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始祖亞馬遜改當網路包租公
電子商務始祖亞馬遜改當網路包租公
2006.12.15 |

二○○六年十一月,美國《商業週刊》(BusinessWeek)的封面是亞馬遜網路書店創辦人兼執行長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照片,他面帶微笑,手上抱著堆高的紙箱,準備來跟所有打算從事電子商務的人做生意。是的,他打算分租亞馬遜十二年來建設完成的網路倉儲技術與資料庫,叫做亞馬遜網路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 AWS)。
貝索斯在想什麼?他在沒人相信電子商務的年代時,篤定地開了第一家網路書店;多年後,亞馬遜終於開始賺錢的時候(二○○三年開始獲利),他竟然要把網路零售內部的技術與資源,當作服務賣給其他小型的電子商務網站?
許多人都認為他瘋了,這就像是7-Eleven把自己的物流與倉儲管理租給其他連鎖便利商店一樣不可思議。但他其實早已在這條路上經營數年,只是亞馬遜網路服務終於發揚光大,功能齊備地準備好要當房東了。
貝索斯從開創亞馬遜網路書店以後,一舉一動都跌破大家的眼鏡,但對他來說,他並不是憑著天上掉下來的靈感,也不是比別人更早看到趨勢,而是就算很多人看到未來在哪裡,只有他能不顧一切地投下去。
貝索斯的名言正代表了他的行事作風:「我知道如果失敗了,我不會後悔,但我一定會後悔從未嘗試過。」這句話也成為他人生的註腳。美國《商業週刊》編輯羅伯賀夫(Rob Hof),也是這次亞馬遜封面故事撰文者,談到他與貝索斯會面時表示:「他總是充滿自信。」

**貝索斯首創電子商務成風雲人物

**
當貝索斯在一九九九年被選為《時代》(Time)雜誌年度風雲人物時,他所經營的亞馬遜網路書店還在賠錢。但只因為他隻手開創了電子商務,就讓他成為《時代》歷年來第四年輕(三十五歲)的年度風雲人物(第三名是一九六三年入選的馬丁路瑟,時年三十四歲)。
有人說他是先知,因為他看見網路將成為每個人生活的重心,每個人家裡都會有電腦,而透過電腦及網路交易絕對不是夢。但與其說他是先知,不如說他能夠抓住微小的線索,並堅持自己的信念。
當他還在替基金交易公司工作時,他替電腦寫了一個由電腦執行股票交易的程式。當時他就發現網路是以每年十倍的速度在成長,而這個發現也引領他開創了網路事業。貝索斯說,發現網路成長速度如此驚人的事實,讓他「靈光乍現」,開始思考網路商機。
於是三十歲的他帶著妻子離開紐約投資公司副總裁職務。他對他老闆說:「我要做這件瘋狂的事,我要創一個在網路上賣書的公司。」在妻子的全力支持下,他們到了西雅圖,創立亞馬遜網路書店,當時是一九九四年,網路才初試啼聲,更遑論電子商務。

**創造讓更多人仰賴的網路服務

**
事實證明,在網路上做生意非但可行,而且還大有賺頭。二○○五年,貝索斯在《富比士》(Forbes)雜誌年度財富排行榜上名列第四十一,有四十八億美元的身價。
「我喜歡人們仰賴我,因為這樣我會很有動力,在亞馬遜有數以百萬計的消費者仰賴我們,數以千計的投資者仰賴我們,而我們又是幾千個員工彼此仰賴的團隊,這很有趣。」貝索斯的下一步,就是讓更多人仰賴他。
今年九月,貝索斯在麻省理工學院新興科技研討會(MIT emerging technology conference)上發表關於亞馬遜網路服務的演說。他帶著一貫自信的笑容,侃侃而談亞馬遜推出的新服務,「我們的目標就是,讓其他人更容易建立網路應用服務,降低進入門檻。」
貝索斯表示,以亞馬遜為例,「我們只有三○%的時間與精力花在消費者端的服務,七○%花在網路的基礎建設,現在我們做的事情,就是讓人把更多的時間花在他們的點子上。」
亞馬遜早在二○○二年七月就推出網路服務,當時貝索斯打算讓亞馬遜不只賣書,而是當電子零售業的平台。他推出亞馬遜電子商務服務(Amazon E-commerce Service),讓零售商可以把自己的商品放在亞馬遜商店中,儲存產品價格、顧客評等的資料。該服務是免費的,亞馬遜網路書店從此蛻變成亞馬遜百貨公司。後來陸續推出簡單倉儲服務(Simple Storage Service, S3)以及土耳其機器人(Mechanical Turk)。

**出租生意為網路投下震撼彈

**
這一路走來可以看出,貝索斯仍然在窺看著網路的下一步:販售網路服務。從Web 1.0的先驅者開始,入口網站、線上零售,再到大型電子商務平台,接下來呢?就好像Google推出線上試算表與線上文書處理,salesforces.com將企業軟體服務帶到網路版,當人們所有的事情都可以透過網路解決時,平台就益發重要,這就是貝索斯想要做的事情:打造亞馬遜除了網路零售、物流及電子商務平台外,第三大的事業。
為了建造全球第一大的電子商務平台,亞馬遜投入過多資金在軟硬體設備和研發上,雖然亞馬遜的營收不斷成長(年營收超過一百億美元),但是由於硬體和研發的投資,使亞馬遜的獲利能力始終不佳,預估今年的獲利只有去年的一半(估計淨收入為一億八千萬美元,但研發資金已投注四億八千萬美元)。
目前亞馬遜的零售只用了一○%硬體基礎建設,開放閒置部份的確可增加不少收入。然而亞馬遜在八月推出代管服務(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 EC2)之時,股市並未給貝索斯掌聲,股價應聲下滑。
雖然貝索斯所推出的網路服務,建立在他已砸大錢的基礎建設,但相應的顧客群與營收並沒有明顯的成績,這次他會不會賭錯了?不過,我們不得不想起,當年也沒有人看好在網路上賣書,過了幾年,大家依然對網路百貨公司的想法吃驚,這回他的出租生意看來又是一枚震撼彈。
信心滿滿的貝索斯,他心中永遠有著創新的想法,零售網路服務代表了網路商場的下一步。讓我們拭目以待貝索斯的大動作,是否又是一次成功的賭注。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TWNIC歡慶25周年加碼挺新創 ,52168免費域名方案!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打造新創數位競爭力、強化數位資產

每年在台灣約有超過8萬家新設公司商號的誕生,然而根據台灣網路資訊中心(TWNIC)內部統計數據顯示,真正完成網站架設、踏上數位轉型起點的新設立公司卻不到一成。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的新創團隊或微型企業,雖然正式登記成立,卻仍缺乏最基本的「數位門牌」,也就是企業的專屬域名名稱。

TWNIC 執行長余若凡指出,這看似是台灣新創團隊在數位轉型上的一個缺口,實際上卻是關鍵成長與強化自身數位資產的關鍵。「域名其實是數位轉型的起點,如果沒有自己的域名,基本上就還沒真正開始。」她強調,數位轉型已經不只是上雲端或導入 IT 設備,更進一步的是「建立數位信任」;但眼下許多新創連第一步都還沒跨出。

三大現實痛點突顯,域名是新創跨出數位轉型第一步的關鍵

余若凡觀察,許多新創公司之所以未能及早佈局域名與數位資產,主要來自三個現實因素。首先是資金有限。對於初創立的新創團隊來說,創業初期事務繁雜、資金有限,許多團隊會優先把錢投入營運,對域名或網站架設常抱持「之後再說」的心態。其次,則是缺乏整體數位策略的構想。余若凡表示,許多新設企業或新創團隊少有在成立之初就規劃品牌的數位溝通路徑,更遑論導入數位品牌策略。

最後是對「數位信任」的認知不足。余若凡提到,許多企業直到品牌被仿冒、消費者受詐騙波及時,才意識到域名的重要性。「你等到有名氣後再來搶域名就太晚了。」她特別提醒。一旦品牌名稱被他人搶先註冊,甚至被詐騙集團利用,損失往往難以挽回。

而看在余若凡的眼裏,域名對於新創企業其實有三重意義。第一,它是企業的「數位門牌」。清楚、好記的域名能讓消費者快速找到企業,也代表著品牌在網路上的官方身分。第二,它是品牌行銷的起點。她指出,你必須要有自己的家,然後再去連結各種社群平台與通路。擁有域名,可以將社群經營、搜尋流量與品牌曝光整合在一起,累積成企業的長期數位資產。第三,它也是防禦性的工具。許多企業認為「不架網站就不需要域名」,但實際上,單純註冊域名就能防止他人搶註或利用相似網址詐騙,成本只要幾百元,卻能省下未來更多麻煩。

台灣網路資訊中心 余若凡執行長
圖/ 數位時代

從「免費申請」到「快速架站」,52168為新創打造快速數位起步

為協助更多新創企業補上這一塊關鍵拼圖,TWNIC 為歡慶25周年,今年特別規劃「52168 Go! 免費域名註冊方案」,更首度針對自112年起的新設公司與商號,加碼免費提供含「com.tw 或 .tw」及「.台灣」等兩筆域名的註冊。這不僅讓新設公司能以0元自選擁有自己的域名,及低成本建置國際品牌識別,中文域名更能讓以在地化為優先的新設公司、新創團隊或是擁有創意諧音名稱的店家,直接使用最具代表性的中文作為數位門牌。

「我們希望透過免費的方式,讓企業更容易跨出第一步,養成擁有自己數位門牌的習慣,無論是用來建品牌、做轉址,或先作為防禦性註冊,都可以開始累積數位資產。」余若凡表示。今年TWNIC方案不僅延長了申請對象的年限,也在免費之餘特別簡化申請流程,讓新創團隊輕鬆完成。余若凡說,企業只要備妥公司或商號設立證明,線上填寫資料、選好想要的域名並上傳文件,最快一個工作天內即可生效。

「我們希望讓這件事情的流程簡化到創業家們用幾分鐘就能完成申請,」余若凡笑說。不僅如此,TWNIC 也希望讓這項服務的效益極大化,不只是積極推動域名的申請,更同步規劃了後續的配套措施。申請完成後,企業可以透過「轉址教學」將域名直接連結至現有的社群媒體等平台,不需額外調整營運模式,就能立即擁有屬於自己的專屬門牌;同時,TWNIC也提供大型雲服務供應商的免費空間作為範例,提供清楚的「架站」教學,協助企業快速打造基本網站。這樣的設計,讓資源有限的新創企業不僅能輕鬆取得域名,還能在最短時間內建立屬於自己的數位家園,為品牌發展打下穩固基礎。

從「數位門牌」出發,為新創奠下品牌與信任的起跑線

對於許多初創企業而言,品牌的第一張名片,可能不是實體名片,而是域名名稱。余若凡強調,數位轉型的時代已經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非做不可」的基本條件。

「我們希望 52168 能成為新創的堅強後盾,從最簡單、最基本的地方,幫助他們在數位化的道路上打好地基。當企業開始累積數位資產,品牌信任也會逐步建立,整體產業生態才能變得更安全、更有韌性。」余若凡說。透過52168方案,TWNIC 不僅提供免費資源,更試圖翻轉企業對「數位門牌」的認知。對於正處於創業起跑線上的新創來說,這或許是一個最簡單,也最值得立即行動的關鍵步驟。

請上「52168 Go! 新設立公司/商號免費域名註冊」活動網站 https://52168.tw/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