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新創不是只有B2C,美國知名B2B新創全解析
科技新創不是只有B2C,美國知名B2B新創全解析

大眾傳媒為了刺激閱讀量,通常都會將報導重點放在社會大眾有感的議題上。科技傳媒亦同,不管是The Next Web、TechCrunch、Engadget、CNET等,還是台灣的數位時代、INSIDE、科技報橘等,幾乎都會以手機、App、社交網路、民生O2O等消費者市場(B2C)導向的議題為主。

舉例說明,以美國科技大公司為例,大家常常聽到蘋果、谷歌、臉書與Twitter等公司新聞,但卻很少聽到IBM、微軟、甲骨文與Salesforce的新聞(甚至讓人誤以為這些公司已過氣,甚至搖搖欲墜)。同理,新創公司大家應該都聽過Uber、AirBnb、Oculus與Snapchat等,但是以企業應用(B2B)為主的美國科技新創公司很多人都沒有聽過。

其實,美國科技新創界在企業應用上有更多高潛力的公司和獲利模式。通常B2B科技新創A輪以後營收都上看兩至三百萬美金,而B輪後營收突破千萬美金並非少數,整體而言,無論是營收、估值還是可預期性,都完勝B2C科技新創。

行銷管理平台

說到行銷,除了十多年前就上市的Salesforce以外,行銷與廣告科技的創新在美國新創界從來沒有停過。美國廣告和行銷生態已經從過去廣告商販賣廣告模式,走入穩定的競標市集生態。

廣告競標市集生態意味著:
1. 廣告利潤因為市場機制而大幅上升
2. 因為市場競標的定價策略需求,使得機器學習和大數據的投資和應用大幅增加
3. 由於廣告播放開始採用機器學習而自動化,使得美國企業買廣告的習慣走出「亂槍打鳥」,走向精實化
4. 直接推動了企業組織內行銷、業務與客服進行管道和資料整合

以廣告競標市集為例,美國最大的AppNexus年營收已經超過二十億美金,淨利超過兩億美金,是極有可能掛牌上市的超級獨角獸。

而因為市集帶動的資料分析、資料整合和自動化需求,則是催生了Hubspot、Intercom等行銷業務管道管理平台,將客戶瀏覽習慣、廣告播放、客服訊息、業務資料等全部整合並自動化。如今Hubspot已經掛牌上市,Intercom已躍升獨角獸。

有趣的是,行銷管理科技產業即是一個以美國東岸而非矽谷為軸心的產業。

人力資源管理平台

嚴格上來說人力資源平台已經存在很久,但依然有不少新創不斷地改善聘僱、人事管理的應用解決方案。以聘雇為主,簡單而言可以分為全職VS派遣/顧問,以及大企業VS科技新創兩維度。


以兼職、派遣工和顧問職為主,過去Indeed以及Upwork(前身分別為Elance與oDesk)是兩家積極併購整併的美國科技公司,這兩大平台上可以找到不少各類派遣工,甚至可以跨境聘僱別國的工程師和設計師。整個派遣和顧問的聘雇管道,在過去十幾年的演進,已經相當的流暢且平價。(註:這也是為什麼台灣作為軟體代工基地並沒有明顯優勢,因為在美國透過這些平台聘僱派遣工或是開發中國家的工程師非常容易。)

而全職為主,Glassdoor相對來說有更多全職職缺。由於科技業和科技新創產業的人力需求與日俱增,AngelList的A-List與Hired等平台,都將重點放在新創公司和工程師、設計師與主管的自動配對。

由於人力資源活動蓬勃,公司的評價也成為重要的需求。Glassdoor與Comparably都是相當熱門的公司評價系統。

系統監控和品管自動化

科技與實業大幅整合、雲端服務普及化,意味著科技平台的運算需求和資源管理規模每年成倍數成長,若不將工程和品管自動化,很難控制人事成本。

雲端架構監控平台NewRelic已經掛牌上市,其提供工程師和工程經理高階系統監控服務,讓工程團隊可以將網路、介面載入、伺服端資源負載與資料庫查詢效率等整合成為視覺化介面。

除此外,因為電玩產業、手機應用和物聯網發展蓬勃,許多本機(Native)的低階應用程式又開始盛行。因為使用者流量大,光從這些低階應用程式蒐集當機、錯誤資訊並且進行即時分析,與Jira類的專案管理系統自動同步、進行部分的自動工作分配。

目前市場上的系統偵錯自動化平台新創如Backtrace、Bugsnag與Sentry等都有知名創投基金背書,營收突破億元新台幣。隨著物聯網和電競產業持續成長,系統監控和品管自動化平台的產值和營收可望大幅成長。

人事和營運管理平台

另外一個企業剛需就是人事與營運過程管理,這類需求包括薪資支付、退休金、休假、員工健保與員工福利管理。如紐約人事科技新創獨角獸Justworks,其全套性的人事管理平台,讓人事管理平台散戶市場的衛冕者Trinet備受壓力。

除此外,其他人事科技新創公司則專精個別營運過程自動化。如Abacus提供公司簡單且快速的員工費用補償系統,員工只要上傳費用收據且主管核准後,自己銀行帳戶內就會收到款項。而Rocktrip則利用遊戲化點數平台鼓勵員工出差時選擇較便宜機票、旅館或民宿,將省下的出差費換成點數兌換禮品或其他福利。

短結

相對於台灣與中國的科技業,美國B2B科技新創產值很大,仔細評估知名創投投資標的,許多創投投資B2B公司的金額明顯高於B2C。很可惜的,由於一般大眾對於B2B應用不熟悉,很少媒體報導。


不成熟的科技新創生態圈,B2C公司多半是噱頭掛帥,掛牌上市曇花一現後將負債丟給散戶作冤大頭,這樣的生態長期而言,對國家整體產業競爭力有害。


以科技新創環境來講,真正成熟的生態圈除了生出一堆衝流量、毛利薄如蟬翼的民生消費平台外,應該要能透過更多的B2B科技公司提升其他產業的營運效率和毛利率,才是新創公司有效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方法。

《數位時代》長期徵稿,針對時事科技議題,需要您的獨特觀點,歡迎各類專業人士來稿一起交流。投稿請寄edit@bnext.com.tw,文長至少800字,請附上個人100字內簡介,文章若採用將經編輯潤飾,如需改標會與您討論。

(觀點文章呈現多元意見,不代表《數位時代》的立場。)

關鍵字: #B2B #新創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屹立43 年專注標準電源,明緯企業如何以自身優勢並結合創新戰略,實現百年標竿企業的願景
屹立43 年專注標準電源,明緯企業如何以自身優勢並結合創新戰略,實現百年標竿企業的願景

明緯企業(MEAN WELL)成立於1982年,總部位於台灣新北產業園區,是全球少數專注於標準電源供應器的品牌製造商,產品功率含括0.5W~30000W,符合國際安規,被廣泛應用於工控、醫療、資通訊等多種產業;歷經43年的努力,明緯企業不僅在全球各地設立18個銷售辦公室,更設置3個研發中心、5個生產據點、8個物流倉儲、9個技術支援中心,同時,串連全球超過260家經銷夥伴,以「快速交付、安全可靠、隨時可得」的品牌承諾累積服務超過上萬家企業客戶數,穩居全球標準電源市場領導地位。

以客戶需求為核心,明緯企業3策略形塑差異化競爭力

2025年4月,市場研究機構Micro Technology Consultant公布全球電源供應器製造商排名,明緯企業名列第五,與前四名倚賴OEM/ODM模式的電源廠不同,明緯企業是榜上唯一以自有品牌–MEAN WELL–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的企業,背後的三大關鍵策略是:

第一:持續優化標準化產品。明緯企業技服中心課長謝正堂表示:「我們不僅與時俱進的提供多元產品選擇,更專注於精進產品功能與取得最多國際認證,例如今年推出的XDR系列導軌型電源供應器的功率密度便較前一代提升80%以上,目標是讓客戶可以快速取得高性價比的即用型產品。」也因如此,明緯企業不僅提供AC/DC 電源供應器、DC/DC 轉換器、LED 驅動電源、導軌型與基板型電源、電池充電器與逆變器、UPS與電源管理模組、特殊應用電源與周邊配件等標準化產品,更因應工業控制、LED照明、醫療、交通與綠能等跨產業需求取得相應的國際認證,同時,以自動化生產機制進行規模量產以確保成本競爭力。

明緯企業技服中心課長謝正堂
明緯企業技服中心課長謝正堂
圖/ 明緯企業

第二:完善全球經銷網絡與提供在地化支援服務。明緯企業除在全球9個國家設立分公司與辦事處,更與歐、美、亞超過260家經銷商締結深厚的合作關係,由其提供產品銷售、維修與服務,讓企業客戶快速取得所需產品,放心且安心的應用在各個領域。

明緯
明緯企業集團分佈圖
圖/ 明緯

第三:透過虛實整合服務快速回應市場需求。明緯企業除透過官方網站提供完整的產品資訊,如產品型錄與規格書、技術文件、安裝手冊、認證與檢驗資訊,以及產品壽命與相容性資訊等,更於2020年8月推出線上展覽館,讓客戶可以從三大產品範疇、12個展覽館快速找到產品資訊,此外,還可透過線上產品諮詢,大幅提升選購體驗並縮短採購流程,讓企業客戶可以快速因應市場需求變化。

明緯
線上展覽館
圖/ 明緯

「透過可接受少量多樣的標準化產品、全球經銷網絡,以及虛實整合的服務能量,我們不僅形塑品牌信譽,也墊高了同業競爭者的進入門檻,成功以差異化產品服務引領市場發展。」謝正堂如是總結。

不僅提供標準化產品,更協助經銷商轉型為智慧解決方案供應商、滿足客戶創新需求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明緯企業除提供適用於各產業的標準化電源產品,更因應市場需求、攜手經銷商夥伴提供產業所需的解決方案。謝正堂進一步解釋,隨著智慧化產業發展,企業不僅需要標準品,更期望明緯企業與經銷夥伴可以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因此,明緯企業除在廠內實作綠能、儲能系統與智慧燈控等場域,今(2025)年,更進一步協助經銷商夥伴轉型,以協作機器人、智慧自動化工廠、智慧家居、智慧商辦、智慧燈控,以及移動式儲能系統電源等解決方案滿足市場需求。「今年,我們的經銷商–耀毅企業、永鉅電機與中和碁電–將前進2025台灣機器人與智慧自動化展,展示自動化、綠能科技與其他智慧解決方案,協助更多企業智贏未來。」

除透過參展等方式讓全球客戶了解明緯企業與經銷夥伴可以提供智慧解決方案,明緯企業亦積極透過線上展覽館等方式展示以機架式電源(Rack Power)、模組式電源(Modular Power)、系統電源(System Power)三大產品線搭配其他產品,如控制器、智慧管理設備與介面配件等,以「3+N」的概念讓智慧解決方案可以依造客戶需求整合電源模組、控制器、監控與智慧通信等功能。

明緯擁有超過一萬種標準電源機型與全球當地專業技術服務團隊,透過相關技術諮詢服務,可依客戶應用需求提供產品與組合式系統解決方案。

3+N產品涵蓋模組電源、機架式電源、機櫃系統電源等產品,結合數位智能控制器或搭配超過一萬種標準電源機型組合應用,提供多產業應用。

展望未來,明緯企業將持續攜手全球經銷夥伴,以安全可靠、即取即用的高品質電源方案,引領全球標準電源市場潮流,打造共創、共榮、共贏的永續生態系。

了解更多MEAN WELL合作夥伴
立即看線上展覽館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