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社群行銷戰:2016年五大產業十大品牌
網路社群行銷戰:2016年五大產業十大品牌

同溫層數據透過以Facebook為主的網路社群資料,觀測2016年下半年(7.1~12.31)五大產業-汽車、航空、電信、手機與美妝。以四種網路社群行為:按讚、留言、貼文與分享(以下簡稱「討論」), 觀測台灣18歲以上網友所關注的十大品牌,由每月討論人數超過8萬人次的香奈兒(Chanel)奪下第一名,其次為三星(Samsung)、BMW、蘋果iPhone與賓士(Mercedes-Benz)。

但進一步分析網友討論熱度(積極網路社群行為:留言、貼文與分享), 迪奧(Dior)的美妝產品,除了既有的品牌忠誠度外,還能讓網友更進一步深度互動,成為「發燒品牌」第一名,第二、三名分別為台灣大哥大與蘋果iPhone。

當台灣民眾使用智慧型手機,花費80%的時間逗留於臉書等社群媒體,同時網路社群已成最主要的新聞、影音、行銷、媒體及機構的入口,網路社群行銷無疑成為各大產業與品牌的競逐之地。

而如何透過不同性別、年齡層與網路社群使用者的行為分析,以海量資料觀測品牌關聯度、客戶忠誠度與競爭對手策略,在茫茫網海中,精準投放數位廣告、評估行銷與通路效益,大數據商業運用已成為網路社群時代的市場調查。

五大產業十大品牌

平均每月網友在網路社群平台討論五大產業-汽車、航空、電信、手機與美妝的聲量高達365萬多筆,2016年下半年的總聲量合計為2192萬餘筆,1663萬人次的網友關注,平均每人在網路社群討論1.3筆五大產業相關的話題。

而從討論人次來看,每月平均討論五大產業的網友超過277萬人,下半年的總人次合計則為1663萬多人,即台灣年滿18歲以上,超過1639萬用戶的網路社群使用者,在2016下半年中皆可能接觸過五大產業話題,顯示五大產業均視網路社群為其重要的行銷管道。

從每月討論人數統計網路社群聲量的十大品牌,由每月討論人數超過8萬人次的香奈兒(Chanel)奪下第一名,其次為三星(Samsung)、BMW、蘋果iPhone與賓士(Mercedes-Benz。

但進一步分析網友討論熱度(積極網路社群討論行為:留言、貼文與分享),精品或汽車等國際品牌鋪天蓋地的灑下數位廣告,僅能達到網友淺嚐即止的「按讚」,迪奧(Dior)的美妝產品,除了既有的品牌忠誠度外,還能讓網友有更進一步的留言、分享,甚至主動貼文等深度互動,成為網友發燒品牌第一名。

相對於汽車業在網路社群投放大量廣告,而形成龐大的總討論數,但相對薄弱的「按讚」,網友對手機款式與功能選擇,都呈現較高的專業需求,因此電信與手機業的討論熱度特別高,發燒品牌第二、三名分別為台灣大哥大與蘋果iPhone。

2016-1.JPG
圖/ 同溫層數據
2016-2.JPG
圖/ 同溫層數據

而以討論人數排名的十大品牌中,電信產業占了三名,分別是中華電信(第七名)、遠傳(第八名)、台灣大哥大(第九名);手機占了二名:三星(第二名)及蘋果iPhone(第四名)。

從消費者行為的角度來看,汽車、手機和美妝均屬於高討論度的產品,消費者會主動搜索資訊或與他人討論產品,對品牌或產品的印象也會受他人的評價影響,因此網路社交媒體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汽車業:德國三大汽車品牌名列前茅,日系車CP值高居中,LEXUS產品定位不清晰

在汽車業的網路社群討論中,18至24歲的男性人均討論數最高,但討論熱度遠不及25至44歲男性。這顯示前者仍處於低收入階段,無法負擔購車費用,但已對汽車產業有一定的概念或興趣,甚至萌生購車需求。

2016-3.JPG
圖/ 同溫層數據

台灣的汽車市場以德國、日本汽車為主。德國三大汽車品牌關注度名列前三;而日系車討論量維持在中等水平,屬於產品性能價格比(即CP值)較高的實用性品牌。

LEXUS在討論聲量上表現不佳,推估部分原因是近年來其產品CP值不如其他日系車,在性能及設計上又稍遜於BMW、AUDI、賓士等德國高端轎車品牌,存在產品定位不清晰的問題。

2016-4.JPG
圖/ 同溫層數據

航空業:年輕OL的比價行為主導網路社群討論

在航空業的網路社群討論中,女性關注度明顯高於男性,而且25至34歲女性討論熱度尤其突出。推估一方面年輕職業女性更加注重飛行體驗,另一方面其活躍的比價行為也會推動討論熱度。

2016-5.JPG
圖/ 同溫層數據

調查2016年下半年三家主要中華民國國籍民用航空公司-長榮、中華與復興航空(2016年11月22日復興航空終止營運),滿意度普遍偏低。此與行業的特殊性,包括:高消費、耗時性、低舒適性、自由受限有關。另外,近年來台灣航空業的勞資糾紛以及重大安全事故等問題,均形成負面影響。

長榮航空討儘管有梅姬颱風的「硬飛」爭議,但在網路社群仍有正面評價,因是其良好飛安記錄、優質服務、企業管理完善與行銷推廣績效的影響。另外,中華航空的罷工與復航停飛事件,都是造成其滿意度下降的原因。

2016-6.JPG
圖/ 同溫層數據

電信、手機業

台灣大哥大品牌黏著度強、年長者愛用中華電信;中華電信與遠傳用戶跳槽至台灣之星的品牌轉換率高;華為手機迅速崛起,熟女青睞;ASUS手機主打鏡頭與自拍功能,搶進年輕女性市場。

25至34歲女性是最大、也最熱烈討論電信與手機主題的網路族群,顯示女性相對於男性,在選擇費率或新機時更願意尋求網路意見。

2016-7.JPG
圖/ 同溫層數據

從品牌趨勢觀察,中華電信因有先進者優勢,在年長族群享有優勢,台灣之星則受35至54歲中產階級上班族喜愛。

台哥大與遠傳兩者的客層高度重疊,主力客群皆在18至34歲的年輕族群,屬於直接競爭對手,但台哥大略勝一籌,其討論熱度比最高,顯示較強的品牌黏著度,而不易轉換至其他業者。

至於亞太電信,在網路討論數、人次及品牌轉換率皆偏低,顯示在2016年12月推出的999通話/網路吃到飽方案前,亞太於2016年下半年在網路上的廣宣效力較其他四家薄弱;同時也隱含亞太用戶數中有許多可能是無效用戶(idle accounts,綁約加送門號),造成ARPU值(Average Revenue Per User,指營運商從每個用戶得到的利潤)偏低。

2016-8.JPG
圖/ 同溫層數據

而在電信品牌「三三PK賽」顯示,除了前三大電信業者(中華電信、遠傳、台哥大)間互有強轉換率外,台灣之星與中華電信及遠傳的互補性較高,轉至台灣之星的轉換率分別為0.333及0.319,應是新興電信業者可以搶攻的市場。

2016-9.JPG
圖/ 同溫層數據

至於手機品牌的討論人數,以三星獨占鰲頭,原因在於其手機爆炸事件,造成人均討論數暴衝的高聲量現象,也直接影響其品牌滿意度委靡不振。

Google的手機品牌Pixel,因母公司Google/Android的溢出品牌效應,為觀測的手機品牌中討論熱度最高,顯示有一定數量之黏著粉絲。

中國品牌華為手機的網路聲量,僅次於傳統印象中的手機大廠,也反映出華為迅速崛起的狼軍氣勢,且其深受熟女的青睞。至於台灣品牌的ASUS 手機,主打鏡頭及自拍功能,受到18至34歲年輕女性的激賞。

2016-10.JPG
圖/ 同溫層數據

美妝品:Dior深耕熟女品牌忠誠度、精品品牌美妝搶佔網路聲量

美妝品牌的網路聲量以18至34歲女性為主力,該年齡段女性主要為大學生和職業女性,注重打扮和個人形象。另外,此族群的女性的經濟收入,足以負擔專櫃美妝品的消費,而不侷限於開架品牌。

而在下半年度,各大品牌皆相繼推出聖誕限量版彩妝。YSL、Dior、Chanel等精品品牌的聖誕限量版彩妝,都會引起更大的討論熱度。

進榜的美妝品牌,皆結合社群媒體與其他討論美妝保養的粉絲專頁,以活潑的粉絲活動、影片、貼文,維持網路社群討論熱度。

35至54歲女性對Dior的討論熱度高於其他品牌,顯示熟女對Dior的品牌忠誠度。原因包括,而此年齡層的女性經濟能力強,足以負擔專櫃產品,同時與Dior華麗高雅的品牌形象契合。

2016-11.JPG
圖/ 同溫層數據

本文圖表經同溫層數據修改,在2017年3月22日17:22全面更新。

本文授權轉載自:同溫層數據

關鍵字: #社群行銷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當AI碰上顧客行為與會員數據,將如何為品牌打造變現曲線?

根據HAPPY GO旗下市調顧問品牌GO SURVEY於今(2025)年6月發表的最新消費者白皮書,超過8成消費者表示近兩個月的變動已動搖消費信心,超過3成6消費者認為經濟變局將持續影響半年至一年,面對經濟不安感,近4成消費者將緊縮日常非必要開支,面對這一波消費行為改變與流動,唯有以數據洞察顧客價值觀與真實需求,方能掌握消費決勝關鍵。

用數據洞察掌握消費流動,HAPPY GO助品牌掌握成長曲線

在全球景氣的陰影籠罩下,消費者購物行為正悄悄改變。HAPPY GO品牌創新事業部總監劉艾薇表示,當前的消費者不僅重視商品的價格與價值,行為也越來越碎片化,會同時在線上、線下、電商、團購、甚至是網紅等多元通路了解與購買商品。「在這樣的狀況下,品牌主與行銷人員若仍以單一通路的角度去理解消費者,數據洞察的深度有限,唯有以『消費者』為核心,進行消費行為的全面理解,才能看見真正的需求與動機。」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而這也是AI賦能的「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一推出就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的原因:它不僅能結合顧客關係管理(CRM)與會員特徵分析以精準描繪顧客輪廓,還能透過行動洞察幫助品牌生成最貼近顧客需求的文案,進行進階個人化行銷方案。

劉艾薇更解釋,對於尚未導入CRM的品牌主,「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有助於其快速勾勒顧客樣貌與需求,而對已經擁有CRM與顧客資料平台(CDP)的品牌主與行銷人員,它則提供另一種價值。「品牌擁有的交易數據是確實發生的,但是,會員資料多是由顧客自行填寫,真實性與即時性難以確認,我們的服務有助於品牌彌平缺口,更精準地檢視顧客真實狀態、更新與分析特徵、擴充顧客維度,以及持續追蹤(人群)動態指標,『固客』與『獲客』同時並進。」

影響消費行為的不僅僅是市場環境,HAPPY GO共感行銷事業群總監江盈美提醒,隨著顧客所處的人生階段不同,其所在意的議題與需求的商品服務也會隨之改變。舉例來說,當消費者愈來愈重視自我價值,對於能強調個人體驗的課程或服務,自然會有更高的關注與購買意願。「品牌主若能抓住這些價值觀的轉變,並將商品背後的故事與消費者重視的事物連結,就能大幅提升顧客的好感度與採購意願,創造品牌成長曲線。」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化身品牌獲客與創收的關鍵武器

根據統計,HAPPY GO累積實名制會員人數已突破1,100萬名,全台每2人即有1人是HAPPY GO會員,會員資料種類豐富且多元,含括消費數據、行為數據與態度數據,如每年超過50億點數消費軌跡,在零售、電信、金融、交通、電商等通路的消費行為軌跡,以及會員態度與消費偏好等數據,讓品牌與行銷人員可以深入且多維角度了解消費者樣貌。

劉艾薇認為:「在快速變化的消費市場,透過AI與數據結合的CRM⁺AI平台,以顧客洞察找到關鍵連結,提升顧客體驗與轉換效益創造品牌價值。」舉例來說,只要透過隱碼技術比對雙方會員資料庫,品牌即可在「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的儀表板上,清楚掌握顧客的真實輪廓與生活樣態,還可進一步以會員分級或分群的方式進行分析,如新客、既有客、流失客與沉睡客的生活軌跡、購物特徵與偏好等,藉此生成可觸動其心的廣告文案、優化媒體投放策略,並且以精準設計的贈品與之互動。

以某知名美容保健品牌為例,透過「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不僅今(2025)年上半的新客成長率高達74%,既有客的回購率也提升15%;另一家健康居家品牌則透過產品OMO導客擴大潛力新客挖掘,並在甫結束的父親節檔期營收貢獻達到三成,後續將持續深化新客經營以發揮行銷綜效。

鼎鼎行銷
圖/ 數位時代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品牌應加速與加深對顧客的細膩理解,並透過有溫度的連結與互動,才能超越當下創造新商機。」江盈美認為,消費旅程才是致勝關鍵,品牌以「HAPPY GO CRM⁺ AI會員經營新服務」掌握消費者輪廓與所處的消費旅程階段後,可以透過API串聯、點數兌換等多元互動模式,即時追蹤需求、強化體驗,達到消費者、品牌與生態圈的共贏。

展望未來,HAPPY GO除因應市場潮流持續深化會員輪廓與樣貌,如因應寵物經濟崛起了解會員在這個領域的需求與偏好,還會因應會員需求擴展點數經濟生態圈,以及提供可成為品牌變現引擎的關鍵解方,極大化行銷成效與價值。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