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即部落格)世界雖然熱鬧喧天,但在商業世界裡,博客卻僅僅是一些媒體公司的門面點綴和小公司的商業嘗試。然而在中國,儘管沒有非常明確的商業模式,三大博客網站 ——博客中國(www.blog china.com)、中國博客網(www.blogcn.com)、以及BlogBus(www.blogbus.com),還是獲得風險投資商的青睞,據稱這三大網站皆已開始緊鑼密鼓地進行籌備第二輪融資。
**初期以廣告為主要收入
**博客獲得風險投資商們的青睞始於兩年前。二○○三年初,Google收購了全球最大的博客託管商Blogger.com,上市後市值迅速超過五百億美元,並帶動Blogger.com進一步發展。
漢理投資諮詢有限公司副總裁龔豪東認為,全球博客網站的盈利前景均未明朗,但Google此舉無疑讓風險投資商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一般來說,博客網站最大的價值在於吸引客戶獲得廣告收入。
以美國經驗來看,Google不僅成立了專門負責博客註冊的Adsense公司,還為登記在冊的博客招攬廣告,並根據點擊率每月分紅。
美國著名的博客汽車論壇Jalopnik.com,最近即將大眾汽車旗下的奧迪公司做為唯一贊助商,因為奧迪發現八五%的買主在購車前會進行網路搜索。
今年年初,已經有企業開始在三家博客網站上投放廣告。除了廣告收入,三大博客網站亦憑藉自身的特色和優勢,採用了不同的盈利模式。
創立最早的博客中國以評論和資訊文章見長,以用戶流覽為主,註冊用戶不多,旨在吸取和連接全球有價值的資訊和資源,目前已經彙集了近二萬名各界專欄作者,他們全部免費為博客中國寫作。
BlogBus則是第一個針對註冊用戶進行收費的網站。自二○○四年六月起,BlogBus開始對一定的檔案與圖片進行空間收費,由於價格便宜,目前付費用戶已占十%。「我希望這是個良性、可獲利的產業,BlogBus帳面目前已有盈餘。」BlogBus執行長竇毅說。
**透過併購提升競爭力
**
「併購是博客商業化運作的另一個重要環節。」博客中國董事長方興東在接受採訪時認為,參照美國經驗,二○○三年美國市場博客併購涉及資金八百萬美元,二○○四年涉及三千三百萬美元,據他估計,今年第一季美國的博客併購將涉及二億美元。
今年一月五日,博客中國宣布全面併購第一個由網路博客通過協同合作建立起來的博客服務站點——博客動力(www.blogdriver.com),原博客動力執行長盧亮出任博客中國的副總裁兼技術長。
方興東認為,博客中國與博客動力在產品、業務和技術上資源互補,方便為今後全面開展海外業務、提供英文等多語種博客服務奠定基礎。
他表示,從四月份開始,博客中國還將陸續以現金加股權的方式開展併購,「博客中國將迅速整合成為一個真正的博客入口網站。」
BlogBus也是國內早期進行併購的博客網站,相對之下,中國博客網卻一直按兵不動。「中國博客網的用戶量已經很大,這些陸續被併購的網站不一定能與我們資源互補。」
中國博客網營運長胡之光解釋。但他表示,基於把市場做大的目的下,中國博客網不排除會與其它兩家博客網站合作的可能。
或許,博客精神中最本質的自由成分,決定了經濟效應,不會像九○年代的網路熱潮那樣轟轟烈烈,但卻是值得關注的演化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