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Intel宣布將把Thunderbolt架構直接放進未來的新機基本規格中,這也意味著我們自從1996年開始使用的USB轉接埠將要消失了,但好消息大於壞消息。
USB的時代快要結束了,這裡針對的是我們從1996年就開始使用到現在的USB Type-A,因為Intel日前宣布,將會把USB-C作為硬體的標準配備。最早的USB 1.0是在1996年1月發布,指定的資料傳輸速率為1.5 Mb/s(低速)和12 Mb/s (全速),當時只有極少數的裝置出現在市場上。一直到後來,才漸漸開始普及,傳輸速度也逐漸提升,目前最新的版本是USB 3.1。
美國時間5月24日,Intel將Thunderbolt 3協議規範釋出,並且未來將整合至Intel處理器當中,這也就意味者主機板廠商或是筆電品牌不需要額外在主機板上添購一顆Thunderbolt晶片,換句話說,Thunderbolt將如USB一般,成為一個免授權費用的開放規格。
就Intel公布的資訊來看,最快到2018年就會看到Thunderbolt 3的協議規範釋出,但整合Thunderbolt功能的處理器是否會在10nm製成的Cannon Lake上見到,就還有待消息確認。
Thunderbolt將改變人們轉接硬體的習慣
幾乎所有人們現在在使用的外接裝置的轉接頭,都將會從目前現有的USB Type-A轉變成USB Type-C。從外觀上來看,就已經可以明顯看出USB Type-C的轉接頭較Type-A小很多,它的大小幾乎就跟蘋果用來幫iPhone充電的Lightning轉接頭一樣大。
先說好消息
最大的好處當然就是傳輸速度非常快,整合USB Type-C介面的Thunderbolt 3其最高速率可以達到40Gbps,遠遠高於USB 3.1 Gen2的10Gbps,數據上來說,將會是USB 3.1 Gen2的四倍快。
這項轉變也意味著使用者將可以利用USB-C和傳統使用其他轉接埠的裝置連接,比如說顯示器、HDMI或是DisplayPort接線。甚至可以用USB-C幫電腦充電。
也正因為USB-C可以和這麼多不同介面的裝置連結,使用者也可以購買一個USB-C的多孔轉接座,來連接所有裝置,而轉接座只需要使用電腦的一個USB-C連接埠。這對於筆電的使用者來說感受特別明顯,就算筆電只有一個USB-C連接埠,也可以同時連接其他裝置。
同時,USB-C 也解決了人們在使用 USB 時最惱人的問題:插入方向,「你永遠不會在第一次插 USB 時就插對方向」這句話肯定每個人都有遇過。有了 USB-C 以後,就再也不必擔心這個問題了。
壞消息就是
要讓整合Thunderbolt 3的USB-C能夠普及,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時間。即使新的架構開始推出了以後,人們也還是會因為各種因素繼續使用USB Type-A,如果他們買了一個新的產品,結果是使用USB-C的話,就會需要額外再購買一個轉接頭。
此外,Intel近期也還沒有推出任何支援Thunderbolt 3的處理器,就算使用者購買了現在最新的電腦,也無法完整享受到Thunderbolt 3的高速傳輸,正如前文所提,下一代的Cannon Lake處理器能不能支援也還有待商榷。
目前來說,蘋果的使用者可以最先品嘗到USB-C的高速優勢,因為最新的Macbook Pro的連接埠「只有」USB-C。
雖然這項轉變將會經歷一段陣痛期,但就長遠來看,對於人們的使用習慣和工作效率上,還是好處大於壞處的,但在正式消息推出以前,大家還是只能靜觀其變。
本文授權轉載自:T客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