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Amazon Go?Panasonic攜手日本超商推出自動結帳、包裝的收銀機
挑戰Amazon Go?Panasonic攜手日本超商推出自動結帳、包裝的收銀機
2016.12.13 | 產業創新

還記得前兩天亞馬遜推出的Amazon Go無人便利店嗎?

現在,想做這件事的人似乎不僅有亞馬遜,日本的松下也在做類似的事情哦。

據華爾街日報報導,松下電器(Panasonic Coro)將推出能夠自動掃描和包裝商品的便利店收銀機,跟亞馬遜一起(Amazon.com Inc.)推動零售產業的自動化。

週一,松下電器在大阪展示了這套收銀系統,裡面有一個特別的購物籃,它可以檢測到籃子中有什麼商品,並計算它們的價格。客人將購物籃放在一個狹槽中,購物籃底部會自動滑出,然後商品跌落到下邊的塑料袋裡面,客人就可以直接取走。消費者可以用現金或銀行卡支付。

科技帶來零售業的變革

「該系統可能給整個零售業帶來變革。」與松下合作該的連鎖便利店集團日本羅森株式會社(Lawson Inc.)營運長 Sadanobu Takemasu表示,「我們目前都面臨勞動力短缺的問題。

不過你肯定很好奇,這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很簡單,只需要在商品上貼上電子標籤就OK了(跟我們大學的食堂差不多,也是自動算錢的,秘訣就在裝飯的碟子上)。

此前,36氪曾報導,日本曾與舉行專家會議,研究在便利店引入「電子標籤」功能,並希望趕在2020年東京奧運之前投入使用,實現電子化「無人便利店」的計劃。

首家採用「電子標籤」的,就是上述日本三大便利店商之一的羅森(Lawson)。除了各便利店企業之外,隨後推廣至超市等,NEC和大日本印刷等收款機和標籤企業也將參加。

電子標籤可以實現「無人便利店」計劃之外,還能通過無線方式遠程讀取、存取大量訊息,方便管理庫存,也能在商品接近保鮮期時自動發出通知。

沃爾瑪早在2004年就提出採用這一技術,要求其前100家供應商,在2005年1月前向其配送中心發送貨盤和包裝箱時使用無線射頻識別(RFID)技術,2006年1月前在單件商品中投入使用。

松下正在Lawson大阪總部附近的一家Lawson便利店裡面使用這套系統。不過,目前,在把商品放入籃子之前,客人還需要自己手動掃描商品,但松下表示,明年二月,這套系統完全投入運營,因為那時候所有商品上都會有電子標籤。兩家公司計劃未來兩年在更多羅森門店配置自動結算機。

黑科技的成本有待下降

亞馬遜公司上週發布了一段視頻,介紹了利用人工智慧運作的「無人便利店」Amazon Go計劃。

在一家約167平方公尺的商店裡面,完全沒有櫃檯和收銀機,顧客只需在手機上打開Amazon Go App的QR Code,在進店的時候掃一下,然後就可以開始買買買,你在貨架上拿了商品之後,系統就會自動將它加入你的電子購物車,不想要了也沒關係,只要放回貨架就可以。走的時候,系統會自動列出您的購物清單,然後支付。這個計劃用了圖像識別、深度學習演算法以及傳感器融合技術,亞馬遜稱之為「JUST WALK OUT」(詳細技術請看此文)。

延伸閱讀:亞馬遜開超市「Amazon Go」,買東西「拿了就走」、不需排隊結帳!

松下推出能自動掃描和裝貨的收銀機,無人便利店真的要來了嗎?

看到那麼酷炫的黑科技就能想像到背後要花多少錢了吧?

因此,有36氪特邀作者認為,亞馬遜這個主要是噱頭,沒什麼使用價值,因為根本沒多少人用得起。相反,在行動支付更為普及的中國,阿里和京東等電商採用各種方法幫助商家觸網,將線上線下融合成一體,在應用方面做得更好。

即便是日本這個沒那麼酷炫的技術,也得花不少錢,36氪9月報導顯示,1枚電子標籤的成本達到10-20日元,日本經產省希望透過大規模使用,到2030年之前將成本降低90%。

對就業機會的影響

不過,松下電器和Lawson的高階主管說,他們不想徹底取消門店員工。Lawson認為,自己的便利店還是一個公共空間,鄰居之間、消費者和店員之間,都可以在這個交流。此外,他們認為亞馬遜的全自動系統可能在日本這樣的國家還不是特別受歡迎,因為很多人還是習慣使用現金。所以他們需要為不太喜歡全自動化系統的客人找解決方案。

確實有一些客人體驗後表示不太喜歡這個新方法,但在勞動力短缺的日本,這似乎是個不可避免的趨勢。而在美國,則因為新技術的發展,分析預計,僱傭售貨員的成長率將遠低於平均成長率。

延伸閱讀:Amazon GO帶來的壞消息與好消息
Amazon Go超市沒有店員,被自動化取代的基層員工該何去何從?

美國國家勞動局的數據預測,從2014年到2024年,美國收銀員崗位僅成長2%,零售從業者崗位則成長5%,所有產業平均崗位則成長7%。

一份職業預測報告指出,雖然美國零售市場在未來十年呈增長趨勢,但其中僱傭收銀員數量的成長率則可能放緩,因為大量自助服務的發展。

本文授權轉載自:36 氪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