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八年成立的創見科技,歷經十八年的努力之後已名列全球前五大記憶體品牌,今年四月開始創見更從荷蘭調派了一位法國籍的員工彭瑪莉(Marielle Bonne),擔任海外行銷的工作,為創見未來國際市場上開疆拓土展開全新的布局。
創見積極在全球市場布局,從一九九二年在德國漢堡成立子公司開始,一九九六年在荷蘭鹿特丹、一九九七年在日本東京、二○○○年在香港及中國北京等地成立子公司及行銷據點、二○○一年在中國上海也設立行新的銷據點,產品行銷一百餘國,並與各地的經銷夥伴建立綿密的行銷網。彭瑪利於二○○二年時加入了創見在荷蘭的子公司,是創見全球第三個子公司。
**跨國經營需多元文化資歷
**創見台灣總部在挑選行銷經理時,首重的條件就是多元文化的資歷,彭瑪利這四年在荷蘭子公司擔任品牌及行銷相關工作,涵蓋的國家區域包括大部份的西歐國家,因此對於跨國文化的溝通及認識都比較深,創見在西歐市場的品牌知名度及形象也都很好。
彭瑪利在荷蘭最引為傲的表現是,在二○○二年時領先其他分公司推出「電子報」,包括總部也還沒有這個機制。這份電子報最主要的目的在做直效行銷,做為與客戶溝通的重要工具。而電子報的語言版本受到西歐地區國家及語言種類眾多,因此也一口氣推出了九種語言版本。當然這個行銷策略讓彭瑪利開始展現行銷的專長。
董事長束崇萬更稱讚彭瑪利「聰明」,其嚴謹與前瞻的行銷操作深得其賞識。當時西歐市場的營收已經占創見整體的二五%至三○%,市場表現亮麗。在個人意願方面,彭瑪利對操作國際品牌興趣濃厚,同時也想多方面體驗不同文化,對於有機會到台灣擔任海外行銷經理一職,也表現了高度的熱忱。目前來台灣還不到半年,彭瑪利已積極學習中文,進一步了解台灣的市場。
**設直營店直接面對消費者
**
創見早期產品線比較單純,以記憶體模組為主,後來隨著產品線的擴充,跨入了消費性市場的領域。在整個消費類產品比重提高到六○%時,對於零售市場在企業品牌、產品行銷等層面的議題就會更關心,受到影響的層面也會更大,彭瑪利認為,「到總部是最好的機會,可以更了解企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決定,真正了解企業與品牌的核心價值。」
產品行銷處的成立,跟創見在經營品牌有重大的關聯性,彭瑪利指出,一旦接近消費性品牌的定位,面對的是眾多的消費大眾,客戶的反應很多,要直接了解客戶的想法、提供最快的售後服務,讓消費者體驗產品,是無法透過與經銷商的合作來達成,因此直營店的設立,也成為面對客戶最佳的窗口。目前創見在全台就擁有六家直營店,這也是直效行銷最具體的方式之一。
除了對市場、對消費者的品牌價格經營、產品形象建立外,彭瑪利很重要的一個工作也是分公司之間的品牌價值溝通。彭瑪利在創見內部就經常提出文化的差異常是品牌價值溝通中重要的觀念,進一步落實在全球品牌塑造及行銷上。
舉例來說,亞洲市場喜歡多元色彩,但是歐洲喜歡冷色調顏色,一旦在歐洲市場用彩色包裝行銷,恐怕市場反應會很差。台灣品牌之父宏碁董事長施振榮就曾經表示:「文化及社會的差異也是阻礙國際間品牌聲譽滲透的另一項因素,特別是當品牌代表著特殊的社會意義時。」
**國際市場注重共通語言
**
經營國際市場時,國際共通的語言非常重要。舉例來說,多年前,日本的柯尼卡(Konica)軟片開始在國際市場擴張時,原有的品牌(櫻花)所蘊含的強烈日本味,在許多國家的市場無法被接受,因此最後放棄了櫻花軟片的品牌,以全新的柯尼卡商標進入國際市場。彭瑪利正被賦予這樣整合品牌及行銷的重責大任。
目前位於台灣總部的品牌行銷處也負責全球的廣告設計文案,要能做對、做好各地區市場的文案,就要了解各地區域的文化差異、風土民情,因應不同的需求來做調整。
這也是彭瑪麗目前最大的挑戰。像代理商的關係方面,從過去的活動參與到現在的品牌操作已經不同,與代理商最重要的工作互動是「品牌一致性」的維持工作,必須看緊代理商是否依照創見的策略及規定來做,才能維持品牌的一致形象,進一步提升價值。
創見一路走來近二十年,從單純的產品線到多樣的消費性產品,不斷地累積品牌知名度及價值,將藉由品牌行銷處的成立真正深耕品牌,彭瑪利則藉由品牌及行銷的操作專長,持續為創見擦亮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