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支付公司「智付寶」母公司智冠科技,今(26)日宣布和金流公司藍新科技母公司全達,以股權轉換的方式整合旗下金融科技業務。整併後,智冠將成為藍新科技第一大股東,擁有更完整的金融服務版圖。這也是台灣市場行動支付產業首次大規模整合。
擴大經濟規模是主要考量
整併預計在4月底完成,屆時藍新科技旗下子公司將包含提供電子支付服務的智付寶、提供第三方金流服務的智通數位、處理網路代收代付的藍新金流,以及專營電子支付公司台灣電子支付。
「經濟規模的考量是最優先。」談到整併原因,智冠集團財務長暨智付寶總經理鍾興博表示,要在金流市場勝出,經濟規模是關鍵,不僅能改善虧損狀況,也能進一步支撐後面拼更大的市場,「否則基本配置人員和成本就在那,永遠cover不過來。」
以2017年來說,藍新雲端系統處理的金流交易量為145億元、智冠集團則為125億元,兩者共達270億元,合併商店數逾三萬家,已達一定的經濟規模。鍾興博表示,300億約是達到損益兩平的基本規模,也是他們今年的目標。
將全力衝刺行動支付和O2O
藍新科技金融業務預計在4月底完成整併,鍾興博表示,第一步會先擴大雲端金流系統規模、累積商家數,接著衝刺電子支付。「有足夠的商家才會吸引消費者,我們會先成就這個條件」。
儘管都是做傳統代收代付,但雙方擅長的領域並不相同,例如智冠擅長數位內容、旅遊、電子商務等領域,藍新則是在閘道服務、超商代收、跨境支付、電子票券等領域表現出色,「互補性相當高,整併後可望發揮綜效。」鍾興博說。
擴大金流服務規模後,接下來智冠將全力衝刺行動支付和O2O(線上到線下)市場。鍾興博觀察,線上代收市場和電商息息相關、頂多到兩兆元就觸頂,而線下代收則是取代現金的市場,以電子支付要在五年內從26%到52%來看,其中就有三兆元的市場。
鍾興博指出,藍新和智冠過去皆有線下POS機的布局,接下來他們只要思考如何整合線上資源、轉到線下。舉例來說,智冠集團背後有很龐大的遊戲消費族群,擁有電商、物流背景的藍新集團也有龐大的會員基礎,鍾興博表示,他們將利用行銷、優惠向既有會員推動電子錢包。
「某種程度來說是從線上反攻線下。」鍾興博說,相較下,同樣提供代收服務的悠遊卡和街口支付,則是從線下反攻線上,「出發點、優勢不一樣,競爭結果如何就拭目以待。」
只不過,雙方整併後,藍新將擁有兩張電子支付執照,分別是擁有「Pay2go電子錢包」的智付寶和擁有「Ezpay電子錢包」的台灣電子支付,鍾興博指出,未來不排除兩家合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