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十日,台積電股東會結束之後四小時,張忠謀在隨即召開的董事會上宣布,七月一日開始,將總執行長一職交棒給現任的總經理蔡力行。由於張忠謀並沒有立即退休之意,因此這位平日低調的專業經理人,如何帶領「後張忠謀時代」的台積電,一下子成了目光的焦點。時隔半個月,在台積電每年一度的技術論壇上,蔡力行首度公開露面,向客戶及外界說明台積電未來營運的走向。
**新廠加入,產能無慮
**「去年底,我們的產能出現不足,不能滿足各位的需求,非常的抱歉。」站在黑、紅相間的舞台上,個頭不高的蔡力行,面對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指出,過去的經驗顯示,當晶圓代工景氣轉好時,往往因為產能無法馬上提供需求,客戶會往其他廠商投單,市占率通常會稍跌,這也就是為什麼台積電去年產能滿載,但在全球晶圓代工的市占率卻略為滑落至四七%。不過,隨著台積電十二吋廠的逐步投產,預計今年底滿載的月產能將可達到九萬三千片的規模。 蔡力行指出,以台積電先進的製程技術,他有把握提升台積電的市占率。管理上強調數字會說話的蔡力行,拿出實際成績,表示台積電今年第一季已重回五○%的水準。
**師法IBM,客戶導向
**
除了聽取對景氣的看法,現場上百名客戶也很關心台積電的技術藍圖,能否回應市場需求。蔡力行表示,台積電將於今年底試產六五奈米製程,明年第一季將有小量出貨,他說,台積電由過去成熟製程提供的是「平價服裝」,隨著製程不斷演進,不只要供應「高檔服裝」,更將依據客戶需求「量身訂做」。因此隨著全球新興晶圓代工廠商加入市場競爭,特別是來自對岸的近逼,蔡力行重申台積電「絕不輕視競爭者,但也不害怕。」據透露,台積電內部近來便要求高階主管研究IBM客戶導向的服務模式,做為日後發展的參考。
蔡力行的這番談話,的確達到穩定信心的作用,隔天台積電股價就上漲一.五%,來到五六.八元,一掃董事會結束後股價下挫二%的陰霾。
在全球半導體成長陷入「一倍速」成長期時,這家去年獲利達新台幣九二三億元的晶圓代工巨人,雖然目前有一定程度的領先優勢,卻也強烈感受到搶單的壓力。由廠長做起,曾擔任世界先進總經理、台積電營運執行副總經理等重要職位,歷練完整的蔡力行,雖然外界還在觀望他的表現,並有意無意地與張忠謀相比,雖然外界評價固然忽視不得,但從技術論壇上的應對表現,蔡力行顯然已經找到了著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