 OMO 策略,聚焦顧客行為與場域偏好,讓每一個接觸點都更精準、更有價值。

CDP 驅動商品決策,預測力成關鍵競爭力

讓數據真正驅動企業運作,關鍵在於能否跨出行銷部門,擴展至商品、內容與營運等決策核心。對美而快而言,這樣的延伸雖仍在逐步建立,卻已有方向。

服飾業的商品多為非結構化資料,細節如剪裁、材質、風格等變化極大,加上時尚週期更迭快速,除了基本的品類與顏色,很難建立細緻穩定的分類模型。即便如此,美而快仍透過 CDP 進行購物行為分析,掌握哪些商品高瀏覽但未轉換、哪些品項吸引新客,並回饋給內容與商品團隊,作為優化依據。「我們希望透過 CDP 協助商品開發,更細緻地理解交易失敗的新客行為,去改善、去優化,」王志仁表示。

「對零售業來說,不管是 AI 還是數據,最終目標都是『預測』。預測商品熱度、預測顧客行為、預測營收走向——能預測,才能控制成本、降低風險。而『數據』是每天必須做到的基本功。如果沒有奠定基礎,就無從發揮後續價值。」王志仁強調,一步一步把數據的基本功打穩,紮實累積、系統性整合,CDP 才能發揮價值,為預測力打下基礎。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