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蓬勃的當下,數位人才的機會與挑戰在哪裡?創業家兄弟共同創辦人郭家齊在TeSA所主辦的2018電商人才高峰論壇中表示,電商領域因為是網路 (Internet) + 零售的概念,因此幾乎任何背景的人都可以在公司找到舞台。
但也因為橫跨領域十分廣大,因此電商創業更講求全方位人才,除非一些比較專精的工作,例如工程部門以及財會部門。而從創業最初到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公司尋找人才的方向也會逐漸調整,最開始一定會找比較年輕的人才,循著公司規模以及經歷越來越長之後就會開始尋找比較年長的人才。
郭家齊則將這樣的過程分為三階段:
團隊的第一階段:0分到60分
這階段需要的人才為能創業的人才,要很有彈性、具有戰鬥力、快速學習力,且沒有包袱,甚至是Pivot也沒關係。
他舉出,郭家兄弟首次創業打造地圖日記的時候十分成功,但當時是先將產品打造出來才去思考商業化的可能性。第二次創業的時候則是先去看歐、美、日等成熟市場有哪些已經被驗證過可行的題目,再拿回台灣小規模快速試驗,因為如此,所以最初組成團隊以上述人才為主,因為要能夠承受不斷Pivot的階段。
編按:地圖日記(英語:atlaspost),是台灣的郭書齊與郭家齊兩兄弟等人於2007年成立的地圖社群網站。其原始概念是利用生活圈社群,讓使用者可以在地圖上以文字、照片、影音記錄與分享的平台,並用其地理位置人際關係進行交友與社群互動。
但這階段並不代表要虧待人才,也許薪資可能不是很高,可是一定會給足股票選擇權等未來可以轉換的資產。
團隊的第二階段:60分到80分
這個階段需要的人才則是能規模化的人才。
創業一年後因為找到對的題目—生活市集而開始規模化,而隨著人員擴充,管理也變得更加重要。團隊開始有管理人才的需求、各個部門更專業的人才需求,例如工程師的分工越來越細。
郭家齊表示他們的作法是通常會讓初期員工做為管理職,但此時若是無法適應管理職位的員工可能就得被淘汰,這階段如果能帶來某種組織還不存在的專業知識以及具備管理能力的人將會最有舞台。
這個實習企業成長會很快速,但也會很快碰到天花板。邊際效應很大的任務開始被做完,接下來團隊就會開始越來越安億。
團隊的第三階段:80分到More
這個階段需要的人才則是能讓公司到下一階段的人才。
延續上階段所述,當現有的商業模式發揮到一定程度,很快會再遇到瓶頸,因為邊際效益高的專案或是計畫多半已經被完成,這也表示此時誰能帶動組織到下一階段,就會最有舞台。
而郭家兄弟面對這一階段的作法則是從外面尋找專業經理人進入團隊,開始有組織、規模化的進行管理。
三階段後的焦慮:內部創業或外部創業?
郭家齊也進一步分享,當他們創業到最後其實也面臨焦慮,因為網路時代環境真的變得很快,如果不動很可能就會馬上被淘汰。因此他們不斷再思考應該在內部再次創業,還是在外部創業。而郭家兄弟的決定是外部創業,也就是2016年推出的「松果購物」,以搶攻 B2B2C 行動電商市場。
最後總結主題分享,他回應人才需求,每間企業都會有不同的改變階段,但是人才是雙向來回,也因此除了企業思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同時,人才也應該要思考自己應該在什麼樣的階段加入這家公司、這家公司發展到什麼樣的狀況,如此才能創造出魚幫水、水幫魚的雙重效益。
本文授權自《創業小聚》,作者:許為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