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無疑是今年最熱門話題,而在電子商務的應用上,如何早先一步精準猜到消費者的需求和下一步,讓消費者和「購買」之間的距離更短,似乎是最直接和普遍的應用之一。不過電商業者PChome卻不這麼看。PChome營運長蔡凱文表示,「我們知道消費者的消費行為,但我不去猜消費者要什麼。」
有消費者資料,但不去猜消費者要什麼
其實目前PChome在後端的倉儲撿貨上,已經有很多人工智能的相關應用,但在前端購物平台的部分,「有在想,但沒有做。」蔡凱文表示,內部有過一些討論和嘗試,不過還沒有正式應用。所以目前在PChome的購物平台上,大致上還是只會在購物時出現「別人可能也買什麼」,或是「相關周邊商品」這樣比較基本的推薦訊息。
蔡凱文不否認,他們也曾考慮過是否要根據消費者習慣資料,主動提醒購物,或是在物流下單做一些更智能化的設計等等,「但我不喜歡Profile我的使用者。」蔡凱文希望在購物這件事情上,應該是消費者主動,而非平台主動。此外,他們認為精準推薦,其實可能會打造出一種同溫層,反而降低消費者採購其他商品的可能性。
360度包圍,讓消費者跑不掉
再者,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來看,他相信多數消費者應該也不喜歡有被系統追蹤、鎖定的感覺,因此他強調,「我們知道你的消費行為,但我們不去看你個人。」反過來,相對於早一步精準猜測出消費者要什麼,PChome則是透過提出一萬種、兩萬種商品促銷活動,在不利用消費者個人資料的狀況下,讓消費者買更多。「我把你的生活360度都做完了,你也跑不掉,所以我不用猜。」他說。
也因此,就PChome的策略來看,重點是要用盡可能多樣的商品種類去滿足消費者的全方位需求,而在達成這個目標的背後,則是要仰賴足夠大的倉儲空間,才能在發動行銷活動時,以最快速度滿足最大的消費者需求。這也就是為什麼蔡凱文會說,「發展物流倉儲是PChome現在最重要的優先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