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史上最嚴個資法GDPR,微軟副總建議台灣:重點不在技術,是流程
面對史上最嚴個資法GDPR,微軟副總建議台灣:重點不在技術,是流程
2017.11.09 | 微軟

號稱史上最嚴格的歐盟資料保護規範(General Data Protection Regulation,GDRP)來勢洶洶,預定於2018年5月25號生效。距離GDPR上路只剩六個月不到的現在,還沒意識到其嚴重性的企業要從何開始著手?微軟全球副總裁暨副總法律顧問尼爾・薩格斯(Neal Suggs)提醒,第一步不是急著買產品和技術,而是徹底盤點自己手上握有的數據,以及打造「尊重數據」的企業文化。

歐盟最嚴格個資法GDPR,引發全球關注

GDPR是歐盟隱私權法律,目的在於讓個人能控制個人資料、掌握這些資料會被用在哪些地方,以及要求企業提升資料安全性,其中,個人資料包含所有可識別出特定人身份的資料,如姓名、地址、IP地址等,企業在使用這些資料前需明確取得個人同意,個人也可要求企業更正或刪除個人資料。

相較以往區域性的資料保護法案,這條歐洲隱私法引起全球關注的原因在於,就算公司並不設在歐盟地區,只要蒐集、儲存、使用和分享的資料和歐盟居民有關,就會受到GDPR影響,一旦違反,企業最高將面臨高達2,000萬歐元、或是該年度全球營業額4%的罰鍰(看何者金額較高)。

薩格斯說明,不分產業類型、幾乎所有企業都會受到GDPR影響,舉例來說,連網車由於可辨識誰在車內、車子目的地等與個人身份相關的數據,也必須符合GDPR的規範;另外,航空公司因為會存取到歐盟居民的護照號碼,也是受GDPR影響的大戶。不過以資料敏感性來說,金融、健康相關產業則會首當其衝。

回到台灣,哪些企業應該特別注意?勤業眾信總經理萬幼筠補充,台灣的飯店和交通等旅遊業者,以及提供終端服務的業者,因為有機會和歐盟居民接觸到,都會受GDPR影響。另外像是app供應商,過去可能會存取用戶手機通訊錄作為網路行銷管道,也踩到GDRP紅線。他提醒,重點是在利用用戶數據做任何用途前,一定要取得當事人同意。

勤業眾信總經理萬幼筠
勤業眾信總經理萬幼筠指出,GDPR和國內現行的個資法,施行細節和嚴謹度差很多。例如,個資法中提到「調查後應於適當時機通知用戶」,沒有明確點出時間,但GDPR就明定七天內通知用戶。
圖/ 張庭瑜攝影

給台灣企業的建議:先盤點數位足跡、打造合規流程

薩格斯建議,業者第一步要先檢視和盤點公司擁有哪些「數位足跡(digital footprint)」,也就是收集了哪些資料,以及這些資料存在哪裡,只要收集到消費者個資、涉及跨境傳輸,就可能有風險。也因為這類資料可能散落於公司的客戶資料庫、意見反映表單、電子郵件等各處,整理起來無疑是一大工程。

為了讓商業流程符合GDPR規範,增加資料管理人力、加強儲存保護措施、尋求外部資源,都是最直接的方式,但也需要不少成本。根據PwC調查,77%的美國跨國企業表示,打算投入超過100萬美元以符合GDPR規範。而對資源和成本相對較不充裕的中小企業而言,薩格斯則建議,可以從「流程」著手。

「這完全不是技術問題,而是流程問題,」他指出,對新創或中小型企業而言,打造尊重數據和數據擁有者的企業文化是第一件要做的事,包含制定儲存和使用資料的規範、擁有讓用戶決定資料使用目的的流程等,而這些並不會花太多成本。他認為,空有資料管理技術、但使用資料方法仍是錯誤的,依然不可行,「重點是要打造合規的企業文化。」他再次強調。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全球 80% 獨角獸都在用!AWS 為 AI 新創打造最強後盾
2025.11.14 |

生成式AI正掀起一波全球創新浪潮,新創企業正以驚人速度重塑產業生態。AWS與《數位時代》聯手製作的節目《科技潮什麼》,回顧了AWS日前舉辦的「AWS 台灣雲端高峰會 - AI 創新賦能日」論壇,帶聽眾掌握AI獨角獸與台灣新創的第一線觀察。

這場AWS舉辦的盛會,集結了全球專家對新金融、新經濟型態的全方位觀察。節目整理了論壇中提到的案例,從數據巨頭Palantir,到一年內達成獨角獸估值的日本Sakana AI,再到台灣的犀牛盾與完美移動,串起一場精彩的AI創業實戰課。

Palantir資深顧問Shawn Manasco 分享了自家「神秘數據公司」的成長故事。他提及:「過往美國軍隊很大,常常問一個問題,要等2-3周才有答覆,而且回答還是錯的。」Palantir在短短12天內,協助美國陸軍整合上百個資料庫,讓美軍即時掌握戰略資源。Palantir不僅展現AI與資料整合的威力,也揭示新創要成功必須解決真實痛點,而非「創造需求」,並能將技術轉化為實際商業價值。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Palantir 資深顧問 Shawn Manasco
圖/ AWS

日本的新創Sakana AI則在1年內就躍升為AI獨角獸。Sakana AI專注於用AI解決日本勞動力短缺與產業永續問題,在強調「速度」與「專注」的同時,也堅守安全規範,並在深耕技術的過程中,找到能真正影響社會的應用場景。Sakana AI提及:「這一切也要感謝AWS的協助,因為AWS提供很強大的資源。」

回到台灣,也有兩個亮眼的新創案例。首先是犀牛盾,面對全球市場中13,000張圖款與上百位創作者的內容管理挑戰,他們導入多模態模型CLIP,讓AI自動理解圖片與文字關聯,大幅提升策展效率;第二是完美移動,他們在開發技術時,找到了B2C轉型為B2B、API的商業模式,將原本針對消費者的AI虛擬試妝技術,轉化為API服務,成功打造可規模化的SaaS商業模式。兩家企業的共同點在於,不是一味追求最炫的技術,而是用AI解決實際問題。

要打造出好的AI服務,就必須有穩定、安全又可擴展的基礎架構。AWS正是許多新創背後的關鍵力量,全世界有80%的獨角獸企業都是AWS的客戶,而在專注於人工智慧與機器學習的獨角獸中,比例更高達96%。AWS不僅提供雲端運算資源,更是協助企業從概念驗證、技術開發到全球營運的堅實後盾,讓創新能夠真正落地。

AI時代的浪潮不斷向前,AWS也將持續推動產業創新,並於11月18日高雄舉辦「2025亞馬遜港都創新日」,邀請政府領袖、產業代表與國際專家齊聚,分享前瞻觀點與實戰經驗,打造百工百業共創的科技展區,呈現更多雲端應用的真實場景。同時若想了解更多AI創新趨勢與台灣新創的成長故事,立即收聽本集《AWS科技潮什麼》,掌握這波AI轉型的關鍵契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