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隨時切換的超級信用卡!台灣新創Slekt克服技術困難,要讓人人都是「卡神」
可隨時切換的超級信用卡!台灣新創Slekt克服技術困難,要讓人人都是「卡神」

科技的進展,讓支付的「形式」多了許多不同的想像,除了行動支付,「多卡合一」的概念也成為熱門的發展項目。雖然四月份才傳出主打「20卡合一」的矽谷新創Plastc宣布倒閉,但來自台灣同樣集「眾卡之力」的Slekt,已經突破技術上的種種困難,要在近期正式推出。

國人平均有四張信用卡,提供用「一張卡」交易的解決方案

除了現金以外,國人最普及的付款方式信用卡,目前約有四千萬張在市面上流通;根據統計,每個台灣人平均擁有四張信用卡,還包括了會員卡、儲值卡等其他種類的實體卡片,Slekt 想提供的,就是整合皮夾中多到爆炸的卡片解決方案,讓你用「一張卡」就能簡單俐落的出門。

Slekt的執行長歐仕邁在「2017未來商務展」中提到,現在很熱門的Apple Pay或是其他行動支付工具,因為受限硬體及支援通路,並不是隨時可以在每個地方使用,「這些目前只能算是比較好玩的支付方式。」歐仕邁說。因為不受設備的限制,可以跟不論是Apple Pay或是將來的Samsung Pay做出差異,市場做出區隔,因此不怕競爭。

目前信用卡有磁條、晶片等種類,Slekt 並不是第一家提出多卡合一解決方案的公司,歐仕邁認為,產品的優勢就在於支援所有類型的信用卡,也就是掌握了能夠涵蓋所有商家設備的優勢;許多人都會擔心,將這麼多含有個人機密資訊的信用卡都整合在同一個裝置上,會不會有安全性的問題,歐仕邁說,Slekt跟Apple Pay一樣都是使用一次性代碼資料,因此比起一般傳統信用卡提升更多安全性。

SLEKT電子錢包
SLEKT電子錢包
圖/ 賀大新攝影

統合商家資訊,讓「人人都可以是卡神」

如果你有不止一張信用卡,在生活經驗中,一定遇過不知道要用哪一張卡片最優惠的困擾,哪一張停車才優惠?哪一張可以現金回饋?逐張查詢實在太浪費時間;Slekt專屬App中有一項「Smart Shopping」功能,透過GPS定位,系統可以搜尋出所在地區附近的商家,接著App就會告訴你使用哪一張信用卡可以累積最多的紅利、優惠,讓「人人都可以是卡神」,就是Smart Shopping想要提供的。

過去有不少矽谷新創都曾推出「多卡合一」產品,包刮最近剛宣告破產的Plastc,歐仕邁談到「美國許多新創公司類似的產品都賣得很好,但幾乎都無法出貨甚至倒閉,最大的原因是因為這種卡片的技術門檻很高,要將這麼多功能通通塞進薄薄一張卡片,還要具備耐熱、耐刮,技術上很難。」突破技術困難的Slekt,也就成為目前全球唯一可以順利使用、出貨的多卡合一產品。

SLEKT電子錢包
SLEKT電子錢包
圖/ 賀大新攝影

與Apple Pay使用同樣技術,符合現行規範

Slekt不需要額外讀卡機,加入卡片方式跟Apple Pay類似,打開App對著信用卡掃描,系統就會自己判定卡號;卡面有一個小小的方框螢幕,可以透過上下箭頭按鈕選擇要使用的卡片,消費時只要拿出Slekt,如同一般信用卡的使用方式就能完成消費。

未來Slekt也不排除跟銀行合作,推出聯名金融卡整合更多消費可能;另外,許多人好奇Slekt這樣形式的支付工具有沒有符合台灣相關法律規範?歐仕邁強調,依照現行金管會規定,在不超過現行法律規範的範圍就不需要另外提出申請,「Slekt使用跟Apple Pay同樣的代碼技術,因此不會有問題。」歐仕邁說。

2017 FUTURE COMMERCE 未來商務展
活動時間:2017.04.27(四)- 2017.04.29(六)
活動地點:圓山花博爭艷館,台北市中山區玉門街1號
活動網站:futurecommerce.tw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