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流都有一顆改變世界的心,人類已經活在了一個一切都是自我建造的世界裡,但矽谷技術大神們表示還不夠,他們要把食物,都變成是人造的。
他們要製造出更健康、美好、造福自然的食物。
你也許不知道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背後是一個多麼罪惡的過程,傳統的食物尤其是肉類生產過程會給地球母親製造驚人的污染(據英國查塔姆研究所報告,食品生產所排放的溫室氣體占人類活動所造成的排放總量達三成),讓動物們生不如死,讓人類有染病的風險,最重要的是,對外界以為都與世隔絕的程式師而言,外出就餐要跟櫃檯的服務員小哥小妹打交道,太可怕了!點外賣感覺又很不健康。
So,有不少創業公司開始專注在食物科技這一領域,而且,風險資本也開始進入這一領域。創投Fifty Years就投資了幾家食品科技公司,它的創始合夥人賽斯•班農(Seth Bannon)表示,傳統食物體系正在被從各個方面擊破,他們對環境有害,不具備經濟效益,而且對人類健康不是太好。
食物終結者:代餐粉
其中的極端就是被紐約客稱為食物終結者的Soylent。
每天黏在電腦前寫程式、打遊戲的工程師,懶得做飯自然正常,每天點速食的生活更是讓熱愛健康的他們擔心身體表示抗議,啊!所以吃飯真的好煩。
矽谷程式師Rob Rhinehart決定要把吃飯在生活中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將人類身體需要的營養資料化,混合成一杯像豆漿一樣的液體喝下去。
帶著這個「程式師福音」一般的美好願望,他發明了Soylent飲料,裡面包含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這種代餐產品有需要衝泡的粉末狀、直接飲用的飲料狀,後來還有「食物棒」,而且Soylent非常便宜,大概比起司漢堡還要便宜,而且非常健康。所以,Soylent說:「我們的願景是,讓這個世界沒有饑餓,沒有營養不良。」
果不其然,程式師非常喜歡,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吃得不健康了,我也再也不用絞盡腦汁想每天要吃什麼了,這簡直是「工程師經濟」的典範,這家公司還在今年1月獲得量2000萬美元A輪融資。不過,上市之後幾個月,有用戶反映有強烈的嘔吐反應,Soylent因此下架了這些商品,明年將推出更適合大眾的新配方。
據報導,Soylent的核心腦殘粉,除了代餐類粉末和水之外,什麼都不吃。當然,他們的Rhinehart教主也一樣,一年以來每天只吃Soylent,但現在還活蹦亂跳的。他還說,皮膚更滑了,頭髮更密了,還沒了頭屑,更重要的是,每天多了2小時可支配時間。
有國內媒體編輯表示,在體驗Soylent期間,居然還重了,緩解了由於從小挑食引起的輕度營養不良……這些代餐粉自稱「未來食物」,嗯,他們相信人類未來可以只吃這個,世界會因此變得更美好。中國還出現了學習他們的「若飯」,創始人邵煒同樣是一位程式師。
美國的營養飲料100%Food和Ambronite也在做類似的事。前者的製造商Space Nutrients Station邀請消費者「不要做飯了——像太空人一樣吃!」Ambronite已經獲得60萬美元資金,包括Lifeline Ventures和YouTube聯合創始人Jawed Karim。
從此以後,吃飯變得簡單而枯燥,不對,也許習慣之後你根本不會覺得枯燥,因為你的世界也許已經沒有了「吃飯」這個有儀式感的事情。
啊~未來的世界多麼美好。
看到這裡,想必吃貨們會大喊一聲:Noooooooooo!!!!!
是的,要是這樣,人生還有什麼意義呢?!賺那麼多錢,不就為了吃吃喝喝嗎?(工程師的世界你不懂……)
幸虧,Rhinehart也沒那麼喪心病狂,他並沒想著讓 Soylent 取代所有食物。在接受紐約客採訪的時候,他說:
「未來,飲食將會分成兩種類型,一種是功能性,另一種則是為了體驗和社交。」
中國「若飯」的創始人也說:「若飯只是想解決用戶不方便就餐,沒有精力和時間享受美食的問題,同時,通過若飯均衡的營養搭配,我們的進食也會變得更健康一些。」
正如「若飯」一位用戶回饋說:「一塊精緻的神戶牛排,從切塊開始,到送入口中,再經過咀嚼吞咽下去的那種體驗,是一杯沖泡食品所無法取代的。」
自然的守護者:人造肉
慢著,那地球媽媽怎麼辦,可憐的動物們怎麼辦,上面那位用戶,你知道每生產1公斤牛肉,伴隨的就是56.6公斤的碳排放嗎?
不用怕,為了滿足食肉獸保護大自然的美好願望。早就已經有類似的創業公司開始做「人造肉」了。
據36氪報導,Impossible Foods用植物做出「素肉漢堡」,Memphis Meats使用動物細胞在實驗室培育出了牛肉;而Clara Foods用酵母菌做出了蛋白;Ripple Foods希望用新型的豆漿代替牛奶。
新創公司Impossible Foods獲得超過超過1.8億美元,投資者包括比爾蓋茨和李嘉誠參投。這家公司歷時5年,用植物做出了跟真的牛肉漢堡在色澤、紋理、味道和氣味都非常像的漢堡。
據FT中文網報導,這些漢堡開始在精選的高檔餐廳供應。一位美食家品嘗表示,這簡直能媲美真實漢堡的素食漢堡。素牛肉其構成成分主要是:馬鈴薯蛋白,黃原膠,小麥蛋白,椰子油等其他天然香料,所有成分都是純天然的,而且攜帶的熱量比真牛肉要少,蛋白要更多。
Memphis Meats則是一家位於舊金山市灣區的食品科技公司,他們在實驗室培育肉類,利用真正的動物細胞「造肉」,不必真正去飼養或者屠殺真正的動物,Fifty Years也投資了這家公司。
Memphis Meats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Uma Valeti把這種方法叫做「二度飼養」。「我們飼養了動物,把它們的細胞製成食物或飲料,如今,我們開始飼養動物細胞本身。」
不過,之前用這種方式培育肉類,做出來的漢堡成本高達數千美元。Memphis Meats希望10年之內,將肉丸價格從每克40美元降至每克幾美分。
看完上述這些食物科技公司,大家可能才發現這才是黑科技。對於崇尚自然的寶寶們,可能覺得大自然創造出來的東西才是最合適人類的,其他都是反人類,表示從價值上反對一切轉基因和人工合成食物。
但是,我們吃的那麼多調味料和各種零食,不全都是人工合成的嗎?我們依然吃得那麼幸福。
本文授權轉載自: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