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城影展被除名、金獎導演反對角逐奧斯卡,電影業為何那麼討厭Netflix?
坎城影展被除名、金獎導演反對角逐奧斯卡,電影業為何那麼討厭Netflix?
2018.03.28 | Amazon

「我不認為那些象徵性在幾家影院上映,而且上映時間還不到一個禮拜的電影,有資格獲得奧斯卡提名。」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在接受英國ITV News訪問時談起Netflix,毫不避諱地表示,他認為Netflix沒有資格參加奧斯卡。

但,這已經不是Netflix第一次被國際影展拒之門外。

就在2017年,Netflix推出的兩部電影,韓國導演奉俊昊之作《玉子》、美國導演諾亞波拜克執導的《邁耶維茨的故事》入圍坎城影展,Netflix首次角逐金棕櫚獎。但在5月開展前卻發生變卦,主辦單位宣布「電影得先在法國上映,明年才有參賽資格。」表明是針對慣於線上首映的Netflix而來,究竟Netflix為何一步步被權威力量推向邊緣?

netflix玉子
去年韓國導演奉俊昊執導的Netflix原創電影《玉子》,入圍坎城影展卻因未在法國電影院先上映,無法參賽。
圖/ Netflix

坎城影展談判破局,Netflix被邊緣化

坎城影展這次的風波,得先談談法國的電影發行制度。

首先電影要上映,第一波是在電影院上線,接著輪到電視台播放,等到可以在影音串流平台開播時,需歷經3年時間。而Netflix的原創電影,向來多在線上平台「首播」或「獨家播映」為主,以吸引觀眾成為會員付費觀看。雖然也有例外,2015年出品的《無境之獸》曾在線上、線下同時上映,卻因票價問題引發了爭議。

雖然Netflix的原創作品中,包括電影、電視影集、脫口秀等各類型節目,而電影只占少數一部分,對產業不至於造成嚴重影響,但根據官方數據,Netflix全球用戶數已累積達1.17億,可以在1700種不同連網裝置上觀看。以上述提及的《無境之獸》為例,若一部電影線上、線下同時都能上映,那線下票房要如何把持住?這勢必是電影院業者,最擔心的問題之一。

坎城影展主席蒂埃里福里莫,便直接與Netflix劃清界線:「電影的歷史和網路的歷史,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

名導史匹柏:Netflix電影沒資格角逐奧斯卡

回顧Netflix創作之路的成績,並不算太差。自2013年起,自製原創劇《紙牌屋》名聲大噪後,變相成為影視製作公司,光是去年就砸下60億美元(約新台幣1746億元)開發原創內容,今年加碼至80億美元(約新台幣2329億元),預計今年原創作品將達700部。在今年第90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旗下獨立發行的《泥沼》,入圍「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創歌曲」、「最佳攝影」等3項大獎,《伊卡洛斯》也奪下「最佳紀錄長片」。

史蒂芬史匹柏
執導《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和《搶救雷恩大兵》等多部經典大作的奧斯卡金獎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接受英國ITV News採訪時表示,Netflix沒有資格角逐奧斯卡。
圖/ YouTube

儘管如此,史蒂芬史匹柏身為電影先驅,卻認為基於電影製作成本考量,Netflix投入的規模只是「電視製作」等級,最多只能稱作「電視電影」,認為Netflix等影音串流平台,讓小型的電影製作人可以獲得資金,但也把作品限制在小小的電視螢幕上。

「當然,如果是一部很優秀的電影,是有資格可以得到艾美獎,但不是奧斯卡獎。」他補充道。

電影公司為何眼紅?時效、價格、內容成差異關鍵

過去史蒂芬史匹柏執導《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辛德勒的名單》和《雷霆救兵》等多部曠世之作,從對《侏羅紀公園》的特效要求,到以VR世界為背景,即將上映的《一級玩家》,都可看出他是個跟隨時代前進的導演。

對Netflix的反彈,重點應該不在於製作規模太小,電影史上有太多小成本製作,但卻獲得巨大成功的實例,像是2004年出品的《奪魂鋸》,製作成本僅120萬美元(約新台幣3498萬元),截至目前全球票房已超過1.039億美元(約新台幣30.28億元), 重點是對「影院上線」的堅持

目前Netflix和一般大型電影公司,已沒有太大區別。但Netflix打破規則,第一點在於時效性,若以一部新電影為例,在Netflix上映,可在線上提供觀看的時間非常長,相較一般電影通常僅上映1至3個月,時間長很多,且電影院還得考慮同時上映新品等問題,競爭激烈。

第二點在於價格,以台灣為例,Netflix會員1個月最低270元起,就算是為了新電影而購買,之後可以觀看的內容還有很多;而在台北,電影院一張票價就約300元上下。第三點,在於題材的廣度,Netflix平台上選擇性多元,而電影院是服務所有消費者,內容上更偏大眾主流。

或許是覺得不公或是眼紅,不只史蒂芬史匹柏,憑著《敦克爾克大行動》入圍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克里斯多福諾蘭,也批評Netflix的電影沒有在影院上映,或是線上線下同步上映這件事。

串流平台興起,北美電影票房銷量受挫

但,全球電影票房衰退的趨勢無法逆轉。根據權威票房網站Box Office Mojo統計,單單在北美地區,2017年電影票共賣出12.39億張,和2016年下降5.8%,創下1992年以來的最低點。

分析其原因,Box Office Mojo指出,去年在OTT平台上的付費訂閱支出達95億美元(約新台幣2767億元),較前年成長了31%;而在線上電影的花費則為22億美元(約新台幣641億元),成長6%,可見影音串流平台對電影內容的擴增,也多少影響票房。

Amazon Studios
和Netflix相比,Amazon製作電影,在影院上映的策略,就相對溫和許多。
圖/ Amazon Studios

Amazon策略較溫和,影院上線優先

除了Netflix,同樣也致力於原創影劇的Amazon、HBO,投資在該領域的費用也逐年成長,2017分別耗費45億和25億美元;而蘋果日前也宣布,將在一年內投資10億美元打造原創內容。

以線上為主的原創影視內容竄起,OTT平台逐漸改變傳統觀看的習慣,但以Amazon為例,採取作風和Netflix就不同,仍先以電影院上映優先,下檔後再於平台上線,策略相對溫和多。OTT業者究竟該如何和傳統電影、電視取得平衡互利,才是整個影視產業需要齊心解決的問題。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不只守成,更下一城!看kure.fit、Fullicon、華夏玻璃如何用亞馬遜讓傳產翻轉成國際潮牌

台灣上市櫃公司高達七成為家族企業,其中,中小企業佔比高達95%,在二代傳承創新的過程中,不僅面臨信任、制度、認同等管理議題,還必須透過創新思維與數位平台工具打造與持續深化市場競爭優勢,方可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生存、茁壯,甚至是成為產業變革者。事實上,這也是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積極透過品牌重塑、擁抱創新科技,以及透過跨境電商佈局全球市場的原因,並且成功在詭譎市場中屢屢創新突圍、締造佳績。

不只是傳承,更透過品牌經營讓家族企業酷起來!

成立於2019年的kure.fit是一間專注於女性健身器材與居家運動的品牌,透過亞馬遜美國站、英國站與中東站進行產品銷售,2025年上半年度,創下美國銷售年成長率358%好成績。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認為其中的關鍵是:「提供客戶高價值產品與服務,並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快速拓展站點創新局。」

亞馬遜全球開店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分享品牌打造經驗時,提到父親常說「服務」是家中工廠發展最關鍵的因素,這也是他創業以來一直銘記在心的價值。
圖/ 數位時代

黃永沅的創業故事——kure.fit 的成立——與家族企業息息相關。他說:「我父親黃泰翔擁有敏銳的市場嗅覺,幾乎你想像得到的消費性居家電子產品,我們家都生產製造過。為跳脫傳統製造思維、進一步擴展全球布局,2019 年回到家族公司後,我開始積極導入數位化與數據化手法以維持市場競爭力,同時也嘗試建立品牌,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進軍海外市場,讓 kure.fit 在 2024 年憑藉可調式啞鈴組、壺鈴、加重手環等商品大幅提升營收獲利。」

他坦言,選擇亞馬遜全球開店,是綜合研究過市場及相關條件的必然之選。「台灣具有高度彈性的製造實力,卻苦無與全球用戶直接接觸的機會;而亞馬遜正好打開了這扇窗,讓我們能用最經濟、高效率的方式快速測試、修正與擴張,對新品牌來說,是極具價值的通路。」

他進一步補充:「上一代累積的資產讓我擁有比較多的機會探索與試錯,而亞馬遜全球開店則讓我可以用最具成本效益的方式布局全球市場。」例如,透過參與亞馬遜全球開店官方團隊為賣家提供的在地支持計畫與課程,kure.fit獲得一次性的帳號健檢、選品分析、營運問題排除,以及 1 對 1 經理輔導,大幅提升全球布局與品牌行銷的能力。

類似的二代傳承與創新旅程也發生在保健收納藥盒創新品牌–護立康(Fullicon)-身上。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認為:「二代不是只能接班,相反的,可以透過自有品牌創業、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將產品服務推向全球各地,創造嶄新的營收獲利。」

把時間回溯到2019年,為解決OEM與ODM客戶削價競爭亂象,李承樺在家人與客戶的支持下,啟動自有品牌–護立康(Fullicon)上架亞馬遜拓展業務,爾後,透過產品設計、功能強化、專利佈局與亞馬遜全球開店擴展國際市場業務,不僅成功將藥品收納盒打進日本站前三的成績、創下4.8/5的高消費者評價,更榮獲亞馬遜全球開店2024年度傑出賣家–「最速全球布局轉型獎」–的肯定。

亞馬遜全球開店
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分享,加入亞馬遜之後,透過世界級的品牌與市場資訊,他更了解專利的重要,經過多年努力,目前專利已經成為Fullicon營收來源一環。
圖/ 數位時代

對台灣百年玻璃製造商–華夏玻璃–來說,傳承固然重要,但是,唯有突破既有框架才能創造第二成長曲線,因此,成立自有品牌–SOUL ONE,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銷售自有產品以深入了解北美消費者輪廓,例如對玻璃製品的需求與偏好,進而提供最佳產品服務,為前進北美零售商店市場做最佳準備。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進一步解釋會加入亞馬遜、以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北美等國際市場的原因有三:「首先是品牌形象佳、是北美消費者喜愛的購物網站;其次是可取得消費者回饋聲音以及後台提供豐富的市場洞見,讓團隊成員可以快速調整產品、包裝與行銷等策略;最後是透過功能強大的亞馬遜物流(FBA)機制輕鬆擴展全球業務。」

從上述的kure.fit、Fullicon與華夏玻璃SOUL ONE的布局,可以清楚看到:二代不僅是傳承與守成,更是主動出擊與翻轉市場的關鍵推手,讓家族企業經營也可以很酷且創新。

亞馬遜全球開店
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於專訪時指出,作為企業核心的決策者,在面對爆炸的資訊與選擇時,更應該專注而冷靜,謹慎為公司營運做出最適切的選擇。
圖/ 數位時代

亞馬遜全球開店助二代繼承者高效打造品牌與布局全球業務

亞馬遜全球開店不僅讓企業以自有品牌布局跨境電商,更有助於企業重整商業邏輯、發揮OEM、ODM與OBM的經營綜效。對此,Fullicon副總經理李承樺面帶微笑地解釋:「我們公司–益麟企業–的業務分成三塊,分別是負責台灣市場的業務部門、以官網與參展等方式經營的OEM與ODM外貿部門,以及由我負責的、透過亞馬遜全球開店布局的全球電商部門;其中,電商部門的營收雖然僅占公司整體營收的一小部分,但帶來的成效遠超乎預期。」

首先是產品開模與製造後即可直接(透過電商)銷售,不像過去必須花費1到2年的時間跑市場與找客戶;其次,可以直接傾聽客戶心聲以加速產品功能的迭代與優化,例如方便關節炎患者取用藥品的彈跳保健盒設計等;最後則是挹注外貿業務發展。李承樺表示:「我們有韓國客戶因為看到亞馬遜的Fullicon藥品收納盒而主動找上門、向外貿部門下單,開啟跨業務單位的合作綜效。」

kure.fit創辦人暨執行長黃永沅則直言:「做工廠最怕離消費者太遠。」需要像亞馬遜全球開店這樣的外部夥伴提供協助,讓kure.fit可以突破區域限制、深入了解各個市場脈動,為每一個產品找到新出路。例如,亞馬遜商機探測器與選品指南針等官方選品工具讓kure.fit可以同時掌握產品類別與市場資料以高效布局新市場,如將女性健身器材銷向中東等新市場,讓品牌營運穩健邁向全球市場。

「企業的創新轉型旅程是一個又一個關鍵決策交織而成,亞馬遜提供的數據資料讓我們可以更精準且有憑據的下達各項決策,以更有責任感與使用感的方式推進二代傳承與創新。」關於亞馬遜全球開店帶來的綜效,華夏玻璃執行長廖冠傑如是總結。

總的來說,二代接班不僅是傳承,更是品牌重塑、通路重組與文化再定位的新起點,在這個過程中,與亞馬遜全球開店這種世界級企業合作,不僅有益於簡化傳統外貿的繁雜談判流程,更讓台灣企業可以更精準且高效的方式布局全球、透過出口電商快速回應市場需求,進而加速創新步伐與鏈結業務績效,讓台灣企業走出新路、演變為令人驚豔的「酷」品牌關鍵。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蘋果能再次偉大?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