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ier再度入選全球AI 100大,這家公司如何幫助企業挖掘資料中的寶藏?
Appier再度入選全球AI 100大,這家公司如何幫助企業挖掘資料中的寶藏?

市調機構CB Insight公布羅列全球最優秀100間的AI公司報告《AI 100: Th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tartups Redefining Industries》,台灣AI新創Appier擊敗近2000間公司入榜。這是Appier第二年進入榜單內,同時也是台灣唯一入榜的公司。

Appier掌握珍貴的亞洲跨螢數據庫,自從拿到紅杉資本資金後備受矚目,公司又招攬臺灣大學資工程系副教授林軒田,打造機器學習團隊,為亞洲企業提供人工智慧解決方案。Appier至今在種子與A、B、C輪募資後,已共獲得超過8200萬美元(約24.8億新台幣)。

2018-AI-100-Market-Map.png
市調機構CB Insight公布全球最優秀100間的AI公司報告。
圖/ CB insight

兩大平台,成為企業的決策軍師

Appier產品管理副總經理涂正廷指出,Appier目前有Aixon與CrossX兩大產品線。「Aixon人工智慧商業決策平台,重視產品發想與設計階段的資料整合分析,幫助產品、行銷、數據與IT部門深入理解使用者並預測可能的行為,CrossX程式化購買平台,則扮演最後一哩路角色,透過Appier的演算法,找出最符合行銷目標的受眾。」兩大平台為互補關係。

其中Aixon人工智慧商業決策平台推出近一年,瞄準中大型企業用戶(因為中大型企業用戶擁有較多的資料量,且內部部門較為龐大,有更高的意願採用相關服務)。Appier沒有透露客戶總數量,但目前客戶集中在台灣、新加坡與日本三地,台灣已經有東京著衣與拍手等電商,以及天下雜誌等出版業與李奧貝納等廣告代理業者採用。平台技術上採用監督或半監督式機器學習。

Aixon人工智慧優化與效益
圖/ Appier

整合資料並不難,但怎麼找出關聯性是關鍵

亞洲企業開始重視數據重要性,但怎麼從數據中挖出寶藏?成為企業的「痛點」。首先,這些企業資料五花八門,從官網等網站型資料、行銷活動型資料、第三方收集工具如MAT or AppsFlyer等App資料與CRM資料與API介接等不同類型與格式資料,光是資料整合這一步就是一大工程。因此Aixon系統協助企業蒐集與整合不同格式的資料。

「而整合資料並不難,但怎麼找出關聯性?這才是難的地方。」涂正廷說。以雜誌出版業來說,公司有「線下」與「線上」活動,同一個會員可能在線上與線下都有足跡,Aixon協助企業找出這些資料的關聯與價值。又例如正在用電腦的人與用手機的人,可以知道是同一個人嗎?

Appier可完整的理解客戶樣貌,如高潛力客戶想要什麼產品?或是額外的興趣是什麼?「當產品還沒有設計出來時,企業想知道我的使用者是誰?產品推出後,企業也想知道市場上的使用者和預期的產品使用者樣貌又是否雷同?」這些問題透過Aixon都可以獲得解答。

數據就像天空上的點點繁星,而Aixon協助企業找出「星座」體系,讓繁星間產生有價值與意義的關聯。

Aixon服務許多大廠也有提供,差異化在哪?

Appier提供的Aixon服務許多大廠也有提供,那差異化在哪?

涂正廷指出Cross X 使用者行為數據庫正是Appier差異化所在。Cross X跨螢數據庫在亞洲觸及近7億名跨螢網路使用者、20億台裝置;在台灣觸及1500萬名跨螢網路使用者。在台灣網路用戶的覆蓋率為八成,而跨裝置的使用者辨認精確率更高達九成。

「跨螢數據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優勢,這方面的數據累積在亞洲是位於領先地位。」涂正廷強調。

企業沒有足夠的人才組AI團隊,成為Appier發展的最好時機

數據量不足、沒有良好的已標籤數據與數據使用上的靈活度都是企業在導入AI時的挑戰,另外,企業文化也很重要,「越高層的人支持越好」涂正廷認為。企業高階管理階層的人要能給予足夠的資源與支持,而負責執行的人則必須能真正瞭解AI核心意涵 ,把工作上執行流程上的問題忠實反映出來。

另外,要不要建AI團隊,也是許多企業在導入人工智慧時會考量的問題。涂正廷指出企業必須考量,「要在效益還不明顯時就組團隊嗎?有沒有足夠人才可以達成AI策略?」否則可能找到的是資料分析,而不是人工智慧團隊。

在這樣的背景下,Appier目標是成為企業的專屬AI團隊,並且讓企業導入人工智慧時更加容易(Make AI Easy)。

關鍵字: #Appier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以使用者需求為核心,DJB五策略穩居台灣 eSIM 龍頭、擴展全球市場版圖
2025.08.18 |

在消費性電子產品的輕薄化與無孔設計的趨勢下,不僅Apple、Samsung、Google等智慧型手機品牌商亦全面支援eSIM,全球移動通訊協會(GSMA)也大力推動eSIM標準化,再加上eSIM開通與使用模式越來越簡單易用,市場對eSIM的接受度與採用率逐漸提升。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預測,全球 eSIM 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103.2 億美元,成長至 2033 年的 176.7 億美元,顯示出強勁成長潛力。

台灣也不例外,消費者與企業客戶對eSIM的接受度逐年提升。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表示:「自2022年以來,我們累積服務超過1,000萬客戶,同時,平均年成長率高達250%,同時,擁有超過300萬有效會員。」為更好滿足使用者與市場需求,DJB將與全球電信商展開密切合作、持續擴大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網絡,以創新商業服務模式服務消費與商用市場。

五大策略,以差異化服務滿足客戶多元需求

DJB自2017年成立以來,一直專注eSIM全球上網服務市場,透過與全球各地電信業者合作取得專屬網路路由等方式,確保跨境旅客、商務人士與中大型企業在世界各地都可以取得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卓越的服務能量不僅讓DJB在台灣擁有極高的知名度、斬獲30%的eSIM市場占有率,也成功將業務服務推廣到全球市場,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設立分公司、為更好服務客戶、穩步擴展台灣乃至亞洲 eSIM 市場占有率,DJB從五個面向持續擴展服務能量。

首先是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目前已與全球38家一類電信商(MNO)簽訂直連合作,包括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eSIM網路覆蓋超過90%的國家與地區,明(2026)年的目標是進一步擴展歐美電信商網絡,將直簽的一類電信商數量翻倍。

蘇昱豪解釋:「想要提供eSIM全球上網服務,可以直接跟當地的一類、二類電信商合作,也可以跟提供國際漫遊的他國電信商合作,為提供使用者穩定且高品質的上網服務體驗,DJB與世界國地的電信夥伴簽署多元合約,包括簽訂獨立專線合約、確保網路服務的服務水準協議等,滿足客戶的上網需求。」

其次是以多元商品滿足消費與商務需求。除了針對一般消費者提供eSIM與實體卡直售服務,DJB也積極發展跨境上網、專線與資安等企業解決方案,並建立自有電商平台,向全球分銷eSIM網路流量。

DJB
DJB集團創辦人蘇昱豪分享,為了讓消費者體驗更好,未來也會導入AI技術,協助判斷當地上網品質,去選擇網路品質最好的服務。
圖/ DJB

蘇昱豪表示:「隨著DJB eSIM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的擴大,我們掌握最多備援網路流量,因此,領先市場推出『絕不降速的吃到飽』服務,即使是在日本、韓國、泰國、中國等國家的二線城市也可提供一致的上網品質與服務體驗。」

再來是以自建平台與全球機房打造24小時零斷點服務。有別於其他eSIM業者,DJB不僅自建數位平台,更在全球各地設立機房,提供全天候24小時購買與發卡(eSIM/實體SIM)服務,若出現任何異常事件,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處理、解決,穩健提升服務韌性與品牌信任度。

然後是建立真人客服團隊提供效率與溫度兼具的服務。DJB目前已培養30人客服團隊,以中文、英文、日文24小時客服回應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需求,之後將因應業務需求持續擴展客服團隊的人力與支援語言,如韓文等,以更精準的溝通協助客戶解決問題,建立專業且有溫度的品牌形象與客戶關係。

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以二類電信執照展開各種合作模式以優化資源分配。蘇昱豪表示:「我們已經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取得二類電信執照,未來也預計在更多國家取得電信執照。」同時DJB也與部分國家一類電信業者進行技術與資源的交流,雙方以夥伴形式與全球各大一類電信業者展開Sponsor Roaming的合作。運用一類電信商的國際行動用戶識別碼(IMSI)與網路資源在全球提供資料服務,讓DJB能在法規與技術上更彈性靈活地進行國際佈局,成為其區隔一般虛擬網路業者(MVNO)的差異化優勢。

DJB
DJB不僅持續壯大 eSIM 全球上網服務生態圈,將與日本四大電信商跟韓國三大電信商簽署獨家合約,未來也會透過開發DJB App,打造更全方位的生活娛樂體驗。
圖/ DJB

DJB的下一步:從eSIM全球上網服務延伸到日常生活服務

展望未來,DJB除持續完善全球上網服務,如以人工智慧技術自動化調配全球上網服務線路等資源,亦積極布局下一個成長動能:開發DJB App、深耕會員管理與建構點數平台,以及串連過去2年打造的旅遊演唱會生態圈與旅遊娛樂生態圈,讓DJB不僅僅是網路服務品牌,而是深入你我日常與企業營運的生活品牌,創造消費者、企業客戶、生態圈夥伴與DJB的多贏。

「DJB不僅是eSIM全球上網服務供應商,更是貼印使用者生活的品牌,將以全球上網服務為基礎,將服務延伸到旅遊、娛樂、演唱會到企業多元場景,讓台灣、亞洲乃至全球使用者體驗嶄新的連網新世界。」關於未來的發展藍圖,蘇昱豪如是總結。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