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社今日(6月21日)報導,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官方表示,北戴河區將在月底前拆除「巴鐵試驗線」,恢復道路正常通行。 「巴鐵」也將被挪移至現場旁的一個停車場內,等待下一步處理。
此前宣傳自己在2010年入選過《時代》雜誌評選的「科學技術領域最重大突破的發明之一」、又出現在CCTV News上的「空中巴士」——巴鐵1號專案就這樣無疾而終了?
中新社報導稱: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戴河區官員告訴中新網記者,「巴鐵試驗線」於2016年7月底建成,總長300餘公尺,建設目的是為了「巴鐵」的試運行。但「巴鐵」製造方在運行一段時間後,人員突然撤離,此後再未運行。
「我們多次邀約『巴鐵』製造方來北戴河商討此事,但對方一直不來。」該官員表示,碩大的「巴鐵」試驗棚已經影響到交通安全。為保障暑期道路暢通,北戴河區相關部門決定在本月底前拆除「巴鐵試驗線」,恢復道路暢通。
這是中新社記者今日拍到的現場拆除圖片:
去年5月的北京科博會上,巴鐵的縮小模型亮相,引來不少媒體的觀眾,其中影響力最大的要屬CCTV News,相關報導的視頻被上傳至YouTube 之後還在國外網友中引發熱議。
當時對於巴鐵的介紹也非常吸引人:
「巴鐵」是一種集城市快速公車與地鐵優點於一身的新型的大運量公共交通工具。它既具有地鐵一樣的大運力,還能像巴士一樣在地面上運行。它的設計適用於城市主幹道路面的上空,依靠電力驅動,採用大運量寬體高架電車設計,隆起的架構設計上層載客,下層鏤空部分可以正常行駛高度2公尺以下的車輛。
科博會結束後,巴鐵董事長白志明、巴鐵總工程師宋永州還接受了人民網的採訪,白志明表示,7月底,第一輛巴鐵的第一節模型驗證車實驗路段將在秦皇島上路,巴鐵在常州的工廠已經在加班加點地生產實體車,到7月底8月初第一輛立體快巴模型驗證車就會與秦皇島市民見面。
當時巴鐵方明確表示:「生產製造技術沒有問題了」、「各路資本都在來的路上」。
但是,這還沒等到見面,就……
經過對過往相關資料的梳理,我們在去年5月25日、8月4日都曾撰文表示對巴鐵的質疑,包括其發明者的背景(發明者宋有洲被稱為「只有小學學歷的發明大王」,擁有近200項發明專利。據公開資料,除了立體快巴,宋有洲的發明還有:氣體禮賓花、智能自動泊車裝置、多功能防暴抓捕網、行人自動過街安全裝置等)、巴鐵技術、實際應用場景的局限,以及被巴鐵用來背書的《時代》評獎,也並非權威評獎只是當年編輯記者做的一次內容策劃。你可以回看這兩篇文章,體會一下這個專案。
更要命的是,巴鐵董事長白志明曾表示,這個專案將是國家PPP專案庫交通領域的PPP專案。而所謂PPP專案,指的是「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 (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一個由缺乏學術背景的發明者提出的完全理想化構想,要拿錢開始試驗了?
虎嗅的這兩篇質疑文章很快被巴鐵方面注意到,我們還曾收到過這樣的撤稿郵件:
郵件附上了「巴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
營業執照顯示,巴鐵公司註冊資本為一個億,工程和技術研究與試驗發展、技術開發、技術推廣等:
不知道突然人間蒸發的巴鐵製造方,去哪裡了呢?
本文授權轉載自:虎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