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才男性優先、打美女牌?中國科技巨頭風光下的性別歧視爭議
徵才男性優先、打美女牌?中國科技巨頭風光下的性別歧視爭議

前Uber工程師蘇珊·福勒(Susan J. Fowler),去年指控公司內部性別歧視嚴重、長期忽視性騷擾,在美國科技圈掀起一陣風暴,性別歧視不僅存在矽谷,東方的中國同樣面對職場歧視危機。

根據一份最新人權報告,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科技巨頭,被發現招聘條件中經常出現「限男性」、「男性優先」等字眼,甚至有企業會特別要求女性應徵者的外貌,物化女性狀況嚴重。

許多工作「限男性」、「男性優先」

氣溫逐漸回暖,暗示畢業季即將到來,從校園進入職場,除了要與眾多優秀青年競爭,中國女性還將面對潛藏的性別歧視。根據中國法規,在聘用員工時性別歧視是違法的,但許多規範並不明確,官方也很少嚴格落實。

美國人權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 」 最近公布一份報告,分析從2013~2018年間,各大招聘網站、企業官網、社交媒體等超過36,000則工作招聘廣告,發現包括華為、阿里巴巴、百度、騰訊等科技公司,在徵人條件上有兩類問題,其中一種是載明「限男性」、「男性優先」,另一種則是針對女性應徵者與工作專業無關的外貌要求。

報告中指出,百度在去年三月一項內容審查員的應徵啟事中,明確表明應徵者要是「 可以在周末、假日、晚上值班,擁有抗壓能力的男性 」,這則徵人啟示引發爭議,百度發言人表示:「我們重視我們女性員工在組織中做的重要工作,對於工作職位與百度價值觀不一致的情況深表遺憾,並在人權組織發布報告前就已經發現且移除。」

Job Recruitment
中國許多科技公司,在人才招聘時常有「性別歧視」、「物化女性」兩大問題。
圖/ shutterstock

科技公司招聘廣告、條件物化女性

除了性別歧視,職場物化女性狀況也相當嚴重,經常強調包容性的馬雲,掌管的阿里巴巴集團就喜歡在徵才時打出「阿里美女」、「女神同事」等字眼企圖吸引男性同事應徵;2015年阿里巴巴還曾開出一項「工程師鼓勵員」的職缺,列出希望應徵者擁有類似AV女星蒼井空的身材,該則職缺也在曝光後隨即被刪除。

2016年,騰訊曾在一支招募影片中物化女性,影片中一名男員工分享:「之所以加入騰訊,是因為 HR、面試官都長得很漂亮,來自一種人類原始的衝動。」這支影片後來也遭刪除;手機品牌華為,也曾在2013年時在社群媒體上表示,無論華為總部漂亮,外型亮麗的女性員工仍不可缺少。

對此阿里巴巴回應:「阿里巴巴的招聘政策有清楚、明確的指導方針,無論性別都會提供平等的機會,阿里巴巴將對招聘廣告進行更嚴格的審查以確保符合我們的政策。」並表示集團內有47%的女性員工、管理階層有三分之一也都是女性。

Job Recruitment
徵才條件對性別的不平等,將會直接影響女性的就業機會以及拉大薪酬差距。
圖/ shutterstock

性別歧視,就業機會、薪資差距將受影響

中國近年經濟快速成長,雖然提供大量就業機會,但女性仍受到歧視威脅,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曾在2016年表示:「要堅決消除就業中存在的性別歧視,促進婦女公平就業。」

但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 提出的報告結果顯然不是如此,人權觀察中國部主任李察遜(Sophie Richardson)認為:「這些企業自詡為現代化和進步的力量,卻倚賴這種徵才策略,顯示出中國對女性的歧視仍根深柢固。」

徵才條件對性別的不平等,將會直接影響女性的就業機會以及拉大薪酬差距,這也是中國在經濟飛快成長的背後,迫切需要積極解決的問題。

資料來源:BloombergThe VergeHRW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從媒體採購到策略夥伴,AI正重塑媒體代理商的核心價植
從媒體採購到策略夥伴,AI正重塑媒體代理商的核心價植

廣告行銷產業向來瞬息萬變,每一次新技術或創新工具的出現,都可能徹底改寫既有的遊戲規則,特別是近年來方興未艾的AI浪潮,更為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全面性變革。

群邑集團(WPP Media)台灣分公司執行長郭俊鑫認為,AI的影響力不僅止於優化財務、行政等內部營運流程,更能提高公司對品牌主的服務效率,無論是媒體規劃與採購、廣告投放、素材製作、成效評估等作業,都能藉由 AI 加速完成,進而節省作業人力和時間。在此趨勢推動下,媒體代理商的角色定位也將有所轉變——從單純的媒體採購者,進化為能與品牌主緊密協作的策略夥伴(collaborator)。

「AI 並不會削弱媒體代理商的存在價值,而是促使產業重新定義自身的核心價值,」郭俊鑫強調,AI 的數據分析與內容生成能力,讓媒體代理商可以省去大量的瑣碎作業,將更多時間用來與品牌主進行更深入的溝通,共同討論行銷策略、找出問題環節,從而實現銷售成長與市場突破的目標。

群邑集團(WPP Media)台灣分公司執行長郭俊鑫
群邑集團(WPP Media)台灣分公司執行長郭俊鑫
圖/ 數位時代

從Output到Outcome,媒體代理商服務價值的轉變

隨著角色定位的轉變,品牌主對媒體代理商服務的評估標準,也應從「產出(Output)」走向「成效與價值(Outcome)」。

在傳統合作模式中,品牌主大多以產出來衡量媒體代理商的服務價值,例如:提案數量、完成了哪些媒體規劃等,這些作業往往需要投入大量人力或時間。然而,當 AI 可以處理與分析大量數據、快速挖掘過去難以發現的消費者洞察,甚至自動生成各式內容時,就意味著,以前需要多人一起執行的任務,現今也許只需一人就能完成,此時若仍以產出來衡量媒體代理商的服務價值,顯然已不合時宜。

因此,衡量標準應該由產出走向成效與價值(Outcome),例如:廣告能否真正帶動產品銷量成長?行銷策略是否能改善市場表現或獲取更多消費者認同?這才是彰顯媒體代理商專業價值與策略影響力的關鍵。

以廣告投放為例,品牌主關注的焦點大多為,是否買到好價格?是否取得優質版位?等,媒體代理商往往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和心力去做媒體規劃、彙整與分析投放數據,才能回應品牌主的期待。如今這些工作可交由 AI 協助完成,讓媒體代理商能有更多時間與品牌主探討更深層的問題,例如:本檔廣告活動對銷售的實際貢獻、是否觸及到正確的目標族群等。

全球首個 AI 驅動的一體化行銷平台:WPP Open

差異就在於,品牌主需要的是單純的「廣告採購者」?還是能帶來營收與成長的「策略夥伴」?若選擇後者,就更需要 AI 的力量,才能真正實現目標。

對此,群邑集團全新研發 WPP Open 平台並預計2025年11月在台灣正式上市,這是全球第一個從媒體規劃階段就引入 AI Agent 技術的數位行銷平台,也是第一個將媒體、創意與製作三大環節整合在一起的平台,幫助品牌主與媒體代理商邁向「真正協作」的目標。

郭俊鑫指出,媒體、創意與製作通常分由不同公司執行,即使隸屬同一集團,彼此仍是各自分工,缺乏真正一體化的運作。WPP Open 平台則打破此藩籬,以單一平台串起所有工作流程,讓提案規劃、媒體採購、創意發想與製作、到商務轉換都可以在單一平台內完成,並藉由 AI 輔助生成內容與進行數據分析,不僅提升作業效率,也讓廣告行銷更具價值。

郭俊鑫指出,透過 AI 輔助,WPP Open 平台能自動生成內容並進行深度數據分析,不僅顯著提升作業效率,更驅動廣告行銷創造卓越價值。
郭俊鑫指出,透過 AI 輔助,WPP Open 平台能自動生成內容並進行深度數據分析,不僅顯著提升作業效率,更驅動廣告行銷創造卓越價值。
圖/ 數位時代

郭俊鑫進一步說明,過去某IT品牌若要進行一場焦點團隊測試,從發想、執行到蒐集消費者對於創意概念的意見,通常需要花上一兩個月的時間。如今,透過 WPP Open 平台,能將以往耗時一個月的的作業時間,大幅縮短至一週內完成, 快速針對不同族群測試廣告創意或行銷點子,並蒐集回饋意見,讓行銷團隊能以更敏捷的方式調整策略,將資源投注在更有潛力的方向。

對品牌主來說,應用AI的真正重點在於如何解決問題、驅動市場成長,對此,WPP Media將於11月5日舉辦一場半日論壇,除了帶來 WPP Open平台的完整介紹、分享多家客戶成功案例,亦將攜手The Trade Desk(TTD)與奧美整合行銷傳播集團,從媒體代理、廣告科技、創意內容等不同角度,探討AI對廣告行銷的影響,希望協助品牌主運用 AI 洞察消費者行為、優化行銷流程,並將每一分行銷投資轉化為更具體的成效。

活動報名連結

若欲了解更多活動訊息,歡迎直接洽詢 WPP Media - Growth & Marketing | MKTG@wppmedia.com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一次搞懂Vibe Coding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