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蟲・海蛞蝓・突然變異體」-青木淳的生物活體建築論
「蓑蟲・海蛞蝓・突然變異體」-青木淳的生物活體建築論
2017.08.10 |

此次青木淳以「蓑蟲・海蛞蝓・突然變異體」為題,分享他的生物活體建築論點。他認為,建築就像是將我們生活的世界成為一個可見化的框架。而這世界是融合各種的文化、興趣、歷史,並且非一瞬即止,是持續不斷變遷、改變的。故青木淳以此觀點,思考出蓑蟲・海蛞蝓・突然變異體三種雛型字彙,藉以論述其建築概念。蓑蟲-融合周遭環境,將其融合為一;海蛞蝓-變種繁多,擁有多様面貌;突然變異體-物體因時間變遷推移產生之變異,富含無法預測之智慧。

故他在設計建築物時,會先觀察當地的特色,結合當地的人文、風俗民情,展現當地風格之建築作品。例如2005竣工的青森縣立美術館,即是與縣內遺跡融合並將象徵白色的青森融入到整體的建築設計中。抑或是榮獲日本建築學會獎的「潟博物館」。其不將建築物侷限在一個框架當中,而是將移動空間(螺旋狀)設計成為建築空間,讓人隨著空間的移動將內外景色進行融合,每每都展現其各種不同樣貌。甚或是頗具盛名的大阪白色教堂亦是如此。他設計了一種由四個直徑60cm,厚25mm的鋼材圓環所構成的特殊正四面體,在外觀上形成「牆」的意象,卻具有穿透性,將內外形成連結。

TOTO
圖/ TOTO

不僅將空間結合,青木淳同時應用金屬釉技術,將裝飾與建築融合為一體。而在台灣,亦有青木淳的建築創作-忠泰美術館。為串聯外面都市世界與美術館間的連結,透過一種連續性串聯作法,慢慢將人從外面空間帶入美術館裡頭。並投過大窗戶,將都市的感覺及綠意帶進美術館內。

青木淳在建築設計上,力求空間內外、環境結合,並致力使其呈現各種不同樣貌,帶來驚奇。在繁華熱鬧的都市街頭上,亦能設計出極簡卻又時尚的建築物,為城市帶來新意。期望透過演講會,使的更多建築先進、新進們激發出更多創意,為城市美學盡一份心力。

TOTO
圖/ TOTO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電商終局戰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