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Secret Weapon-北京亞洲研究院
微軟Secret Weapon-北京亞洲研究院
2005.01.01 | 科技

五年前,三十二歲的沈向洋千里迢迢從微軟西雅圖總部的研究單位返回中國,準備加入剛剛成立的微軟中國研究院。當時力邀他到北京共襄盛舉的第一任院長李開復,是他在美國卡耐基美隆大學的學長,而首席科學家張亞勤是他的老友,「那時興奮的不得了,有種要幹大事的感覺,」沈向洋說,李開復與他描繪了研究院未來的遠景,要在中國進行世界一流的研發工作,預計在五年內可以雇用一百個研究人員,「當時把整層辦公室要租下來,我還在想會不會太大了一點。」
他們估計錯了。到二○○四年,位於北京的微軟亞洲研究院已經有超過一百七十位研究人員,除了徵召海外的華人研究精英加入、延攬中國本地的碩、博士研究生,更向其他國家的科學家招手。這個研究院的第一任首席科學家張亞勤,是美國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史上最年輕的院士,而曾經在IBM擔任資深研發工作、被稱為超級電腦「深藍(Deep Blue)之父」的許峰雄,則在去年4月加盟這裡,擔任平台研究中心的主任。今年8月,XX大廠SGI公司的創辦人兼前任技術長艾克里(Kurt Akeley)也在邀請下加入亞洲研究院,擔任高級研究員,「我們要找全世界最好的人來,」在今年剛接任研究院院長的沈向洋態度謙和,但語氣篤定,「要在這裡做出改變世界的技術。」

**享受與大眾分享的成就感

**
在這五年之間,已經有超過一百多項的技術從北京轉移到全世界──微軟各式各樣的產品當中,從自然語音辨識、虛擬實境、多媒體資訊分析、數位墨水到泛亞洲語系的資訊搜尋系統,微軟的亞洲研究院已經建立起顯赫的聲望,在微軟的三大研究單位中位居第二,僅次於美國瑞德蒙總部。沈向洋和他的兩位前任領導人李開復、張亞勤一樣,深信優秀的研究成果來自優秀的研究人員:把資深的人請來,帶起一個團隊,然後繼續發展。
在加入微軟之前,負責圖形技術研究的郭百寧博士是英特爾矽谷總部的研究員,從細緻逼真的湖光水影,到用軟體模擬的真人臉孔,郭百寧如今和十多位研究人員一起,用扎實的研發成果讓微軟成為這個領域最知名的公司,成為微軟數位娛樂、多媒體製作與Xbox遊戲機的重要基石,「線上遊戲的主角面孔,未來可以用你自己的數位相片合成,這一天不會太遠了。」
郭百寧看起來不像是一個會在電視機前打遊戲機的人,但他和同事沈向洋一樣,都習慣用微軟的MSN Messenger,兩人也都是圖形學方面的資深研究員。沈向洋最近剛把他的一個研究成果轉化為微軟的產品,那是微軟日本推出的「Cartoon Wizard」,這項軟體讓使用者能把自己的相片自動轉為卡通圖案,這在青少年普遍熱愛漫畫的日本造成轟動,也將成為未來MSN Messenger的加值功能,「自己的研究成果能讓幾億人使用,那種成就感是寫論文比不上的,」沈向洋說。

**落實天馬行空的各種想法

**
曾經讓電腦打敗西洋棋棋王的許峰雄,說起話來並不像他的名字那樣驚天動地,他的朋友不叫他的英文縮寫「F.H.」,卻喊他「C.B.」—這是他的綽號瘋鳥(Crazy Bird)。許峰雄在微軟做的不再是大型電腦的複雜運算了,讓他興致勃勃的是各種各樣的未來運算平台,從戴在眼鏡上的無線數位錄影機到立體投影螢幕,這些現在都還不是廣義的電腦,但未來卻可能在嵌入晶片與儲存設備後,成為微軟作業系統可以著力的產品。
「我的工作是幫微軟構思未來的平台,會有哪些硬體使用他們的產品,這需要想像力,」許峰雄說,只要想的到,雖然是軟體公司,但微軟其實有主導硬體架構的機會,而在中國做相關研究計畫的好處,就是可以把一些紙上談兵的天馬行空想法,嘗試變成可零件化的產品規格,進行各種實驗,「我喜歡想一些從沒有人想過的東西,這很好玩,」他笑著說。台大畢業、在卡耐基美隆大學獲得博士的許峰雄認為,亞洲未來將主導消費性電子產品的發展,以後一定會有某些微軟產品,選擇先在中國上市,「中國會有自己的需求,微軟不能錯過這個機會。」
沈向洋同意,但微軟亞洲研究院的成果,卻不僅僅只是在做中國或亞洲的專屬研究:微軟全球每年投資六十八億美元在研發上,亞洲研究院不只是微軟在美國以外最重要的智庫,更是微軟多種未來技術的開發重鎮,亞洲研究院有七五%的研發成果,是直接貢獻給全球性的產品使用,只有二五%是針對亞洲當地的特殊應用。「我們不是做產品,但卻是做未來五到十年之間,微軟每個重點產品中的核心技術元件,」沈向洋的辦公室裡有兩大張組織圖,一張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黨政組織表,上面有各個單位領導的詳細資料,另一張則是微軟密密麻麻的組織架構表,「這是微軟的黨政組織表,」沈向洋笑著說,他的任務是提供研發人員一個沒有後顧之憂的環境,並且爭取微軟總部的擴大支援,尋找跟不同事業部門合作的機會。

**微軟研發繼續在中國壯大

**
微軟確實繼續加碼在中國的研發規模。在二○○三年年底,在微軟亞洲研究院之外,宣布成立微軟「亞洲工程院」,針對亞洲用戶的特殊需求開發並改善微軟的相關產品,與進行基礎研究的亞洲研究院進行功能區隔;而工程院的首任院長,正是曾經擔任研究院副院長的張宏江博士,副院長則是在自然語言與電腦語音領域的專家張益肇。這是微軟在中國研發工作的進一步深根,也代表比爾蓋茲對中國人才的重視。
沈向洋跟他的夥伴意料不到的事情還很多。五年前,剛剛來到位於中關村的研究院,由於交通不便,李開復安慰他等北四環(環繞北京的高架快速道路)蓋好後,從市區到這裡的交通就會順暢多了,「現在都蓋到六環了,速度太快了,快到超乎我們的想像………」而在五年後,他或許會懊悔,為什麼當初沒把整棟大樓都租下來,或者應該自己蓋一棟才是,空間才不會不夠用──為什麼不呢?這裡是中國,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發生………。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一個帳戶整合所有投資金流:永豐金資金管理帳戶,打造新世代「投資錢包」

在台灣,投資的第一步往往不是研究市場,而是跑流程。投資人首先要開立證券戶,過程中還得額外申辦一個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如果同時往來多家券商或涉獵不同金融商品,手上的交割戶就會越開越多,久而久之,資金與投資收益被分散在不同帳戶,不只增加管理難度,一旦忙碌忘了轉帳、交割戶餘額不足,還可能面臨違約交割的風險。

這套交割制度雖然保障了交易安全,卻也讓不少投資人覺得進場門檻比想像中更繁複,投資體驗因此大打折扣。永豐金證券總經理蘇威嘉表示:「永豐金證券很早就觀察到這個市場痛點,在『分戶帳』服務上路後,我們看到一個能夠改善流程痛點、讓投資管理更有效率的機會。」

為此,永豐金證券推出「資金管理帳戶」,以「投資錢包」的概念重新整合投資人的金流,讓投資人透過單一帳戶即可掌握各項投資的資金流入與收益,不必在多個交割戶之間切換,讓投資管理變得更直覺、更便利,也讓投資績效更容易被看見。

創新1》開證券戶不必再加開銀行戶

蘇威嘉進一步說明,資金管理帳戶為傳統證券交易流程帶來三個創新,其中最核心的一點,就是讓投資人能夠直接使用自己原有的銀行帳戶作為交割戶。

目前永豐金證券已串接25家銀行,投資人可以從中選擇慣用帳戶進行綁定,而且整個綁定流程都能透過手機App完成。對於新手投資人而言,開立證券戶後就能直接開始投資,不需要再跑一次銀行申辦交割戶;至於已在永豐金證券交易的客戶,也能改用自己最熟悉、最常使用,甚至具有特殊意義的銀行帳戶進行交割,讓投資相關的金流能在同一帳戶中運作,大幅提升管理效率。

創新2》自動授權扣款、降低違約交割風險

在資金管理帳戶的基礎上,永豐金進一步從使用者體驗出發,以eDDA電子直接扣款授權機制為核心,提供自動授權扣款與入金申請兩大功能,打造證券交易流程的第二項重要創新,不僅省去投資人在不同App間切換的麻煩,也能避免因為忘記轉帳或餘額不足所導致的違約交割風險。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表示,只要完成自動授權扣款設定,日後投資人在進行台股現貨交易時,系統會自動確認資金管理帳戶的餘額、是否足以支付「台股T+2日交割款」,若餘額不足,系統會自動從事先約定的銀行帳戶將差額轉入資金管理帳戶(投資人須確保約定銀行帳戶內有足夠資金),以確保交割順利完成。

永豐金證券
永豐金證券通路事業處副總經理高政雍
圖/ 數位時代

「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形,交割前一天的帳戶餘額明明足夠,但隔天一早若剛好遇上信用卡、水電費等費用自動扣款,恐會造成交割款不足」高政雍認為,對投資人來說,若因帳戶上的小疏忽而傷及自身信用紀錄,實在非常可惜,因此,永豐金證券希望藉著資金管理帳戶,協助投資人從根本來避免這類痛點。

至於「入金申請」,凡完成自動授權代扣設定,爾後投資人只要打開永豐金證券大戶投 App的資金管理帳戶專區,就能直接點擊「入金申請按鈕」,把資金從綁定的銀行帳戶匯入資金管理帳戶,免額外再透過網銀App進行轉帳程序,且單筆匯入與匯出的上限皆為 5,000 萬元,不僅轉帳更方便,目前更不收取匯款手續費,長久累積下來,可以為投資人省下一筆不小的支出。

(備註:資金管理帳戶推廣期間,申請出金及授權扣款入金之銀行間通匯費用由永豐金證券負擔,惟永豐金證券日後保有優惠方案調整之權利。)

創新3》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資金管理更Easy

資金管理帳戶所帶來的第三項重要創新,是同時支援證券與複委託交易。無論投資人是買賣台股、美股、港股,採取定期定額或定股方式布局美股與台股,甚至進行台股的融資融券、申購競拍、有價證券借貸等交易,都能以資金管理帳戶完成交割;唯海外股票目前僅支援新台幣交付,未來則將視市場需求持續擴充。

過去,台股和複委託交易往往得綁定不同銀行帳戶,導致投資人必須在不同帳戶間反覆調度資金,不僅繁瑣,也容易在忙碌時漏轉、轉錯,增加管理難度。如今,只要透過一個帳戶即可支付所有交易往來,真正從源頭簡化了跨市場投資的資金管理流程。

化身投資錢包,重塑投資人的金流管理方式

蘇威嘉強調,永豐金推出資金管理帳戶服務,不僅是為了優化證券交易流程、提升投資人的操作體驗,更希望重新定義投資人在數位時代的投資管理方式,讓這個帳戶真正化身為「投資錢包」,一來協助民眾將投資資金從日常收支中獨立出來,二來完整記錄投資金流的變化軌跡,使投資績效、資產變動一目了然,還能逐步養成更有紀律、更有效率的投資習慣。

舉例來說,使用資金管理帳戶的投資人,可以再進一步於永豐金證券的豐存股平台,使用股利再投入功能。爾後當股利發放至資金管理帳戶時,只要沒有出金申請,即可將配發股利留在資金管理帳戶中,讓系統協助執行定期定額策略的同時,還能將配發的股利自動再投入市場,確保每一筆投資績效都有望創造複利,成為累積資產增值的一部分,避免發生股利回到日常使用的銀行帳戶後「不小心花掉」的狀況。

(備註:股利再投入功能及適用範圍,依豐存股平台公告為主)

目前,資金管理帳戶上線雖然只有一個月時間,但使用率已突破 20%,顯示投資人對更直覺、整合式的資金管理方式有明顯需求。蘇威嘉表示,未來,永豐金證券將持續優化相關功能並擴大應用場景,讓投資人能以單一帳戶完成資金集中、靈活調度與多市場交易,全面提升理財效率與使用體驗。

為鼓勵更多用戶體驗資金管理帳戶,永豐金證券也設計了「過關打怪」式的互動行銷活動,只要在活動期間完成指定任務,就有機會獲得限量900 元的股票禮品卡,還能參加iPhone17 Pro Max等好禮抽獎。若想提升投資效率、改變過去繁瑣的資金管理模式,現在正是申請資金管理帳戶的好時機。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