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絲萬縷的正崴傳奇
千絲萬縷的正崴傳奇
2005.06.01 |

這是當今全球化科技業的公定方程式——每當美國市場開始燃起第一縷競爭硝煙,台灣代工商便不由自主地熱血沸騰起來。
五月十八日,美國洛杉磯舉行的「E3電玩展」中,來自西雅圖的微軟,正式宣布次世代遊戲機「Xbox 360」將在今年第四季正式登場。而全球遊戲機霸主新力公司也不甘示弱,兩天之後,「遊戲機教父」久多良木健手捧「PS3」(Play Station 3)亮相,宣布新力的新機將在二○○六年春天問世。
為此熱血沸騰的,就是台灣的正崴精密。無論美國微軟或日本新力,都是正崴現階段的親密客戶,不管誰能底定江山,兩大陣營較勁的全世界四千萬台電視遊戲機新興市場,都預約著正崴精密創業十一個年頭後的下一波大成長。

**一手包辦新力與微軟產品

**
全球注目兩大遊戲機正面對決,主因是消費電子已是數位產業主要成長動力。正崴半年前已經做好準備,從無線搖桿連接器到網路攝影機,當兩大陣營於二○○五年第四季開始對決時,正崴勢必將是他們的首選夥伴。由新力陣營的角度來看,正崴是日本新力集團全球供應商中第一家通過「綠色夥伴」認証的供應商,協助新力順利打入歐洲市場;由微軟陣營觀察,自二○○一年微軟首度推出Xbox開始,正崴就是最純正的「微軟概念股」,雙方合作愉快,目前全球Xbox中八○%的連接器,都是由正崴供應。
根據消費性電子產業研究機構NPD的統計,全球家用遊戲機市場每年大約有六千萬台,其中新力約占有三千萬台,而微軟占有一千多萬台,其他則被任天堂等其他公司瓜分。NPD也指出,整個遊戲市場的產值大約是八百億美元,且從二○○四年到二○○八年之間,未來每年將呈現二○%的成長,這股動力主要還是來自遊戲的內容和服務。
全球科技大廠都明白:要掌握「數位內容」這塊至少連續五年兩位數成長的新科技市場,就要先從掌握遊戲的硬體——平台遊戲機(Game Console)開始,這也是為什麼從一九九九年開始,微軟挾全球最大軟體公司優勢,開始結合台灣廠商,猛攻新力所主導的家庭消費市場。

資策會分析師就指出,遊戲機Xbox就是微軟從辦公室的PC平台轉向「家庭市場」的關鍵樞紐平台,「從辦公室回攻家庭,再由書房闖進客廳,一統天下」。二○○一年,Xbox全球雖僅出貨一百萬台,但二○○二年在微軟投入數億美金的行銷預算下,出貨量快速累積到一千萬台,說明了微軟的勢在必得。也就在二○○二年這第一波「微軟vs.新力」的家庭娛樂攻防戰中,正崴業績一舉成長了五○%。

**用彈性打造百億營收

**
不過,當時正崴抓住消費電子商機的能力還不明顯,直到二○○四年蘋果電腦MP3手持硬碟式隨身聽iPod大獲成功,正崴才開始成為台灣上市科技公司響亮名號的一員。
蘋果電腦產品周邊的精緻線材,讓許多消費者愛不釋手,而iPod的連接器和線材都是來自於正崴。iPod在兩年內就從兩百萬台上衝到一千萬台,讓正崴又一次抓住了消費電子獨有的爆炸性起飛,「彈性,是正崴最大的特色,」董事長郭台強說。
很難令人想像,靠著一顆顆薄如蟬翼的連接器、一條條直徑細達○.五五毫米(mm)的數位產品纜線,正崴光是做這些毫不起眼的零組件,沒有踏入整機組裝,二○○三年的營收就正式跨越一百二十億新台幣。
而且不像台灣其他零組件供應商專注於某項產品,正崴客戶訂單型態和類別都很廣泛,涵蓋了消費電子各家大廠,從當初為微軟代工滑鼠到Xbox 360,正崴整整和這家位於西雅圖的客戶維持了八年的關係,郭台強自豪地說:「這家西雅圖的客戶,可是我進入正崴之後拿下的第一張訂單呢!」
郭台強在加入正崴之前,曾擔任鴻海精密的總經理,也是鴻海三十年歷史裡除了郭台銘之外,「唯一」曾擔任過總經理的人。
正崴的低調和神祕,其實一如郭台銘所領軍的鴻海集團,雖然正崴董事長郭台強活躍於「工商建研會」,積極參與兩岸事務、對於外界的詢問侃侃而談,但是一談到客戶和產品,他流利的修辭卻即刻凍結。在講究效率、紀律的電子製造業中,郭台強如何打造出他口中的「彈性」,仍是業界人人好奇的最高機密。

**從鴻海不看好的部門翻身

**
正崴的英文名字是「Foxlink」,鴻海則是「Foxconn」,兩家公司的英文名稱差別是「Link」和「Conn」,其中「Conn」是「連接器/Connector」的簡寫,象徵鴻海一開始鎖定的是往連接器發展,而正崴精密往發展連結「纜線/Link」為主的產品,如Cable連接線材等;從產品功能上來劃分,正崴和鴻海也有所區隔:鴻海以PC為主,正崴以通訊網路設備為主。
「我們的通訊產品走得比鴻海還早,」郭台強指出,由於一開始就鎖定了通訊產業,讓正崴很早就同時做到了摩托羅拉、諾基亞、易利信三大客戶,外界甚至稱正崴是摩托羅拉亞洲第一大的零件供應重鎮。
正崴創辦人之一、現任副董事長方正,也是鴻海的創辦人之一,他在一九七四年參與鴻海創立,又在一九八六年創立正崴,鴻海也是正崴的大股東之一,說明了鴻海和正崴極深的淵源。一九九○年代開始,鴻海開始建立大陸生產基地及經營全球客戶的訂單,打下了鴻海「黃金十年」的基礎。
董事長郭台銘建立起美國銷售網後回鍋就任鴻海總經理,郭台強則卸下鴻海總經理的職務,但郭台強認為鴻海累積的生產經驗,可以幫助正崴進入下一階段成長,於是正崴的創辦人方正慨然辦理大規模增資,讓郭台強把手中鴻海股票換成了正崴股票,郭台強也因此從正崴重新出發,並自一九九七年正式接任正葳董事長。
正崴為了追求下一階段的壯大,也把原來鴻海內部的Cable纜線部門併到正崴。不過進入「新階段」的正崴,其實是從「泥沼」中出發,一名鴻海老員工就回憶,當年鴻海這批到正崴Cable部門的,原來是鴻海內部一個「不被郭台銘看好」的單位,因為當時纜線被認為是一個成長有限,業務也做不起來的市場。但令人難以預料的是,郭台強卻憑藉著他對消費性電子產業的犀利眼光,成功抓住「細線裡的商機」,把正崴帶向二○○四年營收一百八十八億的大企業。
細數創業艱辛,現任正崴零組件事業群總經理邱鈺發就回憶,正崴光是「原料採購」就要「從零開始」,「我們打電話要花錢買原料,還得要先說我們是鴻海的一個單位,等到供應商願意跟我們碰面後,才開始表明身份。」
在客戶經營方面,正崴也不得不委屈求全,先從擔任日本零組件廠商「備胎」的「second source」(次要供應商)做起,再逐步取代日本公司成為客戶的首選。
董事長郭台強笑著說,像微軟的滑鼠訂單,就由他親自出馬跑了兩年才拿到,而且是從一○%的小訂單做起,但是正崴用「交貨準時」、「品質穩定」、以及「成本持續降低」,來証明他們有做為第一號供應商的能力。果然過了兩年,正崴就在微軟的供應商名單裡由最小一路做到最大。
「做周邊的連接纜線及連接器,其實能讓我們第一手了解科技產業的產品「網絡」如何連結,並進一步了解產業走向,」郭台強說,不起眼的線材,其實可以看出整個產業趨勢,也成為正崴布局的本錢,「客戶重視的,其實是每一個環節你有沒有做好,」郭台強說。

**向蘋果學習產品觀念

**
但帶動正崴真正能旱地拔蔥崛起的,還是在於它積極爭取潛力客戶,然後跟著客戶一同起飛的關鍵策略。
郭台強就坦承,當初在蘋果電腦市場占有率節節下滑,卻仍千方百計爭取訂單,並且謙卑地接受蘋果團隊的挑剔要求,就為正崴造就了改頭換面的企業競爭力。正崴零組件事業群總經理邱鈺發分析:對外而言,幫蘋果代工,就等於宣示能勝任所有品牌代工,因為蘋果的產品風格變化最快,對品質和美學的要求都最嚴格;對內而言,「雖然蘋果不賺錢,但是他們的產品觀念卻一直讓我們學習,」邱鈺發說。像蘋果推出桌上型台燈造型的iMac時,正崴就做出所有的配件和連接器,雖然後來iMac雷聲大、雨點小,並未帶來很大的收益,但是在開發產品的過程之中,正崴卻可以第一手經歷「觀念教育」的震撼。
曾經親自領軍到蘋果總部一起開發過產品的邱鈺發指出,蘋果的行銷人員和設計人員完全不用「工程師」思維想事情,所謂「工程師」的想法,是依既有的電路板和零組件大小形狀來設計出相容的產品,蘋果的設計師是直接把他們要的大小造型給供應商,要求正崴設計出可配合的領組件,「電路板的大小根本無法限制他們的想法,」邱鈺發指出:光看外在,「極簡」設計理念的蘋果產品造形十分簡單,但這種流線的設計卻高度要求成品的完美細節,光是開模的數目就比一般角度多了四、五倍。「我們的設計,還曾在一天之內,被賈伯斯丟了四次出來!」邱鈺發回憶正崴團隊直接到蘋果總部做ODM半成品時,因為開會地點離賈伯斯的房間很近,所以「被丟出來幾次」都知道。另一方面,正崴不但要把模具做出來,還要把最佳成本抓出來。「如果我們用自己的思維想事情,永遠做不出來像iPod這樣的產品,」邱鈺發也承認,雖然他們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但他們一開始也並不看好iPod產品,可是iPod卻一砲而紅,「所以一定要跳脫自己的主觀思維來看事情,」董事長郭台強笑著說明。
正崴集團目前擁有大約兩百位的研發人員,郭台強特別指出,「我們的研發邏輯很簡單,就是完全是客戶導向。」像正崴研發部門的三名化工博士,研發出節省成本的「綠色製程」,就是最好的証明。他們在三年前就開始默默研發、導入,並且趕上了歐洲市場環保的協定,也讓訂單倍增。正崴沒有強調「一個口令,一個動作」,一樣可以有亮麗成績,一樣能在競爭苛刻的環境下生存下來。
走出「鴻海陰影」的正崴,一直希望保持低調,內部主管甚至不希望股價太高,主要是因為如果股價太高,會讓員工心情浮燥;其次,對客戶也不好交待,「我們還是不要開法人說明會吧!」一名主管向財務部要求,低調可見一斑。

**比鴻海的作風更人性化

**
在一般投資法人最常問正崴的問題當中,有法人甚至乾脆問他:「你們到底和鴻海有什麼不同?」
從業務執行流程來看,兩家公司其實「真的很像」;從沖床、鑄造到開模的能力,正崴和鴻海一樣擁有高效率與彈性,但就算是鴻海擁有全球第一的生產能力,成本再便宜,跨國公司的訂單也不可能全部都給鴻海;再者,全球大廠分屬不同陣營,有時鴻海接了A公司訂單,就不方便再接B公司,這時正崴就扮演了「終結者」的角色,正崴不但擁有許多和鴻海相同的服務,而且因為小,所以服務更為周到。
五月一日中午,在草嶺古道終點的大理國小操場上,正崴舉行一年一度的員工健行活動,所有人都擠在操場參加摸彩,郭台強找了員工的小孩上到司令台上抽獎,獎項雖然沒有千萬股票,但是上萬的紅包也有數十個。他還因為抽獎的小孩沒有抽中自己的父親,又捐出了十個五萬元紅包,讓員工的小孩再抽,樂透了在場員工,由此可看出正崴內部上下打成一片的和樂氣氛。
「我盡量帶工程師出去!」邱鈺發就強調,正崴對外是客戶導向,對內則是任務導向。「該做什麼,就去做什麼,這是很好溝通的一家公司!」邱鈺發說,他在鴻海也待了十多年,是鴻海第一屆「幹訓班」出身。他充份發揮責任制精神,不要把「沒收攤」的事情留給別人。 科技整合能力為未來挑戰
消費性產品的特色是「來無影,去無蹤」,完全隨市場口味及話題起伏,正崴也許能夠靠快速的溝通和自動自發,但面臨的挑戰仍鉅。首先,是「技術整合」的挑戰,微軟總裁比爾蓋茲就指出,像iPod這類的MP3產品,「終將被手機取代。」主要就是像手機功能愈來愈多,無線通訊若能再整合MP3,將會取代MP3。但正崴對於通訊市場也有備而來。事實上,正崴很早就佈局手機通訊,早在三年前就提供了包括三大手機公司諾基亞、摩托羅拉和易利信的連接線,而正崴現在為了更完整地佈局通訊,也開始介入「手機組裝」領域。介入手機組裝,「主要是為了零組件佈布局和成長需要!」郭台強強調。
不過,既是全球競爭,正崴仍面臨服務規模的挑戰。「顧客會用大型公司的全球管理與小公司的價格來要求我們,」一名高階主管透露。最後則是當正崴走向光機電整合的道路時,還是面臨來自科技創新及人才的挑戰,所謂消費電子的「三機一體」——手機、遊戲機和數位相機,要靠的是整合能力。「大家要比的還是創新突破的能力,」郭台強在專訪中指出,他最討厭的,就是員工和他說「不可能」三個字,「在電子產業中,沒有不可能的事!」郭台強說。 被稱為全球電子業「成吉思汗」的郭台銘,率領的鴻海帝國雖然拓展彊域還沒有終止,但是他的大弟弟郭台強顯然已闖出了一個不樣的領域,他們的強悍中曾經都流有相同「鴻海的血液」,但藉著一條條細緻的纜線,郭台強領軍的正崴,走得似乎更像是當年蘋果在個人電腦裡走的路:一條創意更多一些,霸氣也溫柔一些的路……。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