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普「關稅大戰」的威力尚未展開前,全球四大「純晶圓代工廠」的經營績效值得我們追蹤,並且預估之後的表現。
全球四大純晶圓代工廠為 台積電、中芯國際、聯電及格羅方德 (GlobalFoundries) ,因為三星電子不是純晶圓代工廠,因此沒將之列入。
從營收來看,台積電遙遙領先其他三家代工廠,不在同一等級。
台積電2024營收:900.8億美元
2024年台積電營收為900.8億美元,較2023年的693億美元,成長30%;稅前淨利達432.57億美元,較2023年的301.28億美元,成長43.6%。
無怪乎川普之前大呼「它們」(指台積電)很有錢,執意要台積電在美國增加投資興建更多的先進製程晶圓廠。
中芯國際2024營收:80.3億美元
中芯國際2024年營業額達80.3億美元,較2023年的63.22億美元,成長27%,表現不錯,不過營收數字與台積電差一個數量級。
中芯2024年淨利為4.93億美元,較2023年的9.03億美元衰退45.4%。
中芯在營業額顯著成長下,獲利卻大幅衰退,一般推測可能是以7奈米先進製程支援華為的手機晶片、AI晶片,因良率不佳拖累中芯獲利。
聯電國際2024營收:71.47億美元
聯電2024年營業額達71.47億美元,較2023年的68.47億美元,成長4.4%,營收表現不佳。
聯電2024年稅後淨利為14.53億美元,較2023年的18.77億美元衰退22.6%。營收雖然成長,但是獲利衰退可能是新建的產能,在2024年開始攤提折舊。
格羅方德2024營收:67.5億美元
格羅方德2024年營業額達67.5億美元,較2023年的73.92億美元,衰退8.7%,營收表現不佳。值得注意的是格羅方德的營業額與聯電相差不多。
格羅方德2024年稅後淨利為8.7億美元,較2023年的12.51億美元衰退30.5%。
由此可見, 二線廠(中芯、聯電、格羅方德)在2024年營收、獲利、成長等表現,與台積電比較,不僅數量差一個數量級,而且成長不佳,與台積電氣勢如虹的表現不可同日而語。
不怕關稅重拳!台積電一騎絕塵
今年第一季在困擾全球的「川普對等關稅」尚未發威下,台積電仍領袖群倫,一騎絕塵。
台積電2025Q1:營收255.3億美元
台積電2025年第一季營收達255.3億美元,較2024年第四季的268.8億美元,微幅衰退5%,主要的原因是季節性的營收慣性。與2024年第一季188.7億美元相較,則大幅成長35.3%。
台積電今年第一季獲利達109.96億美元,較2024年第4季的116億美元衰退5.2%,較2024年第一季的71.8億美元大幅成長53.1%。如以新台幣計,則淨利季成長為-3.5%,年成長為60.3%。
中芯2025Q1:營收22.47億美元
中芯今年第一季營收達22.47億美元,較2024年第四季的22.07億美元,微幅成長1.8%,較2024年第一季的17.5億美元成長28.4%,表現良好。
中芯今年第一季淨利達1.88億美元,較2024年第4季的1.08億美元,成長74.1%,較2024年第一季的0.72億美元成長161.1%。
中芯獲利能夠大幅成長,主要是基期低,另一方面可能是因7奈米先進製程良率顯著提升,之前「虧本」支援華為等中國廠商的高階製程,利潤已經有大幅的改善。
聯電2025Q1:營收17.8億美元
聯電今年第一季營收達17.8億美元,較2024年第4季的18.42億美元,衰退3.4%,較2024年第一季的17.1億美元成長4.1%。
聯電今年第一季淨利達2.39億美元,較2024年第4季的2.61億美元,衰退8.4%,較2024年第一季的3.22億美元衰退25.8%。主要原因為消費電子、通訊及個人電腦市場沒有顯著成長,加上新建產能加入,導致產能利用率不佳,且加入折舊,使獲利衰退。
格羅方德2025Q1:營收15.9億美元
格羅方德今年第一季營收達15.9億美元,較2024年第4季的18.3億美元,衰退13.1%,較2024年第一季的15.49億美元成長2.6%。
格羅方德今年第一季淨利達1.89億美元,較2024年第4季的2.56億美元,衰退26.2%,較2024年第一季的1.74億美元成長8.6%。
總結:中芯靠本土市場崛起,聯電可靠特殊製程避流血競爭
第一季是晶圓代工廠季節性營收的低點,台積電、聯電及格羅方德的營業額,皆較上一季小幅衰退(格羅方德衰退幅度較大)。
中芯今年第一季的表現則十分搶眼,營收、獲利雙雙較2024年第4季成長,令人刮目相看。
中芯主要的營收來自中國客戶,今年第一季中國客戶營收占比高達84.3%,美國客戶為12.6%,歐洲亞洲客戶僅3.1%。由此可見中芯依賴中國市場之深。
聯電今年第一季的營業額較中芯低,所幸獲利仍較中芯高。聯電將來在成熟製程的發展,可能會朝特殊應用製程,以差別化的技術避開中國晶圓代工廠的競爭。
責任編輯:李先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