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過女人、女子等字眼談女性之後,關於下十個來自女性的影響力的最後一個影響力──“女性是女的人還是男的人?”似乎是在全力反擊女性的性別,或者是說反擊女人的性別? 當然不是。這個主題的目的是伸張女性影響力的女性定義。
**女性影響力的走勢
**
女性,不再限於女人或男人。因為在人的體內,女的人與男的人都有「女性」的成分,只是含量多寡而已,只是比例高低問題,只是外顯方式明不明顯的問題。絕不只是單純男的人,或女的人,在生物學或物種學上的歸類問題。(如果談到染色體等基因問題的話,也許,未來,陰陽人或雙性人該被稱呼為完人──完美的人或完整的人。)
我們如果不能清楚的看見「女性」的定義,便不能看見女性影響力的走勢,也就不會發現「女性影響力」將大到成為經濟、政治、談判、合作、甚至戰爭方式的顯學;也就不會注意到「女性」將成為設計、科技、流程、終端功能、細節甚至陳列方式的思維基礎。注意:絕不是「女人」將成為顯學。如果以為女人將成為顯學,便極有可能會錯誤的以為男的人仍將主掌一切,甚至誤以為是男的人將主導權主動讓位給女的人。
事實當然並非如此。
也因此,我極力避免以「女性化」三個字來取代女性(這意味著我的題目就會改成是“下十個來自女性化的影響力”),因為「女性化」三個字曾經是負面的形容詞,而“化”這個字則有導向、傾向的動詞意味;也有轉變、轉化的意涵。雖然,女性化三個字有某種程度上的真實與廣度,但也有某種程度上的主觀偏見與狹隘的排“它”性。不如女性來得直接。也不如女性兩個字對比於男性時所能提供的奇特危機感。也不如女性兩個字擁有的「女性」正面意義。
**自我影響力的重要
**
那麼,女性,到底是男的人還是女的人?答案是:都可能。因為女性,不只是特質,還是能力:對於粉飾威脅感、淡化侵略性、掩飾唯我獨尊的殺戮心有極佳的效果,既得以延緩緊繃的對立衝突;也能發展對於贏家不只一個的共享力、因同理心而來的推演推理力、因寬容而來的互信力、因情緒化而來的爆發力、因身段軟而來的談判協調力……而這些早已經被一些男的人傑出巧妙的運用,而這些男的人現在都站在成功的巔峰上。未來,應該會有更多男的人與女的人開始懂得運用。(老實說,這個時代,女的人比男的人還不重視「女性」能力) 最後,不論你是女的人或是男的人,都別忘了讓自己具備「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