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誕生,是賈伯斯的功勞?錯!關鍵在這個「背著他做事」的蘋果團隊
iPhone的誕生,是賈伯斯的功勞?錯!關鍵在這個「背著他做事」的蘋果團隊

2017年,市調機構Strategy Analytics預估,全球智慧型手機使用數量將突破30億支大關。全球網頁流量中,有一半來自智慧型手機,更顯示出人們幾乎無法離開手機生活。其中,iPhone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

根據專門分析蘋果手機的分析師霍雷斯‧德迪尤(Horace Dediu)在2016年的調查,銷售量最高的汽車品牌,豐田的Corolla為4300萬輛;最多人看的小說系列,《哈利波特》為4.5億本;蘋果的iPhone系列銷售量高達10億,不僅是銷量最高的手機,也是銷量最高的音樂播放器、相機和電腦。德迪尤說,它就是歷史上最暢銷的產品。

提到iPhone,第一個聯想到的名字一定是蘋果創辦人史蒂夫‧賈伯斯(Steve Jobs),甚至於將iPhone的誕生歸功於賈伯斯的慧眼獨具,帶領一群天才團隊發明了橫空出世的智慧型手機。

但美國科技網站Motherboard編輯布萊恩‧默錢特(Brian Merchant)在其著作《唯一裝置》(The One Device,暫譯)中卻說:「許多蘋果產品,如果全按照賈伯斯的意思,說不定根本不會誕生」,並將許多跟蘋果有關的「真相」撰述於此書中。

賈伯斯不想做手機,所幸有更堅持己見的員工

iPhone誕生的關鍵原因已經不可考,但能確信的是,賈伯斯從一開始就不想做手機。他曾對多次提醒手機重要性,甚至已經做出接近iPhone的原型機(iPod加上Wifi功能)的員工說道:「我就是不想做這個,沒意義。」

然而,對於加入蘋果的員工而言,「修好你痛恨的東西」是種信念。就像在iPod之前,音樂播放器很難用;在Apple II之前,電腦太複雜,一般大眾根本不會買。而對於2007年以前的手機,從賈伯斯、蘋果首席設計師強納生‧艾夫(Jony Ive),乃至蘋果的工程師、設計師、經理都認為很糟糕。

就在賈伯斯不表贊同的情況下,底下員工依然偷偷研發。1990年加入蘋果的軟體工程師格雷格‧克里斯蒂(Greg Christie),參與過曾是市面最有前途的移動設備牛頓(Newton)的研發,在進入蘋果後,持續推動做手機;iPod之父安東尼‧法戴爾(Anthony Fadell)也在私底下偷偷研究,該如何將iPod變成手機。

而堅持做手機的員工中,又以副總裁麥可‧貝爾(Michael Bell)最鍥而不捨,他曾在摩托羅拉(Motorola)和蘋果待過多年,認為「互聯網、音樂播放器、手機的融合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並花費數個月的時間,嘗試說服賈伯斯。可惜,賈伯斯依然不為所動⋯⋯。

直到2004年11月7日深夜,貝爾告知賈伯斯2個再不做,就來不及的理由:第一,賈伯斯原本擔心有iPod功能的手機,會侵蝕iPod市場,但現有市場卻已被模仿iPod設計的MP3廠商侵蝕;第二,全球手機市場正在爆發性成長,不做手機等於放棄市場。最後,賈伯斯終於同意:「好吧,我們應該做手機。」

背著賈伯斯研發多點觸控,成為iPhone的旗艦功能

另外,iPhone做為首款支援多點觸控(Multitouch),就是現在能觸控螢幕上接受多個指尖放大縮小的手機,賈伯斯一直宣稱這項技術是蘋果獨創,其實不然。甚至,多點觸控團隊還極力避免賈伯斯太早知道他們的研究,因為擔心賈伯斯會中止計畫。

多點觸控技術,是由德拉瓦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的技術人員韋恩.韋斯特曼(Wayne Westerman)研發,只不過他的公司後來被蘋果收購。而巴斯‧奧爾丁(Bas Ording)、伊姆蘭‧古德里(Imran Chaudhri)等人則是在此基礎上,嘗試各種可能性。

後來,他們成功將這項技術用在平板電腦上,但因成本太高,計畫被迫停擺。無巧不成書,賈伯斯決定執行iPhone計畫後,描述他對手機的想像:「一個小螢幕,沒有任何按鍵,只會在螢幕上顯示觸控屏。」團隊才重見天日。

然而,幾周後的產品呈現,奧爾丁的設計被貶得一文不值,認為只是將技術塞到手機裡,沒有考慮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賈伯斯最後通牒,要他在兩周內做出成果來。奧爾丁等負責iPhone計畫的成員,將之視為實現願景的最後機會。他們將床墊搬到公司,最終做出獲賈伯斯認可的成品。

讀完這些故事,你會發現任何一個偉大的產品(作品),不是因為某一位天才匠心獨具的構想而誕生,而在於團隊極力想促成的目標。同時,第一線的員工,不論是市場端,或研發端,往往比領導者更了解真相是什麼。iPhone所以能誕生,是因為一群默默無聞的人堅持的結果。

延伸閱讀:

  1. 蘋果發表會亮相3款新機!破3萬元的無邊框螢幕 iPhone X 成亮點,你會買嗎?
  2. Apple的管理模式超特別!4個制度,讓Apple和一般公司大不同

本文授權轉載自:經理人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