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AI與數位轉型影響,IDC:近8成工作在未來三年被改變
受AI與數位轉型影響,IDC:近8成工作在未來三年被改變

過去一段時間來,關於人工智慧(AI)將取代哪些工作,又將創造哪些工作的論戰層出不窮,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DC最新調查,受到AI和數位轉型影響,有近8成工作將在未來三年內被改變,包括因數位投資而產生的新職務,或透過技能提升,成為較高價值的職位等;不過IDC也發現,現有工作中,有23%被歸類為可被自動化取代、可外包或多餘的工作。

具AI、大數據相關知識,為工作職位加值

這份名為《解密數位轉型對亞太地區經濟影響》(Unlocking the Economic Impact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in Asia Pacific)的研究報告,由微軟及IDC亞太總部共同發布,針對亞太區15個經濟體中,1,560個中、大型組織的業務及IT部門主管,特別是能夠影響組織數位策略的決策者調查,所屬產業遍布金融服務、政府、醫療照護、製造和零售等。其中,也包含100位台灣組織的代表。

這些台灣受訪者認為,在未來三年內,有80%的工作將因數位轉型而脫胎換骨,而目前市場現有工作中,有56%都將重新配置成為高價值的職位,或將針對數位時代的需求訓練新技能。

至於哪些新技能最重要呢?根據職場社交平台LinkedIn最新研究,從數位技能的角度切入,台灣需求最熱門的技能為大數據、軟體及使用者測試,還有人工智慧。LinkedIn認為,AI、大數據和雲端運算相關,未來將成為台灣數位人才的基本知識技能。

2021年,數位轉型將貢獻台灣半數GDP

隨著各經濟體加速數位轉型的腳步,IDC亞太總部數位轉型實踐研究主管Daniel-Zoe Jimenez預期,到2021年,亞太地區GDP至少有60%來自數位產品與服務,各產業的成長動力都將來自數位加值過後的商品或服務、營運方式以及關係經營等。

IDC表示,數位轉型對傳統商業模式的影響快速,且普遍顛覆既有模式。而在台灣方面,2017年台灣GDP約有6%來自於直接使用行動應用、雲端、物聯網(IoT)、人工智慧(AI)等數位科技打造的數位產品及服務。

IDC預期,同樣到了2021年,數位轉型將為台灣增加150億美元GDP(超過4,000億台幣),每年額外產生0.5%的GDP年複合成長率;屆時,台灣GDP的一半產值將來自利用數位技術所創建的數位產品和服務。

IDC也提醒,組織要成為數位轉型的領先者,除了創造數位文化、建立資訊生態系外,也可以從小處著手,像是鼓勵員工擁抱微型革命,透過小而快速的專案帶來正向的業務成效,並且善用AI,替個人及組織培養因應未來的技能,為數位經濟做好準備。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