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創業切身之痛:#2 工程師被挖走了怎麼辦?
我的創業切身之痛:#2 工程師被挖走了怎麼辦?
2017.11.03 | 創業

編按:這文章談的副作用不是指公司資本不足、團隊技能不足以做公司想做的事情、公司找不到業務方向、追不到使用者等淺而易見的問題,而是看似光明,卻絆自己一跤的可怕陷阱。其中有些事情是我的切身之痛,有些事情則是身在其中,同樣不好過,講出來就是希望正在風口上的你,也可安然度過。

成功的新創公司容易沈浸在短暫成功,而忘記一件最根本的事:這世界上有許多新創公司都在成功。除了新創甚至大型軟體公司,也不斷突破,在你因為成長了十倍沾沾自喜的同時,其他國家的同產業團隊可能成長了50倍。

你的團隊成長10倍,但他國團隊可能成長50倍

成長快速的企業,同樣都缺工程師,而越是厲害的工程師,選擇也越多。當工程師流往大城市,流往頂尖企業,讓創業團隊面臨業務成長壓力外,又多了一個團隊被掏空的風險。

因此對新創來說,如何為工程師開創一個良好的生態圈更為重要了。以下提供幾點建議。

1.股權分配並不是「非合作不可」的理由

整個世界的新創公司都有準備股權給早期的夥伴,因為大家重視合作的關係,而關鍵工程師也確實是公司不可或缺的元素,這是網路新創公司的基本規則,

如果現在正在創業的朋友,千萬要記得,這已經不是讓工程師非跟你「合作不可」的理由。工程師除了要公司的未來也要自我成長、對環境的要求等,而部分工程師更只在意能不能學習到新東西。

股權兌現,對台灣大多數新創公司來說是遙不可及的夢想,股權真的重要嗎?有時不同立場想的事情真的不一樣。

2.彈性的工作環境比漂亮的辦公室更重要

世界走向網路化,新創更要懂得網路化管理方式。我們常看到大公司擁有漂亮的辦公室,但新創要思考的應該是更彈性的工作環境(包含遠端工作),一個公司的管理需要能應付各種不同個性的人,這不只是網路化的原因,更是國際化的結果。

3.不該想著留下人才,而是想著留下「知識」

除了文件還是文件!網路化的管理關鍵就知識的管理。人才流動勢必會發生,一間新創公司需要的技術技能也越來越多元,從傳統網頁前後端到App、資料分析、Cloud Server管理、串接各種不同API等,因此公司管理上,不僅只針對人,也要讓不同的人完成不同階段任務後,留下文件。

根據過去開發經驗,基礎文件可以包含,Wireframe、User Story、Flow Chart、API Document、系統架構圖、server相關資料、DB Schema等,讓後續的人繼續接手。

據Google內部工程師經驗分享,他們做程式端Design Document的時間跟寫程式的時間,將近1:1,由此可見文件的重要性。

警惕:IT世界勞資雙方不再圍繞於「大老闆」中

IT世界裡的勞資關係,逐漸變成「勞方強勢」的世界。世界IT產業快速的發展,導致全球都缺工程師。特別是這十年大陸崛起,讓過去美國IT統治全球,變成了美國跟世界玩一套,大陸自己玩一套。

而這三年更是百家爭鳴。不僅印度也學著大陸發展自己的內需跟IT獨角獸,就連新加坡、印尼、香港,甚至澳洲等地,也以高薪吸引人才。國際間不只是業務上的競爭,更多是工程師人才競爭,在往後的五年,我想還是不會改變。

而台灣過去人才密度高,中小企業主多,資方一直處於強勢方,但現在IT世界給了台灣業主一巴掌(不管是找不到工程師也好,好的工程師被挖角走也好)。

根據我們跟國外公司合作的經驗,台灣人才的標準素質不差,而台灣人才密度也不低,因此台灣該檢討的,不是勞方,相反的,資方可能是要檢討的對象。

檢討什麼?進入網路化時代後,很多公司沒有遠端工作思維與文化,管理層對軟體開發基礎理念不了解,老闆們不清楚敏捷開發概念,想做一堆功能在平台裡。

就算工程師不夠多,老闆還是覺得有錢就會有人,就算沒有人,也可以找人加班做,結果平台做完後沒人用,然後就回頭喊產品做不好、市場不好或是政府不好。

說真的這種心態若持續下去,人才外流也只是剛好而已。就像前陣子HTC某部門被Google併購,Google留下了工程師,捨棄管理階層(一堆鄉民還跟著叫好直言Google突破盲點)。

結語

未來的世界,需要勞資合作。近年很常看到台灣工作環境比不過大陸的文章。

但在我實際走訪後,發覺大陸的成功常來自資方資源雄厚,讓人才自己靠攏,勞資並非真正的合作。也因此人才只要有遇到更大的利基點,兩方合作關係就會瓦解。

而在台灣,我看到許多團隊的是真的願意彼此協助與共同成長。這是我認為最重要的。

管理的目的,是讓管理者與被管理者都能有更良好的工作模式,這點我過去的專案管理知識一文的時候已經提到。讓新創公司能夠有更多條件站上國際舞台的,並非只是靠人,更是靠法人的智慧管理。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關鍵字: #工程師文化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走進位於台中沙鹿四平街的「初咖啡」,芬芳滿室的咖啡香、溫暖療癒的陽光、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便捷舒適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流連忘返、更是訪客不斷回訪的關鍵。初咖啡主理人楊倩如表示:「我心中的理想咖啡廳不僅要有引人的裝潢外觀、舒適的空間規劃、便捷的WiFi服務,每一季,我們都會更換咖啡豆以滿足客戶嘗鮮的需求,此外,我們設有兩座咖啡豆烘培機器,以淺培、中培的方式處理咖啡豆,讓訪客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關鍵拼圖,初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完善咖啡空間體驗

初咖啡對理想的堅持,不僅自然而然的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吸引一群死忠消費者,挺過疫情衝擊後,初咖啡將咖啡廳二樓打造成小型體驗空間,開始提供各種咖啡課程、或者是做為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為了順利擴展業務,初咖啡除進行相應的空間裝潢,更計畫更新店內的WiFi服務。
協助楊倩如一起打理初咖啡、主導WiFi設備升級工作的邱俊銘表示:「無論是咖啡、空間還是服務,我們的理念一直是:只要可以就做到最好。」以WiFi服務為例,一開始,初咖啡使用的是家用型WiFi AP,隨著裝潢的調整與訪客的增加,不僅店內空間出現WiFi連線訊號死角問題、一樓室外空間也無法連結WiFi,再加上WiFi AP的外觀與店內裝潢風格不搭,只能擺放在訪客看不到的吧檯櫃內空間,設備線材雜亂也影響連線品質,為改善這些問題,以及確保二樓空間也能夠順利連網,開始評估系列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導入Instant On 1930系列交換器、在一樓室內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一樓戶外安裝1台Instant On AP17,以及在二樓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邱俊銘進一步解釋會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既有的訊號死角與連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迎刃而解,而且,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只要透過網路線就可以供電,大幅降低室內與室外拉線問題,此外,美觀的外型也與初咖啡欲打造的空間氛圍一致,有相互加分的成效;其次是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 – 提供專業且貼心的諮詢與技術支援服務,例如在一開始的評估階段就針對初咖啡的室內裝潢提出最佳規畫建議,以及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施工與架設工作,安裝上線後,鉅晶國際的團隊也總是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支援;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設備高度整合且易於管理,完全符合初咖啡的管理需求。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p,無論在哪都可以輕鬆掌握各個網路設備的即時運行狀況,甚至是從中找出異常事件、防範於未然。」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說,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初咖啡又往理想–讓訪客可以像在家一樣的悠閒品嘗咖啡、渡過美好時光–邁進一步,是咖啡廳營運的最佳幫手。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為未來做最佳準備,初咖啡以別具一格的咖啡體驗持續擴展業務版圖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有助於初咖啡解決當務之急:連網與管理問題,更為未來的商業擴展做好最佳準備,例如可以因應業務需求輕鬆設定、擴展WiFi 服務,以內建的安全性閘道和防火牆將業務與訪客流量分開,以及透過(遠端)監管的方式即早發現異常連線行為以降低惡意攻擊、將危害降低到最低,提供訪客安全無虞的WiFi連線體驗等。
「我們想提供給客戶最好的體驗,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可提供訪客提供高品質的連網服務,還可以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護,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解釋,初咖啡除提供咖啡、餐飲服務,販售自家烘培的咖啡商品,以及開設與咖啡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亦不排除開設二店甚至是三店,在這樣的前提下,功能強大且可輕鬆管理的WiFi服務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能完善空間服務體驗,也讓團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咖啡等核心業務。
「我們十分滿意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絕佳使用體驗,除會視需求擴展使用,也會不藏私地介紹給同業。」關於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未來規劃,邱俊銘如是說道。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