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錯是人類的天性!」北醫團隊取經健保資料庫,用AI把關問題處方箋
「犯錯是人類的天性!」北醫團隊取經健保資料庫,用AI把關問題處方箋

理解用藥錯誤,可以從兩則歷史新聞開始。十多年前,新北市有醫院錯把肌肉鬆弛劑當成B肝疫苗,7名新生兒被施打後,腦部出現異常反應,不幸釀成1死6傷慘劇。更久遠前,曾有民眾被狗咬傷,求助北市知名的教學型醫院,急診室醫師開藥時,卻將抗生素盤尼西林(Penicillin)誤植為急救用的高濃度鉀離子(Potassium),該位民眾當場心臟驟停。

這些案例留下的教訓猶在,而藥物劑量錯誤、使用方式混淆等醫療糾紛,從0.5顆變5顆、外用變口服,在大醫院、小診所都有可能上演。透過人工智慧AI技術,台北醫學大學團隊開發出的「智慧型藥物安全系統」,將有效降低用藥錯誤的風險。

用藥錯誤四大類,處方錯誤最難挽救

用藥錯誤的情況有多嚴重?從數據來看,2013年美國因醫療疏失死亡的人數約為25萬人,高居全美前三大死因。但醫療疏失涵蓋甚廣,其中,因用藥不當導致死亡者,約在1萬7千人到3萬5千人之間。每年,美國政府需花費300億美元處理因用藥錯誤衍生的醫療問題。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科技學院院長、萬芳醫院皮膚科主任李友專表示,原則上,用藥錯誤可能來自四個階段,依發生時序分別是處方錯、調劑錯、給藥錯以及病人錯誤服用。其中,最嚴重也最常發生的,是醫師在處方開立階段就出現錯誤,「這很難挽救,藥師也救不回來。」

台灣方面,李友專預估,一年約有1千7百萬張的不適當處方,若以每人每年平均看診15次計算,台灣每年3億4千5百萬處方箋中,不適當處方率近5%,這個比例和美國相當,接近全球平均。

李友專_北醫教授_2018_03_14_蔡仁譯攝.jpg
為了從處方開立之時預防錯誤用藥,李友專團隊決定從台灣珍貴的健保資料庫下手。
圖/ 蔡仁譯攝

醫療錯誤是全世界重要的課題,人類的天性就是會犯錯,只要量大,就有一定的比例會出錯。 」特別是,當藥方和病症並非絕對的一對一恆等式,而是一對多、多對一,乃至多對多的複雜交錯關係,李友專說,「光是普拿疼一種藥,就可以用在1,500種病上面」,加上醫師的獨門處方,或是各種慢性病症相互牽制等變因,都會影響下藥時的判斷,也讓不適當處方的認定難上加難。

不過,隨著人工智慧(AI)技術成熟,且被大量應用在醫療領域,面對棘手的用藥錯誤問題,是否有機會「斬草除根」,從錯誤發生前就加以預防呢?

AI扮守門人,診間即時攔截問題處方

李友專團隊決定從健保資料庫下手,他們利用台灣健保資料庫、大型醫院提供的電子病歷資料,加上科技部資源,徹底研究醫師處方行為,在分析7億張處方箋後,推導出數百億筆診斷、用藥的排列組合,再用不同的AI演算法,進一步判斷任一張處方箋中,是否有藥物無法被病症診斷、或其他的用藥解釋。

舉例來說,類固醇可能導致胃酸過多,醫師下藥後,必須再開制酸劑中和胃酸,「所以我們除了計算『病症診斷與用藥』之間的關聯,也算了『藥與藥』之間的關聯性。」

最後,李友專團隊以串連機率與深度學習的方式,開發出「智慧型藥物安全系統」(Advanced Electronic Safety of Prescriptions,AESOP),一旦處方中出現無法被解釋的用藥,即被認定為不適當處方,AESOP系統會即時跳出提醒,診間醫師看到了,可以再次檢視醫囑和處方,避免用藥錯誤的風險。

shutterstock_72309415_take medicine.jpg
藥方和病症並非絕對的一對一恆等式,而是多對多的複雜交錯關係,這讓不適當處方的認定難度極高。
圖/ shutterstock

為了提高AESOP系統的準確度,該團隊也和醫學中心合作,持續兩年間,召集跨越10個科別、60個診間、60位醫師參與臨床實驗,檢視了約4萬張處方箋,目前可有效捕捉到50%至80%的不適當處方。而醫師在被提示的接受度上,也從初期的4成接受,導入機器學習後,提升到8成水準。

但李友專強調,每提示10次,有8次醫師可以接受,這又可再分兩大類,一類是真的會去改藥;另一類沒改的,也不代表處方就是錯誤,「因為可能沒有更好的做法,用藥沒有絕對的對錯。」

該團隊也發現,內科中的心臟科、腎臟科病因複雜,加上病患以年長者居多,容易受到其他慢性病用藥影響,醫師被提示錯誤的次數最多;相對來說,小兒科因用藥較單純,被提示的機率較低。

醫者仁心,人工智慧無法超越

具備醫師、學者和人工智慧專家的多重身分,面對醫師是否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的大哉問,李友專說,「沒有同理心的醫生最容易被取代。」

人工智慧成熟後,機器診斷、影像判讀等劃時代應用,都相對簡單,但如何表達關懷,流露醫者感性、人道的一面,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看不到AI可以實現。或許,為醫病關係帶來正向循環,協助醫師專注本心和專業判斷,是這項研究、更是各種醫療AI應用背後的核心真義。

關鍵字: #智慧醫療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來助力,初咖啡打造像家一樣的咖啡體驗空間!

走進位於台中沙鹿四平街的「初咖啡」,芬芳滿室的咖啡香、溫暖療癒的陽光、綠意盎然的植栽,以及便捷舒適的空間體驗,不僅讓人流連忘返、更是訪客不斷回訪的關鍵。初咖啡主理人楊倩如表示:「我心中的理想咖啡廳不僅要有引人的裝潢外觀、舒適的空間規劃、便捷的WiFi服務,每一季,我們都會更換咖啡豆以滿足客戶嘗鮮的需求,此外,我們設有兩座咖啡豆烘培機器,以淺培、中培的方式處理咖啡豆,讓訪客可以品嘗最原始的咖啡風味。」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關鍵拼圖,初咖啡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完善咖啡空間體驗

初咖啡對理想的堅持,不僅自然而然的形成差異化服務優勢、吸引一群死忠消費者,挺過疫情衝擊後,初咖啡將咖啡廳二樓打造成小型體驗空間,開始提供各種咖啡課程、或者是做為舉辦小型活動的場地,為了順利擴展業務,初咖啡除進行相應的空間裝潢,更計畫更新店內的WiFi服務。
協助楊倩如一起打理初咖啡、主導WiFi設備升級工作的邱俊銘表示:「無論是咖啡、空間還是服務,我們的理念一直是:只要可以就做到最好。」以WiFi服務為例,一開始,初咖啡使用的是家用型WiFi AP,隨著裝潢的調整與訪客的增加,不僅店內空間出現WiFi連線訊號死角問題、一樓室外空間也無法連結WiFi,再加上WiFi AP的外觀與店內裝潢風格不搭,只能擺放在訪客看不到的吧檯櫃內空間,設備線材雜亂也影響連線品質,為改善這些問題,以及確保二樓空間也能夠順利連網,開始評估系列解決方案,最終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系列產品:導入Instant On 1930系列交換器、在一樓室內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一樓戶外安裝1台Instant On AP17,以及在二樓安裝1台Instant On AP22。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邱俊銘進一步解釋會決定採用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原因有三:首先是既有的訊號死角與連線覆蓋率不足等問題迎刃而解,而且,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只要透過網路線就可以供電,大幅降低室內與室外拉線問題,此外,美觀的外型也與初咖啡欲打造的空間氛圍一致,有相互加分的成效;其次是合作夥伴 – 鉅晶國際 – 提供專業且貼心的諮詢與技術支援服務,例如在一開始的評估階段就針對初咖啡的室內裝潢提出最佳規畫建議,以及在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施工與架設工作,安裝上線後,鉅晶國際的團隊也總是在最短時間內提供相應的支援;最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是,系統設備高度整合且易於管理,完全符合初咖啡的管理需求。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 App,無論在哪都可以輕鬆掌握各個網路設備的即時運行狀況,甚至是從中找出異常事件、防範於未然。」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說,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後,初咖啡又往理想–讓訪客可以像在家一樣的悠閒品嘗咖啡、渡過美好時光–邁進一步,是咖啡廳營運的最佳幫手。

鉅晶
圖/ 數位時代

為未來做最佳準備,初咖啡以別具一格的咖啡體驗持續擴展業務版圖

導入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有助於初咖啡解決當務之急:連網與管理問題,更為未來的商業擴展做好最佳準備,例如可以因應業務需求輕鬆設定、擴展WiFi 服務,以內建的安全性閘道和防火牆將業務與訪客流量分開,以及透過(遠端)監管的方式即早發現異常連線行為以降低惡意攻擊、將危害降低到最低,提供訪客安全無虞的WiFi連線體驗等。
「我們想提供給客戶最好的體驗,透過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除可提供訪客提供高品質的連網服務,還可以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護,這是以前想都沒有想過的事情。」邱俊銘面帶微笑地解釋,初咖啡除提供咖啡、餐飲服務,販售自家烘培的咖啡商品,以及開設與咖啡相關的課程與活動,亦不排除開設二店甚至是三店,在這樣的前提下,功能強大且可輕鬆管理的WiFi服務顯得尤其重要,不僅能完善空間服務體驗,也讓團隊可以無後顧之憂的衝刺咖啡等核心業務。
「我們十分滿意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帶來的絕佳使用體驗,除會視需求擴展使用,也會不藏私地介紹給同業。」關於HPE Networking Instant On的未來規劃,邱俊銘如是說道。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台日半導體新局 全解讀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