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BT專屬加密貨幣誕生!「粉紅幣」3大功能,拉攏社群也引爆消費力
LGBT專屬加密貨幣誕生!「粉紅幣」3大功能,拉攏社群也引爆消費力

如果將全世界的LGBT族群(女同性戀Lesbian、男同性戀Gay、雙性戀Bisexual、跨性別Transgender)群聚在一起,每年可以創造的GDP高達4.6兆美元,如此的規模將超越德國,可以成為全球第四大經濟體。

高消費潛力的同志族群,正是「粉紅經濟(Pink Economy)」背後巨大的能量,交友軟體Hornet創辦人Christof Wittig要將這股力量與區塊鏈(blockchain)結合,發行LGBT加密貨幣「粉紅幣(Pink dollar)」,目的不是為了炒作賺錢,而是要透過科技的力量,為全球LGBT族群發聲。

展現粉紅經濟,首款LGBT加密貨幣誕生

今年1月,在全球擁有2500萬用戶的同志交友軟體Hornet,宣布成立LGBT基金會(LGBT Foundation),這是一家總部位於香港的非營利組織,要透過區塊鏈的力量為LGBT社群謀福利,將「粉紅經濟(Pink Economy)」效益發展到最大化。

LGBT基金會在今年一月發布「LGBT Token(LGBT代幣)」白皮書,跟一般投資導向的加密貨幣不同,根據該基金會主席Christof Wittig說法,未來將透過區塊鏈的力量,將幫助受到迫害、歧視,身處貧困狀態的LGBT成員,以及釋放LGBT社群的經濟潛力。

Christof Wittig
交友軟體Hornet創辦人Christof Wittig將粉紅經濟與區塊鏈(blockchain)結合,發行粉紅幣。
圖/ Twitter

「LGBT基金會要透過粉紅幣(Pink dollar),幫助全球LGBT族群掌握自身命運,用我們的經濟實力驅動組織、個人的努力,讓弱勢LGBT成員獲得平等以及社會認可。」Christof Wittig認為,該基金會不僅可以支持LGBT相關產業,更有潛力將同志倡議活動推展到下一階段,透過區塊鏈技術也能讓LGBT成員的身份獲得保障,讓私密資訊可以掌控在自己手中不怕洩漏出去。

LGBT計畫負責人Ben Kubota表示:「LGBT是一股不可小覷的經濟力量,但是各大商家對他們的認知還十分模糊。」因此日前與舊金山灣區的部分商家達成協議,讓「粉紅幣」用來支付商品及服務,未來Hornet也可以用「粉紅幣」支付訂閱服務,將成為全球第一家接受粉紅幣支付的公司。

「粉紅幣」具三大功用

如何用區塊鏈、加密貨幣創造影響力,Hornet也列出了「粉紅幣」的三大功用。

以匿名形式幫助需要的人

加密錢包具有匿名的特性,只要擁有智慧型手機就能進行交易。

例如日前「車臣共和國」政府針對男同志展開大規模逮捕、打壓,Hornet表示,如果可以用智慧型手機匿名傳送金援,就能讓受壓迫的這些人有能力逃出車臣。

LGBT Token
LGBT基金會要透過粉紅幣(Pink dollar),幫助全球LGBT族群掌握自身命運,讓弱勢LGBT成員獲得平等以及社會認可。

回饋LGBT族群

若粉紅幣的持有人可以投票決定資金用途,那麼就能匯集成一筆龐大的基金,將可以用在任何跟LGBT社群相關的事務上。

展現消費力

即便目前全球有26個國家同性婚姻合法化,但許多企業仍忽略龐大LGBT族群的需求,甚至拒絕販售商品給LGBT族群。

聯合國愛滋病聯合規劃署研究員Erik Lamontagne曾說:「簡單來說,你恐同等於害自己越賺不到錢。」Hornet創辦人Christof Wittig認為,同志具有極大的消費能力,粉紅幣能讓LGBT族群將錢花在支持他們的企業組織上,「許多商品對這塊了解的很少,區塊鏈可以讓品牌服務直接對準LGBT族群,讓他們更好了解這股潛在商機。」

消除ICO風險疑慮,與加密貨幣專家合作

此外,LGBT基金會計劃於今年4月進行ICO(首次代幣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用於LGBT商業活動以及保護LGBT成員權益。

LGBT Token
LGBT基金會計劃於4月進行ICO(首次代幣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推動LGBT相關活動。
圖/ LGBT Token

不過創立一款虛擬貨幣存在相當大的風險,投資者購買意願也是關鍵。根據Bitcoin.com統計,去年共902件ICO專案中,46%都以失敗告終。Christof Wittig表示:「我們絕對會確保所有參與的人都是安全的,並確保能使商家和消費者受益。」同時也說,LGBT基金會也會跟有經驗的加密貨幣投資者以及安全專家合作,設計出「有意義的代幣(Token)」。

簡單來說,讓LGBT族群理解自身的經濟潛力,就是LGBT代幣最大的目標,「這可以讓命運掌握自我們手中,如果我們聚在一起,就能看到社群團聚的力量。」Christof Wittig這麼形容。

資料來源:BtcmanagerincLGBTtokenHornet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為何台灣製造業在「智慧製造」卡關?AWS白皮書點出問題,提供實踐最佳解
2025.08.13 |

全球製造業正處於前所未有的挑戰中,從勞動力短缺、供應鏈脆弱,到淨零碳排與數位轉型需求的成長,每一項趨勢都正重新定義產業格局。對此,AWS 發布《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白皮書,深入剖析製造業在全球地緣政治與市場變化下的挑戰與機會,提供台灣製造業適合的落地策略與最佳實踐方法。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擔心無法回本、缺乏知識技術,台灣升級「智慧製造」卡關中

台灣製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同時面臨地緣政治風險、技術門檻高、人才缺口大等多重挑戰。其中在供應鏈韌性方面,壓力更為顯著。根據英國營運持續協會統計,全球近 8 成企業在過去 12 個月曾遭遇供應鏈中斷事件,凸顯全球供應鏈的脆弱,台灣製造業也難以倖免,特別在國際局勢不確定性與在地原料依賴度高的情況下,會進一步放大成本與交期風險。

生成式 AI 應用快速擴展,預計 2025 年台灣企業導入將進入早期大眾階段,並以半導體產業為先導,逐步擴散至其他領域。DIGITIMES 調查顯示,已有 18.1% 的企業採用生成式 AI,並積極用於改善營運效率與產品良率,然而仍有 31.5% 的企業尚未規劃導入,主因包括成本考量、缺乏知識與技術、產業需求不明確,使企業在大規模部署時保持謹慎態度;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發布的《2023 臺灣企業轉型現況及需求調查》也顯示,37% 的企業擔心智慧製造投資報酬率過低,30% 缺乏導入知識與技術,27% 不清楚如何實踐,導致智慧製造推動困難。在電子製造業迫切需要專業人才之際,許多產業面臨預算與數據分析能力不足的窘境。

AWS
圖/ AWS

此外,勞動力老化也是台灣製造業的問題。以國發會數據估算,2030 年台灣 50 歲以上就業人口將達 23.8%,導致技術傳承與產線穩定性受衝擊;同時 2050 年淨零碳排目標,迫使製造業必須進行碳盤查與能源優化;加上雖然 9 成企業已啟動數位化,但多數仍停留在營運系統,生產端 IoT 與 AI 應用不足,數據價值未被充分釋放。上述都恐將成台灣製造業升級的阻礙。

全球製造業大變局,智慧製造成關鍵突破口

根據媒體《DIGITIMES》研究,全球智慧製造市場規模將從 2024 年的 3,212 億美元,快速成長至 2033 年的 1 兆 1,583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高達 13.7%。在社會和全球趨勢的推動下,不只對台灣的製造業帶來新的壓力和挑戰,同時也催生了產業升級需求。

所幸,隨著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日益成熟,替台灣製造業帶來更多可能。目前,IoT 透過連接感測器與生產設備,已實現即時監控與資料收集,並支援預測性維護與生產最佳化。世界製造業基金會報告顯示,IoT 已成企業智慧製造的首要投資項目;此外,智慧製造上,AI 現已被廣泛應用於品質檢測、生產流程優化與預測性維護,企業若結合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與生成式 AI,即能以數據驅動決策,提升生產靈活性並降低成本。

同時,隨著「數位雙生」的發展,企業可藉其進行「虛擬試錯」與「情境模擬」,在導入新技術前,先模擬其對現有產線的影響,或預測潛在風險與資源耗損,避免浪費;另外,在 AI 大規模應用下,數據隱私、安全風險成為顧慮。「主權 AI」確保企業在可信的基礎架構中進行數據分析與模型訓練,降低數據外流風險,並支援在地資料中心部署,以滿足低延遲、高安全需求。企業若在產業升級中,將智慧製造的 4 大技術整合,即能在自家領域有效推進。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白皮書限時下載

加速轉型關鍵夥伴登場!AWS 台北區域重磅上線

AWS 作為全球雲端運算領導者,深耕台灣市場多年,成為製造業升級「智慧製造」的鑰匙之一,提供全方位資料策略、生成式 AI 創新、敏捷性等多種解決方案,協助製造業突破瓶頸。

過往製造業資料分散在 IoT 裝置、舊設備、資料湖、雲端資料庫與內部系統中,缺乏統一結構與命名規則,也受到組織文化與部門隔閡影響,導致難以擴展或有效利用。藉由「AWS 工業資料經緯」框架,能支援多來源數據關聯與脈絡化,可用於分析、AI 模型訓練與數位應用程式開發,讓資料運用最大化。藉由 AWS 的高性價比基礎設施與豐富合作夥伴網路,企業可大規模部署生成式 AI 應用。

製造業期待透過生成式 AI 來加速產品開發、提升營運效率、優化供應鏈並強化客戶體驗。AWS 提供完整 AI / ML 服務,支援模型建置、訓練、推論與部署全流程,助企業快速、安全落實 AI 應用。企業可將專有資料導入基礎模型,進行微調與最佳化應用。

同時,為協助製造業在全球市場中維持高度韌性與營運敏捷性,AWS 已於 2025 年初在台灣設立全新 AWS 台北區域,涵蓋三個可用區,將使企業能就地處理與儲存必須留存於台灣的資料,確保資料主權與合規性,同時降低延遲、提升應變速度。AWS 預期將在台北投入數十億美元於營運、基礎設施與客戶支持,幫助製造業數位轉型。

立即下載 ➤《全球地緣新局時代下的製造戰略:台灣產業韌性與轉型關鍵策略》
掌握產業趨勢、實戰案例與資安關鍵策略,打造下一階段的製造業競爭優勢!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