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年度電玩盛會E3遊戲展(Electronic Entertainment Expo)上週在美國洛杉磯盛大舉行。一般刻板印象常認為「電玩是男生的天下」,E3展似乎也反映了電玩遊戲產業以男性為主的現象,會場上男性佔多數,許多遊戲是由男性開發人員為男性玩家設計,遊戲主角也仍是男多於女。
E3展發表109款遊戲,僅7%主角為女性、逾8成為打殺戰鬥遊戲
關注大眾媒體及遊戲產業的性別議題教育組織Feminist Frequency,自2015年起,每年都會針對E3展出遊戲發表性別統計與觀察評論。
據該組織報告,今年E3發表的109款遊戲中,有58款(佔52%)主角可自選,無固定單一性別,另有17款(15%)主角為性別不明的生物或交通工具等。不過,其餘固定性別主角的遊戲中,僅有8款(7%)主角為女性;主角為男性的則有29款(26%),數量是女性主角遊戲的3倍多。
單從報告的性別比例來看,電玩世界裡似乎仍複製了「自古英雄多男性」、「電玩是男生的天下」的刻板觀念。不過與去年相比,去年以男性為主角的遊戲高達女性主角遊戲的12倍,今年數量比則為3.5倍,或許算是較進步的一年。
其實在遊戲中提供女性英雄角色還是相當重要。我們身處的社會文化常鼓勵女孩、女人將自己設想男性的角色身分、同理男性,卻很少鼓勵男孩、男人將自己投射至女性角色身上。
這份報告中也特別讚許在E3展上主打女性角色、女性玩家的一些遊戲展示:
例如《冒險聖歌(Anthem)》這款遊戲,雖然玩家可以決定角色性別,不過主要是用女性角色與女性玩家來展示。這樣的呈現方式,能使女性出現在線上或實體的遊戲空間中變得更為常態。
除了性別比之外,報告也指出今年E3發表的遊戲中,超過80%是使用暴力的打殺戰鬥類遊戲。
Feminist Frequency組織在報告中也強調,這份統計僅呈現相對數據,並不表示男性主角或暴力打殺必然等於差勁的遊戲、女性當主角或非暴力遊戲就是好遊戲,也無意將所有戰鬥和暴力遊戲一概而論。然而,透過數據的呈現,提醒大眾性別比例不均與暴力普遍出現在電玩中。如果暴力一直是遊戲設計的核心成分之一,也會影響我們對電玩的想像,甚至限制了遊戲故事的可能性。
換言之,若能在遊戲中加入更多元的性別角色與觀點,同時鼓勵女性參與電玩的設計與呈現,不僅能使遊戲內容更豐富,或許也會翻轉「電玩是男人的專利」的傳統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