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故事中帶入真科學!霍金頒發科學傳播獎給電視劇《生活大爆炸》
虛構故事中帶入真科學!霍金頒發科學傳播獎給電視劇《生活大爆炸》

在之前,也許沒人會預料到,一個圍繞著幾個近乎有社交障礙的科學家和工程師生活的電視劇《生活大爆炸(The Big Bang Theory)》能掀起一股「Smart is the new sexy」風潮。同時,它也向全球觀眾展示了科學界中的學科鄙視鏈,還讓一堆如「弦理論」、「薛定諤的貓」、「超固體」這類詞語成為大家雖然沒有很理解卻耳熟能詳的梗。

023-the-b-i-g-bang-theory-theredlist.jpg
圖/ 《生活大爆炸》

為表彰《生活大爆炸》對科學傳播的意義,在今年的斯坦梅斯節(Starmus Festival)上,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向該電視劇頒發了霍金科學傳播獎章。

科學傳播讓科學成為日常生活的中心,讓每個人都參與進來,無論是小學生、政客還是拿退休金的老人。

當你把科學帶到人的生活中,你也開始把人帶到科學領域來。這對於你我,以至於這個世界來說,都很重要。

2015年,霍金在該獎項宣布成立的時候如此介紹。該獎項用於表彰在向公眾傳播科學意識方面表現傑出的個人和作品,並分為寫作、音樂藝術以及影視娛樂作品三個領域進行表彰,由霍金本人挑選獲獎者。

Starmus_Banner_Medallas_3.jpg
圖/ Starmus Festival

今年《生活大爆炸》獲得的是影視娛樂方面的獎項,而寫作和音樂獎項則分別由美國科學家Neil deGrasse Tyson和法國電子音樂家Jean-Michel Jarre獲得。

假故事中的真科學是如何煉成的?

作為一部將主角設定為科學家的電視劇,《生活大爆炸》會將科學理論融入到生活場景中,一邊搞笑一邊科普。譬如在第一季第六集的萬聖節派對上,當大家都打扮成自己喜歡的角色時,氣質獨特的謝爾頓卻穿成了「都卜勒效應」。

Sheldon-as-Doppler-Effect.jpg
都卜勒效應的謝爾頓。
圖/ 《生活大爆炸》

這些在劇中出現的科學理論基本上都是由UCLA的物理和天文學教授David Salsburg把關。 據教授自己透露,劇組會在錄製的前一個月把劇本寄給他,並在劇本中挖出「此處需要填入科學」的空格,讓Salsburg來填。有時候,編劇們也會自己填寫「科學內容」,而Salsburg就得要幫他們檢查一下是否有誤,力求不讓物理學家們找到漏洞。

除此以外,《生活大爆炸》還有另有一種將大眾和科學連接的方式,那就是將生活中真正的科學家們拉到電視劇中客串。

我猜,你們最先想起的肯定是這個獎項的「冠名」科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他曾在《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二十一集中客串過自己,而且應該是全劇中唯一可以降服謝爾頓的角色了。

025-the-b-i-g-bang-theory-theredlist.jpg
圖/ 《生活大爆炸》

除此以外,霍金也曾在《辛普森一家》和《飛出個未來》等影視作品中本色客串過。

除了霍金,今年在寫作領域獲獎的Neil deGrasse Tyson,恰好也是《生活大爆炸》的客串嘉賓。有「科普界諧星」之稱的Tyson是一位天體物理學家和天文館館長,也是提議和支持將冥王星從行星隊列中踢出去的其中一人。在《生活大爆炸》第四季第七集中,謝爾頓也是因為冥王星一事和他開展了日常爭論。

ac.png
Neil deGrasse Tyson。
圖/ 《生活大爆炸》

除了《生活大爆炸》之外,Tyson還是《每日秀》這類脫口秀的常客,也曾客串過《星際之門》、《惡搞之家》、《日常工作》、《馬男波傑克》等作品,雖比不上霍金,但也是曝光率很高的科學家。

除了霍金和Tyson兩位「演員級別」的科學家外,《生活大爆炸》還請來雖然平時比較少露面,但卻是業內重要人物的科學家和太空人們。

Brian Greene,美國物理學家,「弦理論」領軍人物之一,曾出版「弦理論」科普書籍《優雅的宇宙》,是康奈爾大學的物理系教授和哥倫比亞大學的物理學和數學教授,曾在第四季第二十集中客串。

Thebigbangtheorys04e20720.jpg
Brian Greene。
圖/ 《生活大爆炸》

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物理學教授、天體物理學家、宇宙學家,並於2006年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2003年獲頒愛因斯坦獎章,曾在第二季第十七集中客串。

timg-7.jpg
George Fitzgerald Smoot III。
圖/ 《生活大爆炸》

Buzz Aldrin,美國飛行員、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太空人,是繼阿姆斯壯之後登上月球的第二人。曾在第六季第五集中客串。

Michael J. Massimino,美國工程師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太局太空人,執行過兩次維護哈伯太空望遠鏡的航天任務,而且也是首位在國際太空站發送推特的太空人,曾在第五季第十五集中客串。

當然,最後少不了必須是劇中謝爾頓的女友(兼求婚對象) Amy——Mayim Hoya Bialik,她雖然從十歲起就已經開啟了童星生涯,但也是擁有UCLA的神經科學博士學位的人,曾在學校教授生物學、化學和神經科學。

entertainment-2014-08-jim-parsons-mayim-bialik-mai
Mayim Hoya Bialik。
圖/ 《生活大爆炸》

雖然現在的《生活大爆炸》已經沒有最開始那樣紅火,但在過去這10年,它的確以一種更有趣的方式吸引觀眾去了解科學(告訴我,你是否曾因為看《大爆炸》而自行搜索一些理論的意思,或是跑去看紀錄片?),而這次的傳播獎也算是在該劇結束之前一次很好的肯定。

更好的消息是,《生活大爆炸》第11和12季已經獲得預定,觀眾們至少還可以有兩年量的科學喜劇看。

本文授權轉載自:愛范兒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走進2025台灣設計展《圓未來之行》,看彰化如何轉譯城市設計!

台灣設計展已自10/10起正式開展,展期至10/26於彰化市、鹿港鎮、田中鎮及田尾鄉等地開展,其中將設計手法運用在城市治理與公共政策亦是此次展覽的重要核心。設於彰化縣立鹿江國際中小學的《圓未來之行》,以清晰脈絡梳理彰化的城市發展,並將彰化縣政府當前如何以均衡及複合的設計,將城市規劃中的「交通」、「建設」、「生活」三面向呈現進行中與已完成的政策成果,並透過互動裝置與參與機制,邀請民眾共同參與城市治理。讓我們一同走進展場,觀看這些政策如何以設計的語彙被轉譯為可理解、可感受、可參與的日常溝通。

交通路網連結城市脈動,居民日常與幸福共行

交通路網是城市的縫線,是均衡發展的骨幹,路網密密織入、層層堆疊,將生活的點點滴滴串成同一張布面。於《圓未來之行》的「轉譯之間」,我們以交通破題——〈彰化交通脈絡透視圖〉以多層透明壓克力承載各級路網,透過疊印與透視產生視差,清楚呈現城市交通的經緯關係與節點密度;〈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則以光為媒介投影於城市模型,演繹彰化未來的重要軌道規劃與重點核心發展區域的建設願景,沿著大埔截水溝的堤岸風景前行,輔以東西南北向的完善路網,八大生活圈的樞紐轉運站串起城鄉間的交通脈絡,引擎發動,感受彰化這座「全球百大幸福城市」的節奏與脈動。

彰化1013_2
〈脈動彰化:空間發展藍圖〉以光雕投影演繹彰化的未來規劃。
圖/ 彰化縣政府

建築與空間疊加複合,跨齡共生,城市共享

建築是城市的骨架,新生與既有的空間疊加再生,乘載著居民歷史記憶的老屋經過修繕,化身文創基地、創業場域與周邊社群連結,〈時光新生所〉記錄著重獲新生的老屋翻開世代新頁的重要時刻。

彰化1013_3
〈時光新生所〉透過翻牌互動比對老屋今昔差異,喚醒封存的時光。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隨著城市蓬勃成長,為能回應隨之增加的跨世代居住需求,〈宜居共築所〉展示共居的設計實驗成果,伸港基地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回應居住正義、社區韌性等多重城市課題,也讓彰化青年可安心回鄉成家。

彰化1013_4.jpg
〈宜居共築所〉展示伸港全國首創青宅社宅共居基地。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在新生的城市建築中隱藏著許多設計巧思,〈未來綠學園〉邀請民眾以擴增實境方式探索鹿江國際中小學這座綠建築的永續設計,校園本身也是環境教育的最佳教材;〈無形設計所〉則透過電控薄膜揭開日常表象下的設計智慧,鹿港洛津國小的操場、地下停車場身兼蓄洪池機能,同時承擔運動、停車與防洪安全三重角色,風雨時成為守護社區的暗線,平日則回到居民的生活日常。

宜居生活源自安心信賴,健康照護與共融設施完備,滿足全齡需求

生活的幸福感,來自各世代都能感到被照顧、被守護的安心與自在。〈全齡照護網〉以大型 LED 牆面呈現全國首創的長照大樓,將托嬰、長照與社會福利整合為一體,成為在地支持網絡的核心據點,也成為最貼近民眾需求的務實設計成果。〈活力共享場〉把運動帶回日常,呼應彰化「八大生活圈運動館」計畫,邀請觀展者當場伸展、啟動身體;各地共融公園則以「共融遊戲」回應跨齡需求,透過無障礙動線與共融遊具,包容不同能力與世代,在〈無界共融園〉票選最期待的共融遊戲場主題,邀請民眾攜手打造屬於彰化的未來共融新天地。

彰化1013_5.jpg
〈全齡照護網〉展示整合式長照大樓提供各年齡層的完善照護服務。 (示意圖)
圖/ 彰化縣政府

到《圓未來之行》一同書寫新彰化的現在進行式

民眾是主詞,是這座城市的主角,既感受也形塑城市;交通作為連接詞,串起人與城市,連接起可能性;建築是名詞,乘載各式機能,讓各種需求的滿足具備指向的所在;而生活化為形容詞,傳承著文化底蘊,透露著溫暖照護與人情味。至於動詞,正是此刻我們發生的行動。

彰化1013_6.jpg
彰化縣長王惠美邀請大家一起來參訪《圓未來之行》,欣賞彰化三百年的城市紋理。
圖/ 彰化縣政府

彰化縣長王惠美表示,「現在進行式的新彰化」是一個正在被書寫的長句,此刻的每一次到訪、每一次參與、每一次選擇都影響著城市的發展。她強調,《圓未來之行》不僅是一場體驗活動,更象徵著縣府與民眾攜手共創城市願景的過程,邀請大家一同參與,書寫屬於彰化的未來篇章。
展覽資訊

【彰化縣政府廣告】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