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yzen跨入7奈米、32核心,AMD正在迎向全新的蘇姿丰時代
Ryzen跨入7奈米、32核心,AMD正在迎向全新的蘇姿丰時代
圖四_AMD總裁暨執行長蘇姿丰博士展示新一代7奈米製程EPYC處理器.jpg
AMD總裁暨執行長蘇姿丰展示新一代7奈米製程EPYC處理器
圖/ AMD

AMD的意氣風發不只是因為去年以來挖礦熱帶動Radeon顯示卡賣到價格翻倍仍缺貨,實際上AMD在個人電腦及資料中心兩大領域也都有不少成績。Zen新架構處理器在2017年3月正式登場,開啟了蘇姿丰的全新時代。

Ryzen開啟全新的AMD時代

回顧2017年AMD發表推出Ryzen處理器之後,儘管效能大幅提升,但品牌電腦業者仍然擔心AMD會出現過去不斷發生的交貨不順毛病,在半猶豫半不願Intel坐大的矛盾心思下,AMD獲共得約20款筆電或桌上電腦採用,然而比對今年第二代Ryzen桌上處理器4月推出,蘇姿丰宣佈預計將有超過60款機種陸續在年底前登場,筆電佔大多數,足足是去年機種的3倍!

宏碁現場宣佈電競筆電Predator系列首度採用AMD晶片,Helios 500首度採用Ryzen 7桌上型處理器及RadeonVega56顯示晶片,華碩則推出混和Ryzen行動處理器與NVIDIA GTX1050顯示晶片的混血筆電X570ZD,另外戴爾的Inspiron系列、惠普高階Envy筆電、聯想YOGA及華為Matebook D14筆電也同步發表。

圖一_AMD在COMPUTEX 2018展現新一代產品領先優勢  合作夥伴廠商全力支持.jpg
AMD在COMPUTEX 2018獲得更多夥伴廠商支持
圖/ AMD

合作伙伴跟媒體人潮擠爆

AMD的意氣風發,當然也可以從國際記者會現場人潮來觀察,今年Computex例行記者會上,國際媒體與客戶擠爆會場,當AMD宣佈12奈米製程的第2代高階處理器Ryzen Threadripper最高將支援高達32核心時,現場更傳出陣陣歡呼與掌聲,這意味AMD在與Intel的多核心競賽又進入新的篇章,2017年AMD推出16核心處理器後,Intel緊接著發表18核心Core i9極致版處理器。

蘇姿丰在會後對《數位時代》記者表示,多核心競爭是好事,AMD會有積極的產品藍圖,當然也相信Intel會持續較勁,但她認為,對消費者而言,這絕對是好事。

AMD也公布了幾個數字:至今Ryzen銷售量累積達500萬顆。至今Radoen顯示晶片累積銷售量超過4億顆(含遊戲機與電腦),其中客戶包括Intel、Apple都在列。VEGA顯示晶片銷售量前一代銷量成長10倍。

圖三_AMD全球資深副總裁暨運算與繪圖事業群總經理Jim Anderson展示12奈米製程高達32核
AMD全球資深副總裁暨運算與繪圖事業群總經理Jim Anderson展示12奈米製程高達32核心的AMD第2代Ryzen Threadripper處理器
圖/ AMD

EPYC打入騰訊及百度雲

AMD在資料中心領域也有了好的開端,蘇姿丰宣佈,EPYC已經獲得超過50款伺服器平台採用,並現場宣佈3個指標合作案,其中最受矚目的就是中國最大的雲服務商騰訊宣佈旗下SA1騰訊雲將採用EPYC伺服器,成為百度之後新的重量級客戶。

思科(Cisco)也宣佈與EPYC合作開發高密度解決方案,能讓核心數目多增128%,客戶能多放50%伺服器及20%儲存設備在一座機櫃內。而惠普也宣佈推出第一個EPYC架構的GEN10伺服器。

而不讓NVIDIA GPU運算在資料中心人工智慧應用中獨領風騷,蘇姿丰也宣佈,將推出今年推出7奈米製成的Radeon Vega顯示晶片,這不僅是專門針對專業商用及資料中心市場打造的處理器,這也是AMD再度超越NVIDIA,搶先一步跨入7奈米製程。

AMD宣佈,7奈米製程的Vega架構晶片「Radeon Instinct」已經開始對客戶送樣,下半年推出。至於伺服器EPYC也將跨入7奈米製程,目前代號為Rome,目前正在實驗室測試,預計2019年推出。

而由於AMD除下單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代工外,也新增加台積電(TSMC)作為合作伙伴,不過蘇姿丰並未透露7奈米Vega及Ryzen處理器將下單何方。

IMG_4177.JPG
電競是AMD鎖定主戰場,隨VR及線上串流直播發展,市場需求大增
圖/ 王郁倫

電競拿下特定電商40%市佔率

電競將是AMD下一個主戰場,AMD主管透露,目前Ryzen已在幾個關鍵電商中拿下約40%市佔率,這些指標電商包括美國Newegg、亞馬遜、中國京東。

蘇姿丰對於AMD在電腦與資料中心的成績,淡然表示「這只是剛開始,未來1~2年AMD有機會會拿到一倍以上的市佔率。」她說雖然對市佔率提高相當樂觀,但現在仍只是初始,因為新產品上市都仍需要時間,未來幾年內,AMD也喊出將以桌上電腦市佔率20%、筆電18%市佔率為目標。

關鍵字: #AMD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帳戶安全再升級!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科技與保險打造新世代數位防衛陣線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布的數據資料,截至2024年底,台灣數位存款帳戶的開立數量突破2,446萬戶,較2023年(1,968.6萬戶)增加24.3%,超越了總人口數,與此同時,帳戶安全也面臨前所未見的挑戰。

國泰世華銀行作為台灣金融領導品牌,不僅提供用戶導向的便捷安全金融服務體驗,透過先進技術杜絕駭客、釣魚攻擊風險,同時,以全方位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機制搭配跨界創新推出的「帳戶安全險」,打造從「預防」到「關懷」的數位金融安全。

國泰世華銀行攜手國泰產險,以帳戶安全健檢與帳戶安全險雙引擎竭盡保障金融安全

隨著數位金融普及成為你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詐騙集團或駭客以各種方式發動攻擊,如釣魚簡訊、木馬程式竊取帳密、假網站盜取信用卡資訊,或者是假冒官方機構的社交工程…等,因此,無論是登入金融帳戶、轉帳、消費,還是投資理財,民眾除要有資安防護意識,金融機構提供的科技防護也是重要防線。

國泰世華銀行領先市場推出的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服務,從登入安全、交易安全、個資安全與系統安全…等四個面向提醒用戶須注意的地方,包含登入兩步驟驗證、FIDO快速登入、裝置綁定、交易認證碼、人臉辨識驗證交易、交易推播通知、Email/手機號碼檢核、App版本、手機作業系統…等項目,完成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設定,即可再強化帳戶安全的防護等級。國泰世華銀行對於數位安全不斷突破創新,此次攜手跨界夥伴–國泰產險推出「帳戶安全險」活動,用戶若完成10項安全健檢設定,並至CUBE App保險專區點選參加帳戶安全險活動,即有可能獲得最高新臺幣16,000元的理賠保障(限額45,000名)。(詳細保障內容依國泰世華銀行官網為準,可至活動專頁查詢。)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登入、交易、個資、系統等四層面十大安全健檢項目
圖/ 國泰世華銀行

根據用戶動態提供主動防禦與提示,阻擋盜用、詐騙潛在風險

除從帳戶安全出發,國泰世華銀行更因應消費者使用行為,以多項主動防禦與智能提示機制保障交易前、中、後安全,讓安全防護不再是被動防禦,而是隨時偵測、即時反應:例如,透過「登入兩步驟驗證」等方式強化登入安全,運作概念就像是Google帳號的雙重驗證機制,當陌生裝置嘗試登入CUBE App帳戶時,系統會即時發出第二道OTP驗證來確認登入者身分,大幅提升登入安全。其次,用戶還可透過CUBE App啟動、人臉辨識驗證與交易認證碼…等多元交易驗證機制,並且綁定裝置才可使用,大幅保障交易安全。

除了前述安全機制,CUBE App還有提供「卡片安全鎖」服務,可依照交易地區、交易類型、交易時間與單筆交易金額上限進行個別設定,讓用戶根據自身需求,靈活控管用卡範圍。而針對風險與頻率日益攀升的釣魚簡訊詐欺事件,CUBE App也有「簡訊收件匣」提供客戶確認簡訊來源,若收到疑似詐騙簡訊客戶能直接開啟CUBE App登入後查詢簡訊內容,讓用戶可以一眼辨識訊息來源,杜絕偽冒門號發送的詐騙簡訊。

持續與時俱進推升數位安全防護

從全方位的 CUBE App 帳戶安全健檢、業界首創的帳戶安全險,到全面覆蓋交易前中後的進階防護機制,國泰世華銀行始終以用戶需求為出發點,結合跨界創新,不斷推升金融科技的安全標準。未來,將持續進化安全防護策略、精準因應各種場景挑戰,以高規格守護每一位用戶的資產安全,讓用戶可以安心享受智慧金融生活。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產險商品由國泰產險提供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看更多獨享內容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AI全球100+台灣50
© 2025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