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美國總統大選期間網路上充斥著假新聞、假消息,美國總統川普也總愛把「Fake News」掛在嘴邊,因此Google在去年推出了「事實查核(fact check)」標籤,會在Google News新聞旁標註消息的真假,一開始只有在英國及美國推行,從今天開始將在全球開放這項功能。
打擊假新聞,將事實查核擴大全球用戶
今天開始,Google將事實查核計畫擴大,除了先前的Google News,現在加入事實查核網站PolitiFact、Snope的查核結果,出現在Google搜尋頁面下方,會以「事實」、「錯誤」、「模糊」等用語表示出消息的正確性。
在Google News中經過事實查核的文章會出現「事實查核」標籤,Google 會附上消息來源,以及經過事實查核後消息是正確還是錯誤;由不同事實查核組織判斷的結果可能會有些許出入甚至模糊,Google表示會盡量呈現出不同的意見給用戶,在聲明中指出「即便是不同的結果也會顯示出來,我們認為,讓用戶了解不同意見彼此的共識程度,以及讓用戶有清楚的資訊是相當有用的。」「我們讓事實查核在搜尋結果中越來越清楚,可以讓用戶更容易評估資訊的正確與否。」
事實查核不會改變搜尋結果排序?
跟Facebook事實查核不同的是,Google不會只讓特定的事實查核機構加入,希望透過共多不同機構的加入讓資訊更為豐富,但Google表示,要加入事實查核的機構必須遵守Google的指引規範。
外媒《TechCrunch》評論,Google雖然在搜尋頁面加入事實查核,但並沒有改變搜尋結果的排序,並指出最終可能還是由演算法決定事實查核的來源是否可以被信任,因此認為這項功能對於打擊假新聞的效果有限。
資料來源:TechCrunch、The Verge、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