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旅遊全靠它!看Expedia如何在數位浪潮下打造旅遊平台帝國
出國旅遊全靠它!看Expedia如何在數位浪潮下打造旅遊平台帝國

過去想規劃出國旅遊,幾乎只能到旅行社,透過他們的內部搜尋引擎幫忙找到最划算的價格,可能是各行程都包的套裝計畫,也可能只是機加酒的聯合優惠,選擇少、自主性低。而現在,越來越多人偏愛自由行,規劃機票與住宿大多數人都改到Expedia、Priceline等線上搜尋引擎,自己探索旅遊選擇,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根據2015年數據,Expedia一年共獲得70億次航班搜尋,每個月平均也有4千萬個造訪者。就旅遊平台來說,Expedia從2012年就持續蟬聯全球最大旅遊零售業者龍頭寶座,而在行動網路的普及影響下,這個不斷追求科技應用的20年老品牌,為了生存下來,甚至守護它的龍頭寶座,都做了些什麼?

抓準行動化浪潮,優化多螢使用體驗

根據2016年美國統計資料,68%的年輕族群要規劃旅行時,都會先從上網搜尋開始;另外,高達50%的年輕族群會使用智慧型手機來進行旅遊規劃。換句話說,使用者不僅高度偏好上網搜尋作為旅遊規劃的方式,更有一半用戶不會跑到電腦前開網頁,而是直接用手機搜尋、操作。

Expedia App
2014年Expedia開始積極投資行動載具,強調多螢使用體驗。

搶先注意到這趨勢的Expedia,於2014年就開始更新旗下科技基礎建設與平台架構,新的搜尋科技與平台,讓他們能夠橫跨更多網站來尋找相關資訊給用戶,也能讓更多旅遊夥伴合作(像是租車公司、旅館飯店、信用卡公司等),互通資料庫服務,讓Expedia掌握最高的互通性與方便性。

同一年度,他們也開始加強投資行動App,讓用戶在旅途中就能隨時用手機App,找到當天臨時目的地的住宿處。當時,Expedia的App就已經獲得9千萬下載數,更有20%的交易都在行動裝置上進行。之所以獲得用戶歡迎,成功在行動裝置上取得使用率,不僅只靠開發一款App,Expedia還設計了許多小應用,讓用戶有更流暢的使用體驗。

例如,當用戶移動時用手機查了某段時間的機票價格,回到家改使用電腦瀏覽,對此多螢幕的使用行為,Expedia設計了Scratchpad的功能,自動儲存用戶的搜尋關鍵字與日期,當他們用同一帳號在不同裝置登入使用時,都能自動看到一樣的搜尋日期,以及最新的價格。

另外一項應用稱作「即時評論」(Real-Time Reviews),它會隨時追蹤用戶預定的行程,並請求即時回饋體驗心得與建議,藉此建立與航空公司、飯店等合作夥伴的關係。舉例來說,當用戶Check-In旅館飯店時,Expedia的App會寄送一個簡單問題畫面,詢問到訪飯店與Check-In的流程是否滿意,如果出現不滿意的回答,Expedia系統會直接告訴飯店業者,讓他們進一步進行客戶滿意度修復服務。

善用用戶行為大數據,創造獨門秘密武器

一部分Expedia的成功,來自於不斷的併購同行業者。對於Expedia這類平台來說,用戶行為數據就是的最大武器,不僅能夠預測行為來增加銷售,更能夠針對各用戶打造更加個人化的使用體驗,鞏固品牌在使用者心中的地位。

一開始,Expedia旗下就擁有Hotels.com、Hotwire.com等旅遊搜尋引擎,接著2012年底,它買下旅遊整合搜尋(Metasearch)引擎公司Trivago,以及挪威最大的旅遊公司Via Travel;2015年,再度併購搜尋引擎Travelocity、Orbitz等公司。

Expedia Brands
透過併購各家線上旅遊服務,Expedia除了擴大營收外,更獲得上千萬筆的用戶數據。

接連併購交易的發生,除了提高Expedia的盈利數字以外,最重要的是掌握了上千萬跨平台使用者的行為數據,增強了Expedia旅遊搜尋引擎。

舉例來說,透過多年的用戶搜尋紀錄,Expedia知道住在洛杉磯的用戶經常到拉斯維加斯、聖地牙哥、棕櫚泉等處度假。此資訊再跟線上廣告結合,當他們針對LA網路用戶顯示拉斯維加斯行程特價資訊時,就增加了10%銷售。

另外一項重要數據則是多年來累積的價格數據,透過分析這些數據,Expedia能夠用圖表顯示給用戶過去兩週的飛機價格,以及預測未來幾週是否會上漲或下跌,讓使用者在平台上能夠獲得更精準的行程估價、進而預訂到最優惠的價格。

這樣的技術,除了在Expedia自家平台實施外,Expedia還進一步把它變成旅遊業者的科技解決方案,讓旅館與其他旅遊業者,可以整合進Expedia的平台搜尋技術,提供自家住宿客訂機票、用旅館點數抵機票票價等服務。Expedia不再只是個搜尋引擎平台,更搖身一變成為觀光業者的科技方案提供商之一。

積極投入新科技,押寶語音助理、機器學習

700位數據科學家助陣,齊力開發新應用

在Expedia內部,一共有700位數據科學家,他們負責設計新的演算法來分析機票價格以及最好的飛行組合,透過不斷測試來找到最優惠好的價格組合推薦給消費者。其中他們積極採納的就是人工智慧技術。

Echo (3)
如Alexa般的語音助理,未來或許能自動幫用戶安排、預定行程。

除了內部應用的常識之外,對外,語音助理與chatbot也成為Expedia採納的服務,根據Expedia前任執行長達拉‧科斯洛沙希(Dara Khosrowshahi)的想像:「你會看到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裡,人們直覺地用語言來問問題,而到時候,我們就得能夠『回答』任何跟旅遊相關的資訊。」

從科斯洛沙希的想法衍伸,未來語音助理(不管是智慧音箱、智慧客服)應能取代現有的打字搜尋以及訂票系統,用戶只需要說想在哪段期間、到哪裡旅遊,AI助理就能馬上提供相關資訊與票價,甚至幫你訂好機票與飯店。雖然目前技術尚無法實現上述想像,但Expedia目前在亞馬遜語音助理Alexa上的應用,已經可以讓用戶查看訂票資訊以及預訂租車。

然而,面對後起之秀,像是Airbnb等,未來的挑戰還多著,更不用說,連搜尋引擎巨頭Google都加入。

市場競爭加劇,連Google都要跨足旅遊產業

Expedia近年來的成長與成功,奠定了他們在業界的地位。然而,還有更多從矽谷來的科技公司,都想瓜分觀光旅遊業這塊大餅。

在業界,Expedia最大的競爭者是Priceline,他們旗下掌有Booking.com、OpenTable等品牌,也積極運用用戶行為數據,提供更加個人化、更加完善的用戶體驗。

Airbnb Brian Chesky
Airbnb等矽谷公司,透過科技資源、新商業模式,也進軍旅遊業威脅Expedia。

另一個對手是Airbnb。透過提供家庭住宿,瓜分了旅遊搜尋引擎在訂房上的利潤。而為了與Airbnb一樣,提供用戶「非飯店式」的住宿,Expedia也買下HomeAway,在自己平台上提供類似Airbnb的住宿選擇。而HomeAway表現不差,在2017年第2季為Expedia帶來2.24億美元的收入。

再來則是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Google,近來頻頻增強自己的旅遊相關結果搜尋引擎,包含班機預訂服務Google Flights,能透過AI與數據提供用戶班機延誤預測資訊,最近更近一步宣布跨足訂房服務,讓用戶在搜尋結果以及預訂班機的同時,就能直接在Google頁面裡預訂房間。

而過去10幾年帶領Expedia成長的執行長Dara Khosrowshahi,半年前宣布離開Expedia,加入Uber擔任執行長一職,Expedia CEO職位則由前任財務長Mark Okerstrom接任。外部競爭者的威脅增加,加上內部組織轉變,Expedia在未來幾年該如何維持現有龍頭地位,將會是他們最大的挑戰。

資料來源:GeekWireExpediaDigital News AsiaHospitality NetFinancial TimesThe GuardianThe Seattle TimesCMOTechCrunch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創業到成功,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化身台灣新創最強後援、搶進全球科技商機
從創業到成功,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化身台灣新創最強後援、搶進全球科技商機

資誠(PwC Taiwan)在台成立55年,除協助企業成長與走向國際市場,也十分重視新創生態圈,為更好協助新創成長卓越,2018年,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Scale Programme因應而生,以「厚創新、後加速」為主軸,整合財務、稅務、法律、管理顧問等服務、以一站式平台協助智慧生活、智慧交通、ESG、金融科技、數位轉型、生技醫療、材料科技、智慧製造8大領域新創成長,以及促成新創、投資人與產業夥伴之間的鏈結,時至今日,不僅累計培育67個新創企業,更協助新創累積完成超過10億元的募資金額。

在日前圓滿落幕的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第六屆Demo Day中,有14家來自人工智慧、生技醫療、資安等領域的新創展示研發能量,吸引超過200位新創生態圈夥伴與會,共同尋找投資與媒合的新機會。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於會中表示:「Demo Day不僅是展示創新能力的關鍵時刻,更是跟投資人互動的好時機,建議『以終為始』的構思展示內容,例如,從商業模式、產品服務影響力與永續成長等角度切入,讓投資人與新創夥伴更了解自己;同時,也藉著一次又一次的梳理,讓產品服務更聚焦,團隊與業務持續成長。」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審計服務營運長徐聖忠
圖/ 數位時代

第六屆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培育近20個新創,Demo Day展現豐沛AI與生技能量

有別於其他加速器,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的定位是「厚創新 X 後加速」,透過六大機制協助新創完成規模成長的目標:6個月的客製化輔導計畫、專屬業師定期陪跑,創新創業學院與專業課程,更串聯龐大的企業、投資人與國際網絡,協助新創持續壯大、穩健出海。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創新創業服務主持會計師顏裕芳進一步指出:「本屆加速器培育的新創為歷屆最多,橫跨六大產業領域,不僅一對一深度輔導,更成功促成30家以上企業與投資人對接,平均每月舉辦一場媒合活動,此外,更透過橫跨20個國家的加速器網絡,更好協助新創在海外市場落地發展。」

PwC
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 創新創業服務 主持會計師 顏裕芳
圖/ 數位時代

在日前登場的Demo Day上,這股蓄積已久的能量全面爆發,在人工智慧、智慧生技醫療與智慧科技等領域展現令人驚艷的成果:

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生技醫療這個領域,不僅有「台灣牙易通」透過牙科資訊整合平台協助牙醫診所轉型,「鎂迪生醫」以奈米科學跟先進細胞追蹤技術進行創新癌症治療,「采風智匯」運用AI技術開發骨骼與心臟疾病輔助診斷系統以優化慢性病治療品質,還有「睿谷科技」展現以專利生醫陶瓷表面技術開發出的可吸收注射型人工骨、「久方生技」開發出的全球第二款無線手術刀等高階微創醫材,「益康生醫」以便捷的牙醫到府服務打破傳統就診模式,「唯寵」也展現新意,針對毛孩個體差異,開發出高品質、可靠的營養方案。在人工智慧與智慧科技方面,同樣可圈可點。

例如,「迪威智能」展現以聲學AI技術打造的高效會議紀錄管理服務,「十論科技」協助企業將流程、知識與數據整合進AI系統打造新世代人機協作模式,「樂易創」透過AI加速音樂創作流程與靈感實現,「繁晶科技」專注於提供兼具低功耗與成本效益的基地台晶片解決方案以搶佔市場商機,「互宇向量」專注於國產光纖陀螺儀技術,「奇妙水」將廢輪胎橡膠轉換為全球首個符合GB/T15904-2020標準的再生橡膠粉,以及「艾斯冰殼」打造台灣自主研發的APP防護產品。

為延續這一波豐沛且蓄勢待發的創新創業能量,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宣布第七屆招募正式啟動,未來將持續以財、稅、法為基礎,陪伴更多新創朝規模化發展,同時,鼓勵創投、中大型企業加入新創生態夥伴圈,以持續完善的企業、新創與創投交流平台極大化創新創業的綜效。

新創規模化發展的另一選擇:以創櫃板躍向大未來

根據《2024台灣新創生態圈大調查》,僅32.7%台灣新創已完成對外募資,若進一步細看募資階段,超過八成處於早期募資(天使輪與種子輪)階段,其次,因應政府的友善資本市場機制,新創團隊在國內IPO的意願隨之提升,較2023年高出6個百分點。

證券櫃檯買賣中心新創發展部研究員曹國榮表示,為協助企業在不同階段募集所需資源,櫃買中心建置上櫃、興櫃與創櫃等多層次市場,響應政府協助「中小微企業多元振興發展計畫」政策目標,將2014年設立的創櫃板蛻變為「創櫃板Plus」,透過增加推薦單位、簡化申請程序、廣納輔導公司、逐步優化登板公司體質以銜接資本市場等機制,扶植更多新創、創新與青年創業,以及挖掘更多隱形冠軍企業加入櫃買家族、進入資本市場,實現規模化發展。

「對新創團隊來說,加入創櫃板不僅可以免費享有公設聯合輔導、免辦公開發行(籌資成本低)、提升知名度、吸引人才與凝聚員工向心力、逐步擴大經營規模,更重要的是,不用公開發行股票即可創櫃,不會影響股權結構、決策下達等。」曹國榮表示,登錄創櫃板後,將享有豐富資源與友善措施,如擇優參加「創櫃菁英選拔會」、擇優補助「創櫃菁英課程」,以及協助強化公司財務業務體質等。「從2014年至今,已有30家創櫃板公司成功上櫃掛牌,接下來,將與資誠等輔導夥伴合作,期望協助創新企業在發展階段獲取關鍵資源,加速成長,進而促進經濟發展,創造企業成長之動能,激發企業交流合作的火花。」

PwC
圖/ 數位時代

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第七屆新創徵案中,期待全方位協助新創企業創造高峰,歡迎各界新創潛力新秀踴躍參與。更多有關資誠創業成長加速器 Scale Programme,請至:https://www.pwc.tw/zh/services/start-up/scale-up.html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