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PC市場成長趨緩不是新鮮事,但卻未嘗沒有好消息。根據研調機構Gartner日前統計,2017年第四季全球個人電腦(PC)出貨量總計7,160萬台,較2016年第四季下滑2%。2017全年PC出貨量超過2億6,250萬台,較2016年減少2.8%。這已是全球PC季出貨量連續十三季下滑,年出貨量也是連續第六年下滑,但Gartner認為,市場已出現部分樂觀跡象。
帶動平均售價提高,長期改善獲利
根據Gartner發布2017年第四季全球PC出貨量報告,全球前六大PC廠商分別為惠普、聯想、戴爾、蘋果、華碩、宏碁,而前四家廠商就占了去年全球PC出貨量的64%。Gartner首席分析師北川美佳子(Mikako Kitagawa)認為,相較於2011年時前四大廠商占PC出貨量僅45%,這顯示PC產業持續趨於穩定,「大廠充分利用量產優勢來降低製造成本,將中小型廠商排擠在市場之外。」
市場龍頭惠普出貨量成長6.6%,市占率達22.5%。惠普在所有地區的出貨量都較前一年同期成長,甚至包括市況備受挑戰的美國;而第二名聯想(Lenovo)則連續第四季出貨量下滑,在歐非中東及亞太地區有微幅增長,但北美的出貨量仍呈現下滑;第三名戴爾(Dell)出貨量則有微幅成長,在歐非中東、亞太及拉丁美洲表現出色,但北美地區成績卻不佳。目前戴爾策略已調整為較注重獲利,而非市占率。
另外,北川美佳子指出,根據第四季數據,再次證明PC已不再是目前受到消費者歡迎的節慶禮品選項,但這並不代表PC將從家用產品中消失,而是會轉為另一種用途導向的專用裝置。
未來,消費者將更注重品質及功能,而非比較哪項產品的價格最低,這將帶動PC的平均售價(ASP)走高,長期來說能改善獲利。然而在這之前,市場仍將因PC使用者減少而經歷一段萎縮期。
亞太成長、美國下滑,智慧音箱成對手
以區域市場來看,2017年第四季亞太PC市場出貨量總計2,500萬台,較2016年第四季增加0.6%,由於第四季有許多國家舉辦線上促銷活動,帶動電競PC與輕薄型筆電的需求。中國市場的PC出貨量創下2012年第一季以來首度正成長的紀錄,主要是由於雙11購物節大獲成功,再加上商用市場的持續需求,帶動第四季成長1.1%。
而在美國,2017年第四季PC出貨量超過1,520萬台,較2016年第四季下滑8%,而除了惠普以外前五大廠商中有四家在美國的出貨量下滑,主要是因為節慶促銷活動仍然無法帶動疲軟的消費者需求。
北川美佳子指出:「2017年第四季美國消費者信心十足,卻未能帶動PC需求;美國節慶促銷活動期間出現眾多暢銷產品,像是智慧音箱和新款智慧型手機。」雖然PC無法跟這些品項相抗衡,但電競和高階PC仍持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