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藝術在台灣的萌發與未來
數位藝術在台灣的萌發與未來

許多人會以2006年作為台灣數位藝術的元年,是因為首屆數位藝術節從這一年開始,因此被視為重要里程碑。不過,在數位藝術節誕生前,已經陸續累積了不同的能量。

1995年藝術家黃文浩成立「在地實驗」(ET@T),來觀察各式各樣有潛力的藝術形式,同時並探索數位文化帶來的影響。接著,2001年又成立媒體實驗室,策劃了台灣早期兩個最重要的數位藝術──「漫遊者-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B!AS—異響」國際聲音藝術展。前者是以藝術史的方式來看世界科技藝術發展,後者則以聲音的形式來展現數位藝術的魅力。

此外,甫於日前出版的《給下一輪台灣數位的文件》,更集結多位長期觀察數位藝術發展的藝評人、策展人、藝術家,一起探討過去、展望未來。比如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長邱誌勇,在〈蹣跚步伐,艱履十年:回顧台北數位藝術節的發展〉中,就分析了過去十年數位藝術節的發展趨勢。他發現,早期注重引進數位藝術創作與觀念,探索新興數位科技如何作為介面;中期則是盡力突破「類型學」,讓科技文化有了跨界融合現象;近期則是聚焦前衛創新,展現數位藝術社群的共創文化。數位藝術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不同階段的蛻變,已經無法再以傳統「媒介」的觀點來區分作品。

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系專任助理教授駱麗真則在〈在下一個十年 – 回望台灣數位藝術歷程〉一文中,縱觀1979年到2010年間的科技藝術發展。她發現1980年代國外數位藝術展演訊息,大量地被引介到台灣來,揭開國人對於科技運用於藝術的視野;1985年開啟了新媒體藝術創作;2000年左右高等教育系所成立,培養專才;2005年以後,年輕藝術工作者投入,展覽交流日漸頻繁,跨域合作的本土實驗百花齊放;2010年數位藝術進入典藏、保存與再現的討論階段。

整體而言,台灣數位藝術發展經過多年的醞釀,漸成氣候,相關藝術家、學者有計劃地引進和推廣,政府也逐漸重視這個領域,且透過金額補助、成立相關機構,讓大家看到藝術在不同領域中的可能性。

097-1.jpg
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2006-2016;作者:吳嘉瑄(編);出版社:典藏藝術家庭。
圖/ 典藏藝術家出版社

國立台灣美術館

・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網站
(Taiwan Digital Art and Information Centre)
・數位藝術方舟DigiArk
・數位藝術策展.創作案

身為文化部直接管轄,位在台中的國立美術館,向來對推廣數位藝術不遺餘力,除了館內的三個專屬數位藝術的空間,在2005年的時候成立了「數位藝術知識與創作流通平台網站」,讓對於數位藝術有興趣的藝術家和閱聽人,可以透過專訪、專欄以及資料庫等方式,討論和接受新知。而成立於2007的數位藝術方舟,是承襲國美館「數位藝術創造計畫」實體空間的延伸,專屬數位藝術展覽的空間,和網站可視為虛擬和實體的一體兩面,讓藝術家和策展人有空間發揮,也讓喜歡數位藝術的人有地方可以欣賞。而館內的360度環形影音空間和時光天井電視牆,則是透過每年的「數位藝術策展.創作案」徵件,讓數位藝術有機會展出。

本文為系列文章第一篇,其他篇章:7個無法定義的跨領域藝術新星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