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經濟就像韓劇一樣,剛開始不一定好看,但是會愈來愈引人入勝,」台灣工銀總經理許瑞茂指出,因為日前韓國官方所公布的韓國二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已升至逾兩年來的最高水準(從八十七升到一○八),似乎顯示韓國長久以來低迷的內需已接近尾聲。
環球投資銀行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最新公布的二○○四年全球貿易回顧,其結論也呼應了韓國官方說法,不但將韓國列為去年出口表現亮眼的國家之一,而且是僅次於中國、排名第二的出口大贏家。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們預估韓國會因內需提高,國內生產毛額在今年將往上揚升。」
**大廠拉抬經濟成長
**
「韓國目前正進入穩定成長階段,國內企業獲利能力增加,韓國家庭股票投資擴大,加上韓股目前本益比只有十二倍,極具投資潛力,」大信證券總經理及策略首席分析師梁敬植(Kyung-Shik Yang)指出,正因為對於韓國經濟的樂觀展望,四月十四日台灣工業銀行與韓國第四大券商大信證券簽訂合作備忘錄,讓台灣投資人可透過台灣工銀證券下單買韓國股票。
法人認為支撐韓國經濟持續成長的因素,主要還是韓國科技產業強大的競爭力。靠著三星(Samsung)、LG等科技大廠在自有品牌、DRAM、以及TFT-LCD面板、手機發展上一直居於全球領導地位,韓國股市(KOSPI)今年三月升破一千點關卡,比去年同期升幅達二○%。
**原物料相對降低
**
此外,韓圜兌美元在今年第一季時,升破自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以來的最高點,達到九九七韓元,外界甚至認為今年有機會升至九八五韓元。雖然韓圜大幅升值會影響韓國出口表現,但是分析師認為,由於韓國製造業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升值的負面因素不會如從前嚴重,反而進口原物料成本將相對降低,有助於韓國設備投資的增加。
**保守看待經濟回升
**
然而對於韓國經濟前景,摩根史坦利仍相信以出口成長率來看,韓國在去年已經到達頂端,預計韓國消費成長頂多只是溫和回升。
主要是由於韓國財政赤字問題,以及美國去年第四季GDP成長率低於預期等因素,將使韓國經濟回升希望不高。
同時就歷史經驗而言,當經濟成長處於下降趨勢時,韓國綜合股價指數從不會逆勢上漲,今年也將不會例外。
因此,台灣投資人對韓國股票躍躍欲試時,還需要多留意進出場的正確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